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是球形,外面有一層外膜,中間有核殼,均由蛋白組成。病毒進入人體後外膜和核殼均具有抗原作用,機體可産生相應的抗體。
1971年在日本召開的國際肝病會議上,把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命名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由其産生的抗體叫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抗-HBs),這是一對。
乙型肝炎的核殼部分命名為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由其産生的抗體叫乙型肝炎核心抗體(抗-HBc),由于HBcAg在血液不易檢測,隻能檢測到抗-HBc,所以隻算半對。核殼蛋白分泌型,命名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由其産生的抗體叫乙型肝炎e抗體(抗-HBe),這又是一對。
以上總共“二對半”。
“二對半”是為了表達方便的簡化通俗說法,在醫學文獻或教科書中稱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 M)。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