宋代的家譜主要功能在于德育、教育;
明代,家譜進入完善期,家譜功能逐漸轉化為教育、倫理功能,宣揚和實踐“三綱五常”、忠孝節義等倫理思想;
明清講究孝治天下,家譜也是注重尊祖、敬宗等德化功能。
1、 堂号:“堂号”是家族門戶的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産生的宗旨大緻有三:一是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二是顯示家族宗親的特點,三是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餘烈。堂号包括郡王總堂号和自立堂号。由于曆史文化習俗的影響,人們在談到和自己同姓氏的曆史名人時,往往流露出一種尊崇、自豪之情。
2、 郡望:"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範圍内的名門大族。古稱郡中為衆人所仰望的貴顯家族,《欽定四庫全書·重編瓊台藁·卷十》收錄的明代大學士丘浚公所作的《貴溪丘氏族譜序》說:"自唐人著郡望,而以河南望,丘良以襄公父子之顯融故也。"舊唐書說丘和、丘行恭父子二人死後均"谥曰襄",故"襄公父子"就是指丘和、丘行恭父子。可見,唐朝時河南郡的名門望族有丘和家族。再如彭城劉氏、弘農楊氏,清河張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吳興姚氏,高陽許氏等也是地望的代表性姓氏。
3、宗譜: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書。皇帝的家譜稱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紀及王侯列傳、年表等演變而來。
家譜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記載的是同宗共祖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況的曆史圖籍。家譜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于曆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經曆了五代十國時期的連年戰亂和社會動蕩,曆史上傳世的家譜幾乎喪失殆盡,許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斷了線、失了傳。流傳至今的古代家譜,大多是明清兩代纂修。在我國明清時期,出現了專門替人僞造家譜世系的“譜匠”。
4、 家族:以血緣關系為線索連成的家庭組織群。
5、 世系:又稱:脈絡圖,是家族世代相承的父子關系系統,也叫世系表。用圖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員的血緣關系,通常是五代為一表。世系:在宗譜中表述父子關系的綱與目,則綱與目的統稱。
6、 綱:有叫脈絡圖、在宗譜中表術父子關系的吊線圖,則樹狀線圖。
7、 目:家譜中對個人信息的基本介紹包括: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葬于何地及朝向;娶妻;生子;生女等文字記叙部分。
8、 祖籍:祖宗的出生地。在宗譜中一般指始遷祖的遷出地。
9、 始遷祖:同一姓氏,或一個村莊或多個村莊的聚居地中,第一個從祖籍搬遷來的家族成員。
10、 房支:又叫支房、房頭,是指按某一代或家族成員各自發展多代或多個家庭單位而形成的小世系單位。
11、 派語:輩份表:表明家族世系次序先後關系的文字表。有叫字輩、輩輪、派行、派語。
12、 世序:在家族世系中的代數。
13、 家訓:是家族的法規。内容基本上為修身、齊家、守法等方面。其中一部分包括:規約、訓語、廟規。
14、 規約:就是族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家法。
15、 訓語:就是教人做人行事的道理,也稱為家教。
16、 廟規:也稱家禮。為家族祭祀禮儀,如:祖廟、祠堂組成、祭祀、婚喪禮儀等。
17、 祠堂:記錄家族祠堂的曆史與現狀、規則、神位、世次、田莊管理以及祖墳、各房墓地的分布和坐向。
18、 總譜:有叫譜首、譜頭是指宗譜中除支譜内容以外的部分一般另編一本或多本書,稱為總譜。
19、 支譜:僅指記載本村或本人世系關系的書。
20、 連環譜:一成譜、一套譜,同一個姓氏的多個村莊中不同内容的宗譜合成一起叫一成譜。同多本組成、一般會加以字号,或順序。
21、 譜名:某人在宗譜中使用的名字,一般帶有字輩字。而非宗譜的名稱,
22、 号: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稱
23、 諱:古時稱死去的皇帝或尊長的名字
24、 承祧:在家譜中将某甲之子給某乙一人當兒子,不再給甲當兒子。這種完全帶子的關系叫承祧
25、 兼祧:在家譜中将某甲之子給某乙、某丙等人當兒子、同時也給甲當兒子,這種帶子的關系叫兼祧。
26、 亡丁:在宗譜中記叙為死去的男子。
27、 紅丁:在宗譜中記叙為活作的男子。
28、 旺丁:又名望丁、在宗譜中記叙為還沒有出生的男子
29、 入(招)贅:在家譜中招女婿當兒子的關系叫入(招)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