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千古詞帝李煜人物解析

千古詞帝李煜人物解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10:21:44
山河風雨飄搖期,奈何偏偏做君王

961年(建隆二年),南唐太子李從嘉登基為帝,更名為李煜。登基稱帝這件事對于帝王之家的每一個子孫來說,似乎應該是個好消息。然而,對于隻醉心于詩話的李煜來說,這一刻,恰恰成了他悲劇命運的開始。

此時的南唐國勢已衰落至低谷不振,内憂外患一派紛亂,李煜接手的便是這樣一個無從樂觀的局面。然而,身為帝王的李煜自小便無從政之心,他唯一向往的不過是填詞撫琴、歌酒盡興的富貴閑散日子。命運将他推上了皇位,一個于天下大勢下眼看要遙遙墜落的皇位,他卻無法也無心使其能稍安穩一些。

我想這時候的李煜定然是不快樂的,但是他的心性無法使其試圖重振國威,他選擇了将自己禁锢在宮門之内,莺歌燕舞,歌酒難休,寫詩畫意,好不自在。

前期宮廷享樂詞

于是在宮廷之中,在皇位之上的李煜,讓我們看到了“佳人舞點金钗溜,酒惡時拈花蕊嗅”,看到了“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看到了“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魚貫列”等等宮廷詞,無一不是宮廷歌舞時的趁興放歌之詞,總是意猶未盡,總是盡興而歸。

千古詞帝李煜人物解析(為何亡國後詞境界大升)1

那麼在這一時期李煜所作的宮廷詞中,這首《木蘭花·晚妝初了明肌雪》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了,我們可以通過全詞感知一下那個時期李後主的情感重心和藝術表達方式。

《木蘭花·曉妝初了明肌雪》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魚貫列。鳳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幹情味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啼清月夜。

宮娥們在最初裝扮完的時候,膚色白皙光彩如雪,光彩照人的嫔娥們魚貫而入,真是如雲的美人。鳳箫吹出的旋律飄到了極遠之處,仿佛是吹到了天邊水雲相接之處,一遍遍重奏着《霓裳羽衣曲》。

舞宴将盡,香屑随風飄散,醉意中輕拍闌幹真真覺得餘興未盡。歸去時莫要點亮那紅燭,要待那達達的馬蹄踏着清朗夜色下的月光而去。

千古詞帝李煜人物解析(為何亡國後詞境界大升)2

待踏馬啼清月夜

詞的上阕将酒宴時的美人嫔娥如雲,歌舞不歇寫的淋漓盡緻;下阕則将歡宴之後的餘興未盡,雅興猶然表達的相當形象。你看,宴後還在手拍闌幹自我陶醉,因着追求雅興,不點燭紅,為了感受馬踏月色的清靈逸動,這是典型的文人雅士追求的雅興了,可見李煜确實是極度享受和喜愛這種氛圍的,并且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他内心是得意于這種宮廷歡宴帶來的心情和感官上的享受和愉悅的。

李煜前期的詞基本就是以這類宮廷宴會生活和男女情愛為風格基調了,所表達的也就是奢華雅興、餘興未盡之意。我想,那時每每提筆的時候,他的心裡應該是有個聲音,苦笑一聲道:“今朝有酒今朝醉吧。”之所以會有此感受,是因我從不認為李煜是麻木的,如果真麻木如斯,豈會有亡國之後的首首凄絕。我相信他确無治國之才,也絕非能堪當亂世枭雄,他的才情和抱負都在一杯杯酒裡,一首首詞中,一遍遍歌舞裡。

詞史成就的雛形

971年,李煜其弟李從善入宋朝貢,宋太祖将其扣留而不得歸,李煜心急如焚也等不到李從善歸來,憂悶難解之際,他寫下了有别于以往宮廷詞的這首《清平樂·别來春半》。

《清平樂·别來春半》

别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千古詞帝李煜人物解析(為何亡國後詞境界大升)3

砌下落梅如雪亂

一天天的等待皆以失望結束,歸期難見,流逝的時光意味着越來越嚴峻的情勢,滿目春色隻能令這位思親的國君更無措煩憂。奉宋稱臣又怎樣,安甯隻是存在于不實際的幻想中,眼看宋廷又滅南漢,眼看它步步緊逼,亡國之期正一步步地走向李煜,這首思親離恨的《清平樂》更似他亡國後期詞作高峰的雛形了。

亡國後詞風大改

974年,李煜築城備戰,他終于不再逃避,不再閉上宮門日日歌舞歡宴,奈何一方已崛起,一方已是日薄西山,戰事持續一年之餘後終敗,南唐氣數已到必盡之時。十二月,金陵城破,守将戰死,南唐亡,李煜奉表投降,成為了真正的亡國之君。

次年正月,李煜被俘往北宋都城汴梁,自此,俘虜囚徒的生活将伴他餘生。而他的詞,就在那時起,再不見莺歌燕舞,再不見奢靡芳菲,有的隻有哀婉凄絕,凄絕到開創了詞的深廣意義,令詞可脫離于吟情遣興的桎梏,自此詞也可言志也可寫盡廣義的悲劇命運,

千古詞帝李煜人物解析(為何亡國後詞境界大升)4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

自那時起李煜筆下的詞我們看到的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最是倉皇辭廟日,敎坊猶奏别離歌,垂淚對宮娥”等等留存詞作,幾乎首首經典,那一首首詞便是沉重如山的國恨家難,字字入心,聲聲泣淚。

亡國後詞作成就的原因

01性格和情感原因之“純情”

那麼何以亡國為囚之後的李煜所作的詞就上升到如此境界呢?其實這還是離不開個人性格底色和情感選擇的。

一個人的性格底色和情感選擇其實可以歸為一種,因為這兩種屬性對于每個人而言是相通且互相影響推進的。關于這一點,葉嘉瑩先生所說就頗有見解:

李後主這個人,是純情的詩人,悲哀的時候盡情的悲哀,享樂的時候也盡情的享樂。

所以你看,李煜在前期的宮廷詞中,所寫的無不是盡情享樂之詞,如前文中所舉那首《木蘭花·曉妝初了明肌雪》,歡宴奢華之盛況,玩樂之愉悅,宴後餘興未盡,全部都體現了“盡情”一詞。而到了亡國被俘後,他的悲哀也是到了盡情和極緻的狀态,比如下面這一首。

千古詞帝李煜人物解析(為何亡國後詞境界大升)5

三千裡地山河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鬓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敎坊猶奏别離歌。垂淚對宮娥。

一首詞将一個亡國之君對故國的懷念,對國破的心痛毫無掩飾的表達了出來。亡國之君也曾是一國之君,詞中并不加任何掩飾和借口,隻是悲哀到了極緻,也就是葉嘉瑩先生所說“純情的詩人”,“悲哀的時候盡情的悲哀”,他确實是在盡情的悲哀。

詞末一句“垂淚對宮娥”,我曾經看到有人說這一句未免顯得小氣和過于柔婉,而我恰恰覺得這一句對李煜心中極緻的亡國之痛有着點睛之用。曾經的一國之君哀痛至“垂淚對宮娥”,此時他是脆弱無助的,是不考慮自己身份的,所以他寫下“垂淚對宮娥”,每每讀到這一句,心中竟也覺得猶有隐痛之感。

千古詞帝李煜人物解析(為何亡國後詞境界大升)6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02性格和情感原因之“矛盾”

那麼對于一個在詞壇史上有如此高成就的後主李煜來說,單是“純情”,似乎并不足夠完全地成全其後期詞作的境界高度。分析李煜的命運曆程,我認為其中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性格和情感中的“矛盾”。

如果單單是純情極緻,追求享樂的君王往往會奢靡昏聩,亡國之後亦會麻木不仁、苟且求活。對于李煜而言,如果沒有性格和情感上的“矛盾”存在,那麼亡國之後是萬萬不會傾注全部情感在一首首詞中,毫無保留的抒發亡國之很、徹骨哀痛的。

我們看李煜的性格和情感選擇是如何矛盾的:他無心為帝,登基後卻知施仁政、愛護百姓、充實國力;他多年尊宋稱臣,卻從來沒有甘心任其擺布;他懼怕日益強大的宋廷,卻暗中備戰,在最後築城抗宋;他追求盡情歌酒奢靡的享樂,卻在亡國後寫盡痛失家國之哀絕;他宮中嫔娥如雲,卻單單鐘情于大小周後;就連對大小周後的鐘情,也充滿着矛盾,他與大周後伉俪情深,大周後病逝後他傷痛欲絕,但在大周後病重之時,他還同時鐘情了周後其妹小周後。

千古詞帝李煜人物解析(為何亡國後詞境界大升)7

看,這是多麼矛盾,每一個選擇後,李煜的心底好像都存在着另外一個聲音和選擇。所以他無法麻木不仁,無法不思故國,無法為了保命而不去道盡對故國家園的哀思。

因着追求盡情極緻的那份“純情”,加之這種“矛盾”的存在,李煜之家國離恨詞才有了句句哀絕、聲聲見淚直達人心最悲哀處的基礎,這也是被俘後後期詞能成大成就的基礎。

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一國之君已成往事不可追回,史上詞帝卻在國破出降之時誕生了。從此,李煜的詞見盡人間命運的悲哀,不去刻意雕琢,藝術成就可謂一躍而起。

對于李後主的後其詞,比較著名的評論就是王國維所說的“真所謂以血書者也”,還有那句後主則俨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這兩句評價基本概括了李煜後期詞的所有精華,和藝術成就之高之所在。他寫的是國亡家破之凄絕哀痛,表現的則是每一個人每一處環境必須直面的無常的悲哀,他讓人們從詞中審視體會到的是春風秋雨、宇宙生命的無常和悲鳴。

千古詞帝李煜人物解析(為何亡國後詞境界大升)8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關于這一點,其中一首經典的詞表達的非常明顯: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對暮春的感逝傷懷,對人生際遇、家國情思的怅恨凄絕都在短短幾句中使人感知在心,從頭至尾,詞雖短小精悍,但那種對人生命運的悲思泣歎好像在一直循環不息。便是開始一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就已經是筆力深厚高超,看似簡單,一讀之下直抵心扉,使人不由随之感念生命那種無奈無常的悲哀。

絕命之詞

在被俘的兩年多時間裡,李煜以他一貫的純情表達着對國亡家破的追懷感念,一首首流傳後世之名作自他筆下而出。978七夕,宋太宗趙光義耳聞李煜所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對詞中毫不掩飾的追念故國、心中悲恨哀傷至極的情感,宋太宗怒,遂賜毒殺之。

千古詞帝李煜人物解析(為何亡國後詞境界大升)9

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這首絕命詞依然為人熟知,我想,當初宋太宗之所以當時怒之賜毒,也是驚歎驚懼于李煜筆下對故國追懷、心中哀絕的情感表達的深厚感染力吧。

“千古詞帝”于那個七夕隕落于異鄉,這個性格和情感始終純情極緻和糾于矛盾的生命消逝了,但是李後主的詞、其詞的成就流傳下來了,人們或傳誦喜愛、或感知研究,隻因那悲哀到極緻又深遠廣義的藝術功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