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弟子規》開篇說的是人倫大道的父慈子孝,“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說的是慈,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責還是慈。而勿緩、勿懶、敬聽、順承則告訴子女怎麼做才是孝,如何長養自己的孝敬存心。
父慈子孝了,如家就和氣了、和諧了,否則就會有違天和,失卻和諧。父慈子孝不是交易而是天理,現在經常在媒體上看到這樣的一些文章,父母年輕的時候由于種種原因,缺失對孩子的教養,老了散失勞動力了回來投靠孩子,往往被孩子拒之門外。看到這類文章,我往往心裡很沉重,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孩子拒絕孝養父母的理由很冠冕堂皇,你沒有養我的小,我就不必養你的老。這裡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交易心理,就像你不給我錢我憑什麼給你東西一樣。父母做人做事有違天和、違背天理,怎麼就成了子女也一定要違背天理的理由?父子有親、父慈子孝不是道理而是天理!
夫子在《孝經》中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一句話震耳發聩直達天理,直指德行的根本,我們“養子使作善”,應該從引導孩子如何盡孝,如何落實孝道開始。
我們從哪裡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所以教孩子、養孝道一定要從和父母打交道開始。養孝道首先要教孩子對待父母長輩的正确态度,讓孩子能知恩、感恩、會報恩,做到父子有親,孝道就立起來了。我曾和孩子們在班級上聊到父母,大多數學生都沒有特别的感觸,和聊普通不相幹的人一樣,反而是聊到明星八卦一個個興意盎然。《孝經》雲“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孩子們無德無禮而不自知,這就是問題。
愛親敬親
不愛其親,不敬其親,根還在不知恩和不報恩上。知恩才懂得報恩,習勞才會知恩,養孝道要先從培養孩子習勞的态度和習慣入手。孩子不是從小就懶惰的,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家長對教育不敏感,沒有養成孩子從小習勞的好習慣,造成了孩子的不知恩和不感恩。
下面的情形生活中是不是很多?當父母在家做家務的時候,孩子也會找個抹布什麼的,在你後面屁颠屁颠的這摸摸、那擦擦。家長對孩子的行為往往會有兩種态度,第一種是“推”,家長會說:哎呀,你搞什麼!走開,不要在這裡搗亂。第二種是“拉”,寶寶真乖,會幫媽媽了,過來媽媽教你怎麼擦桌子。推的結果一定是孩子慢慢對你敬而遠之,教育機會你沒有抓住,等到他習慣不幫你做家務了,你再來生氣就晚了。
拉的結果就決然不同了,一來肯定孩子的孝心,二來又教會他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一個懶惰不愛勞動的孩子,他怎麼能體會到做事的艱辛,他怎麼能體認到母親懷胎的辛勞和養育的不易,他體認不到他得到的一切都是父母在負重前行,他會錯誤的認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生下來就有的。這樣他沒有感恩的概念,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感恩,該去感誰的恩。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有兩個意思,第一是孝為百善之首,做人做事,行善養德你得先從踐行孝道開始;第二是孝心開了,百善就自然來了。反過來孝心立不起來,你一善都不會有,有的都是僞善。下面學習“弟子規”是如何教我們和父母打交道、立孝道的。
父子有親,這個親絕不是随便,沒有規矩。天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熟得不能最熟,應有的恭敬之心慢慢就放下了。人越熟悉越不能随便,越要禮敬,禮不可失;縱使再親近的人禮貌、規矩也要時時提起來。
“父母呼、應勿緩”。“勿緩”是回應父母的一種态度,是對父母恭敬、愛敬存心的行為體現,是行孝道、養孝心。現在好多孩子,父母老師叫他一般都愛理不理,叫煩了還瞪着眼來一句“幹啥”,孩子這是長傲慢心了。覺得父母的呼叫不那麼重要,可應可不應,傲慢心一起來,德性和學業就起不來了。林則徐在“十無益”中警示我們“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所以“傲不可長”。
“父母呼、應勿緩”字面解釋就是父母叫你,你馬上就得答應,否則你就是不孝、不敬。這一輩子父母的恩德是報不完的,父母與你既有天然的血緣關系,也有道義上的教養之恩。聽到父母的呼喊,理應心生恭敬歡喜之心,愉悅應答。有此存心,才會念念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才能處處“誠于中,形于外”,恭敬之心就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
一個内心真正恭敬的人,他會對一切人、事都恭敬,所以《禮記》第一篇“曲禮”開頭就說,“毋不敬”。孟子也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但父母呼應勿緩,一切老人、長輩的呼,我們都得應勿緩。其次這個“呼”不能停留在言語上,還有無言的呼喚、心靈的呼聲更得應勿緩。父母心裡有所需求的,父母的心願我們要細細的觀察揣摩,不待他們說出來,我們就要去回應,這是更高層次的“應勿緩”,也就是《孝經》說的“養父母之志”。就像文王的大伯泰伯,覺察到其父太王有把王位傳給文王之意,就約其二弟仲雍進山采藥,從此隐居深山,讓其父太王順利把王位傳給三弟王季,由王季傳給文王,泰伯體察、回應其父的呼,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
“父母命,行勿懶”。這是說父母對我們交代的事,我們得馬上去做,不能無故拖拖拉拉。這句話根本就是教我們做人做事不可失信,要言而有信,尤其是對父母。反觀我們長這麼大,“父母命,行動懶”的事在我們的生活中多不多?我們所承諾而兌現不了的事,最多的恰恰是對父母和最親近人的承諾。對客戶不守信就沒錢賺,對父母不守信卻可以找到很多借口,這也是泛用和誤用了“父子有親”。
父母是對我們恩德最大的人,我們報恩必須從父母開始。現在很多人,父母讓他做點事情,連喊他吃一頓飯,他都會以種種借口千推萬托,這實在是不孝。有一年五月份母親節的時候,廣州日報就派出很多記者,對一些母親和她們兒女進行了采訪。結果兒女們都說,我現在希望賺大錢,以後給父母買洋房、買汽車,讓他們安享晚年。然後記者又問這些母親,你希望兒女如何來孝順你時。這些母親根本沒有人說,“我希望我兒女給我買洋房、買名車”。倒是很多母親說,希望自己的兒女别太忙了,這個周末母親節能一起吃頓飯。你想想父母對我們的希望,我們要不要去體恤?要不要行動在當下?該不該“行勿懶”、“應勿緩”?這些生活小事,往往看出我們存心,有沒有真實的孝心就在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
古代很多的孝子,他們不等“父母命”,都能夠主動去做。“孟宗哭竹”的故事說的是,孟宗少年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适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裡,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隻見地上長出數根嫩筍。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愈。看他這份孝心,精誠所至,感天動地。(未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