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徐 · 主播 | 北辰
來源:讀者(ID:duzheweixin)
情人節是浪漫的日子,在這天出生的人,通常也帶有浪漫主義的氣質。
木心就是這樣浪漫的人,他曾說,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隻夠愛一人。
卻不知許多人也将醉在他的才華裡,一生向往他優雅從容的人生美學。
“你這樣吹過,清涼,柔和,再吹過來的,我知道不是你了。”
大約這世上隻會有一個木心,也隻會有一個這般浪漫的人吧。
每到今日,都甚是挂念,唯有找出文章來,用閱讀以祭奠。
from十點君
木心,是怎樣一個人呢?
依據他對自己的認知,他是一個在黑暗中大雪紛飛的人。他是生于烏鎮的希臘人,從中國出發,向世界遠足,千山萬水,天涯海角。他是一個情欲紛紛的人,覆蓋冬夜的平原遠山,而又習于冷,志于成冰 。
他嫉俗如仇,一天到晚一心一意地愛着藝術。我是人類的遠方親戚——他這樣自嘲。他說:我是一個人身上存在了三個人,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作家,還有一個是畫家,後來畫家和作家合謀把這個音樂家殺了。
19歲的木心(左)跟同學在一起
木心,原名孫璞,本是出生于烏鎮東栅的富家子弟。小橋流水石闆巷,錦衣玉食米酒香。家境優渥,又富有書香,從小接觸東西方文化。這樣一種衣食無憂的生活 ,他并不感到快樂,他要自己去創造。
中國當代文學大師,作家,畫家,文學局外人,這些,都是世人給予的身份,或者說标簽。我想,木心先生自己是全然不在乎的,誠如他的名字。
木心,"木铎有心"之意,取自《詩經》。這是他在講授文學史的課堂上對自己筆名的解釋。這也讓我想起張九齡的兩句詩: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名字是一種風格,也是宿命。文化學家這樣評價木心:他不是動物性的,他是植物性的 ,慢慢長慢慢長,最後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誠然如斯。如今,人已歸去,喜歡他的人們,在他葳蕤蔥茂的文藝之樹下盛享清涼。
木心在紐約給陳丹青等人講授世界文學史
木心先生是文學的局外人。
"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找我。如欲相見,我在各種悲喜交集處,能做的隻是長途跋涉的歸真返璞。"這是木心的人生觀。
在國内,他的文學作品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被熟知。事實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他漂泊的美國,他的文章已被選為美國大學文學史課程範本讀物,與福克納、海明威的作品編在同一教材中。
在他旅美期間,在陳丹青等一行畫家的誠邀之下,開講文學史課程,從1989至1994,曆時五年。
他述而不作,曾拒絕将此講授内容出版,覺得這些算不得創作。木心先生去世後,在衆多讀者的懇請之下,陳丹青根據自己當年聽課筆記,整理出版了《文學回憶錄》這本書。
如若你讀這本厚厚的書籍,就會發現,呀,這人講課就像聊天,語言幽默诙諧,金句俯拾皆是,靈感在字裡行間乍現。你也會不禁在心裡感歎,這真是位博學又可愛的老頭。
這位可愛的老頭,在為期五年的文學史講授最後一課,告誡聽講者,文學是可愛的,生活是好玩的,藝術是需要犧牲的。
他知行合一,因了藝術,一生未婚,一生不肯随俗。
1987年,木心在紐約陳丹青家中過60歲生日
在2015年,他那首脍炙人口的詩歌《從前慢》,經由劉歡演唱,更是深入人心。
有一年,我去往烏鎮的時候,恰巧是情人節,也是木心先生九十歲生日。景區售票大廳的滾動屏上播放着信息,一場名為"詩人之戀"的音樂會,将在烏鎮歌劇院上演,以此作為對先生的懷念。
黃昏日暮中,我一個人,在烏鎮西栅景區走了走,又在一棵即将綻放的玉蘭樹下坐了很久,心裡一遍又一遍回想起的,是那幾句: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在哈佛大學的個展期間,臨場撫琴
音樂是我的命
愛情是我的病
貝多芬是我的神
肖邦是我的心
誰美貌,誰就是我的死靈魂
木心先生在詩作裡如此寫過。音樂是他在人世間做了一個夢。
陳丹青在視頻節目中講述,每次和先生聊天,聊得高興了,他就會哼唱自己作的曲子,但他從未把曲譜拿出來給人看過,直到他去世後,陳丹青才在遺稿中第一次看到樂譜。
在葬禮上,選用的音樂是貝多芬135号四重奏第三樂章,木心先生曾稱這一章節為“曆經滄桑以後的一種慈悲”。
他愛聽貝多芬的晚年四重奏,因為他發現,自己要說的,全被貝多芬用音樂說了出來。
他說,如果讓我寫詩,我就寫一句——我有千言萬語,可是不說一句話。這是怎樣一種識盡世間愁苦滋味然後欲說還休呢?
在那個年代,木心也未能幸免。被捕入獄,身心飽受摧殘,彈鋼琴的手指被折斷三根。
當外面傳來母親已去世的消息,他在牢獄中哭得醒不過來。是那樣一種境遇,他在紙上畫了黑白琴鍵,彈奏貝多芬和巴赫。
2006年,木心回到烏鎮
風雲流轉,這位文藝的魯濱遜,告别美國傑克遜高地,最終回到闊别半世紀的烏鎮故土。五十歲,重新恢複寫作和繪畫創作,用木心先生自己的話說就是,二度青春。
在冬天的晚晴小築,憶往昔,他說,"反抗不是直接反抗的,而是從根本上的。你要我毀滅,我不。"
言語之間,目光灼灼,香煙冉冉,眼神中透露出到老都不曾消減的決絕,還有未泯的純真。
從那樣一種常人難以經受的鍛煉中,沒有垮,沒有毀,除了決絕,更多靠得還是自信。
諸如梵高、塞尚等活着時候默默無聞的藝術家,在艱難中堅持藝術創造,依靠的,無不是那份自信。
命運如此對他,而他作何回應呢?多年之後,木心先生在詩作中寫: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盡可原諒 。
這大概就是"曆經滄桑以後的慈悲",也是他和貝多芬的相知。世間的所有懂得,都不在言語的表述之間,隻存于心與心相印的一刻。
在紐約中央公園的木心
很多讀者表示,木心的有些文字看不懂,在我看來,真正難以看懂的應該是他的畫作。大部分畫作是永遠不變的黑白灰,山,水,月,樹,石。
他說,我畫山,不過是以山的名義,其實我畫我,是在畫自己。他還說,畫出的畫就是寄托了我的悲傷,茫茫的一片曠野,上面有一棵樹,這棵樹就是我。
那日,我去了木心美術館,是在西栅景區内,四面有湖水圍繞,從入口進去,需要走過一座長長的橋。
館内參觀者不多,甚為靜谧。大廳懸挂木心先生大幅人像,旁邊寫着一句話——風啊、水啊、一頂橋。
這句話有這樣一個由來:2011年11月,美術館設計初步告成,彼時,先生已病重住院,輕度谵妄,他看了美術館電腦圖樣後,輕聲說了這樣一句答非所問式的一句話:風啊、水啊、一頂橋。
風風雨雨,沉沉浮浮,木心先生就像一棵樹,不聲不響,寂寂無聞地長大,壯大,一生于冷冷清清中活得風風火火。而這,也是他自認為最佳的生活狀态。
▼長按識别下方二維碼 關注十點人物志
聽免費人物傳記 / 名人故事 / 文學名著
-背景音樂-
《四季》《晚安》
-作者-
江徐,80後老少女,煮字療饑,借筆畫心,原創公衆号:江徐的自留地。(ID:jiangxv08)。本文來源:讀者(ID:duzheweixin)。十點讀書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系讀者。
-主播-
北辰,十點讀書簽約主播,中國之聲《千裡共良宵》中國交通廣播FM99.6《北辰在找你》主播,國際認證心理咨詢師,明星私人心理醫生,公衆号:北辰在找你,抖音号:bczzn。新書《愛過你,不如愛着你》當當網熱銷中。個人心理咨詢16601113347。歡迎下載十點讀書App,搜索“北辰”關注主播十點号,收聽北辰為你朗讀的專屬美文。
長按2秒識别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
☟戳閱讀原文下載十點讀書App,領2019全年好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