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冰,
我們最好用什麼融化它呢?
最好是用光和熱,這是物理學和生活都告訴我們的道理。
那麼,一個人内心硬邦邦的,用什麼軟化它呢?
最好用溫暖和理解,這是我參加成長小組的真切感受。
用溫暖和理解去感化人,這是我們從小到大一直接受的教育。
而在此之前,我隻是在認知層面上知道,但并沒有太多真切的感受。
而當自己做心靈成長,去真切地面對自己的内心,感受自己的行為模式,感受到自己内心硬硬的殼之後,
我才真切的明白了這一點。
記得,在那次心理成長小組活動裡,我把自己與朋友相處時發生沖突的的一些處理方式說出來。
希望尋求大家的幫助,緩解我内心的困擾和壓抑。
我在和朋友發生沖突中,大部分時候我還是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情緒和想法的。
隻是當面對朋友的指責和不滿的時候,一瞬間,我就石化了,呆若木雞!
這種情況,我會不溝通、不說話,對朋友置之不理;我會逃避隔離,不去面對和處理發生的矛盾。
我在發言時說了幾個具體的事例和做法,然後等待着小組成員的發言。
我看得出小組的成員也希望能幫助我,但大家的反應不一樣。
有些組員談自己與我類似的情況,有些組員幫助分析原因,
有些組員共情、理解接納我的情況,
有些組員說話尖銳,無形中會着帶指責的口吻說我不去觀自己的心、不願意成長。
在小組成員發言的過程中,我很喜歡辯解、插話,有時候别人還沒有說完話,我就迫不及待地解釋。
這種情況,導緻當場有個組員就對我表達了憤怒。
在小組裡,有一刻,我真的感覺到很無助了,葛優癱那樣仰躺在椅子上,可椅子并不舒服!
那刻,内心的委屈、憤怒被激發了起來,我僵在了那裡。
大家沉默了一會兒,也許是大家夥感覺對我攻擊大猛吧!也許大家覺得我頑固不化、無可救藥……
總之,我在自己的情緒中,沒有辦法感受到他們。
這時,坐在我旁邊的咨詢師輕輕地問了我一句:
“你可以感覺一下,你心裡此刻最需要的是什麼嗎?看看我可不可以幫助你一下?”
我看到他的眼神裡,充滿着溫暖和理解。
我一邊平息着自己的情緒,一邊感受着他這句話:
是啊,我為什麼石化?為什麼會用情感隔離的方式面對攻擊和指責?
我突然感受到,這是我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
小時候,我一直被鄰居欺負,被爸媽經常指責無用。
我爸是個軍人,文化程度不高,那個時代流行的教育方法就是打。從小我被打得太多了。
面對指責和打罵,我必須自保,而我自保的方式就是憤怒、隔離和僵化。
但這個憤怒是不能發洩出去給父母的,因為那樣,爸爸會打罵得更兇。
所以,憤怒沒有辦法發出去,于是就僵在那裡了。
也許這就是我的創傷、我石化模式的來源吧?
“你最需要的是什麼?”,溫暖理解的語氣瞬間擊中了我,心一縮,感覺像觸電一般!
他的這句話在我耳邊萦繞,感覺被共情和理解到了!
當我真正直接去面對自己内在需要的時候,感受到的就是:我需要理解和溫暖!
理解我想做好,但我一時沒有辦法;
渴望有人溫暖我、融化我内心那塊情緒固結的”老冰”;
渴望自己有力量反擊,保護自己;
渴望被父親看到和接納,不再否定我......
淚水這一頃刻間,模糊了我的視線,一個大男人,在衆多咨詢師面前抽泣着......
那個咨詢師用一隻手溫暖而有力的放在我的肩上,我抽泣得更厲害了......
積壓了幾十年的情緒,頃刻間像潰堤一樣......
這次經曆之後,我複了一下盤,再次回顧當時的經曆和感受,發現小組成員成了觀察自己的幾面鏡子!
我發現:
右手邊兩位咨詢師對我的處境的理解和共情,讓我内心感覺到是被接納的,内心感覺是溫暖的。
我對他們的親近感油然而生,也更加信任他們。
他們說的很多話我都聽進去了,他們的話啟動了我的感受和覺察。
相對而坐的那位咨詢師是經常攻擊指責我,雖然她說得對,但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甚至心生反感和隔離。
面對她,我直接想逃走。
她隻是重複了我幼年時被對待的方式,這種方式瞬間啟動了我的防禦機制。
當然,我也在思考,她為何會攻擊我呢?這裡面可能性有很多。
對左手咨詢師我好像無意有意忽視,因為我可能覺得她沒有辦法理解我。
我最需要的是溫暖和理解啊!
有了溫暖和理解,我就會感覺被看到、被接納,内在的固有模式就會被打破,心靈的自我療愈就會啟動,
那些被壓抑在意識之外、轉化為軀體化反應的創傷體驗,就會得以宣洩和修通。
通過參加這次小組成長,讓我明白了一直有一個硬硬的殼在我内心裡,這個殼是一種自我保護和對創傷的隔離。
這個方式從小沿用至今,它保護了我,但也阻擋了我與他人的人際關系的建立。
真的要感謝成長小組!
雖然我成長得比較慢,但心靈似乎更加堅定和平和。
由此,我也想到心理咨詢:
理論很重要,它是基礎。但理論往往是抽象的、認知上的,而生活和心靈是真切的、體驗性的。
很多時候,知道并不一定能體驗到、做到。
作為咨詢師,基本功非常重要,而共情能力就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我們不但要注重理論的學習,而且對于基本功要反複的磨練和揣摩,咨詢生涯有多久,基本功就打磨就要有多久,沒有停歇。
這次小組成長體驗也讓我慢慢地懂得:
作為咨詢師,共情和理解對來訪者是多麼的重要!
而要能真正共情到來訪者,不僅僅需要共情的技術,更需要咨詢師在人生中盡力體驗、經曆、打磨、領悟,活通透。
-END-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從業20年
廣東省心理學會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心理學會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會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