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何害:從取消二手車“限遷”說起華說
二手車市場本月迎來一個“利好”消息,很大的“利好”消息。
是《關于搞活汽車流通 擴大汽車消費若幹措施的通知》中的第六條:“支持二手車流通規模化發展,各地區嚴格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自2022年8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含國家明确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取消對符合國五排放标準的小型非營運二手車的遷入限制,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和企業跨區域經營。”簡括而言,就是廢除了各地的二手車“限遷”政策,二手車可以在全國範圍内自由買賣了。
二手車“限遷”,一度是國内二手市場通行的遊戲規則。所謂“限遷”,主要是指限制遷入,禁止外地的二手車流入本地市場。有報道說,全國有超九成的地級市發布過二手車“限遷”政策。限遷的理由,自然是很冠冕堂皇的:環保。講環保不是不好,隻是如今大抵挂羊頭賣狗肉,淪為為人操弄的工具和手段,以環保之名,行地方保護主義之實。不唯國内,國外亦然,說起來,國内還是從國外抄來的。不過,這些年來,二手車“限遷”政策也在漸次松綁,“限遷”的行政區域,由市而至省,而至非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終至此番的“全國範圍”。
取消“限遷”,對二手車的買家和賣家,自然是“利好”消息。從買家這一面說,以往隻能在本地購買,而今不僅可以在本地購買,也可到外省市購買,可選擇的車源大為增加。而大量外省市二手車遷入的地區,因為供應的大幅增加,二手車的價格必然随之而落,買家的花費節省了。實際上,在8月1日前,有不少地方已然廢除了“限遷”政策。效果立竿見影,随着外省市二手車的大量遷入,市場價格回落了一成左右。
經營二手車的車商亦然。原先隻能在本地車源中打轉,在本地收購,在本地出售。取消“限遷”之後,則可将本地車源賣到外省市,又可将外省市的車源引入本地,不僅車源的選擇更為豐富,而且因為市場的擴大,其交易速度也将加快——更容易将車賣出去。
因為取消“限遷”之後買家和賣家的選擇更為豐富,競争也會更加激烈,二手車市場會變得活躍起來。這活躍的關鍵,是買家面對了更多的賣家及其車源的競争,賣家面對了更多買家的競争,從而讓無從達成的買賣成交了。舉例以明。北京的某車商手裡有一輛二手車,河北的一位消費者看中了,想要買下來。“限遷”政策下,北京的二手車不允許遷入河北,這一樁生意無法達成,無果而終。取消“限遷”後,上述的阻礙不複存在,買賣于是乎成交。
這就是問題的樞紐和要害所在。“限遷”,禁止外地二手車進入本地市場,無疑是一種管制,有形之手的管制。上述的例子可見,一樁可以達成的買賣,在管制之下,生生地無法成交。廢除管制之後,這買賣自然達成。經濟學說得清楚,基于市場即基于自願的交易,買賣雙方必然是雙赢的,也就是雙方都有利可圖。不論是買家還是賣家,都是社會的一部分,他們的利益,是社會利益的一部分。雙方利益相加,是這一樁交易帶來的社會利益。沒有管制,會有這社會利益出現,但管制之下,這社會利益消失了,因為交易根本無從發生。管制之害,于此一覽無遺:原本應有的社會利益沒有了,消失了。用經濟學的術語說,便是租值消散。
沒有疑問,取消“限遷”之後,二手車市場會變得活躍,這一樁樁新增的買賣,意味着其帶來的社會利益之大。不過,二手車買賣是存量交易,其之所得,隻是交易之利,并未牽涉到生産。然而,二手車交易的活躍程度,也直接關乎着新車市場的興衰。一般而言,大多數人處理舊車和購買新車是一并考量的,往往是賣了舊車買新車。因此,舊車處理越便利,二手車市場越活躍,越能促進新車消費。而新車消費直接牽連生産,其之利益之大,非單純的交易之利所能望其項背也。
今年早些時候,“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頂層設計”下發,其矛頭所向之一,便是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要求各地“及時清理廢除各地區含有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争的政策”。此番明令各地取消“限遷”,推動二手車在全國範圍自由流通,可以視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一次小小的示範了。
2022年8月9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