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是某個歐洲國家的軍事參謀,現在一戰即将開打,在你可以調動的一切軍
這個假設可能不是一般的困難,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将領,在面對一戰這樣大規模的戰争時,也需要花費數年去進行部署。
德國在一戰中最著名的作戰計劃是施裡芬計劃,那麼具體的部署又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盤點施裡芬計劃發展過程。
施裡芬計劃是由德國元帥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在擔任總參謀長期間提出的,那時的德國已經跻身世界強國之列,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開始強烈要求對外擴張。
早在普法戰争後,當時的總參謀長老毛奇就曾考慮到對法俄兩國兩線作戰的問題,作為當年和俾斯曼一起帶領普魯士對戰奧地利和法國,并一統德國的大功臣,老毛奇的地位和俾斯曼不差上下。
1873年法國漸漸從普法戰争的失敗中回血康複,老毛奇深感法國的報複随時可以展開,所以立刻想到戰争爆發的話,最應該先進攻的就是法國,對俄國采取守勢。
接着到了1879年德奧兩國結成同盟,老毛奇又改變主意,打算先進攻俄國,将其趕出波蘭地區即可,對法國采取守勢,使敵人把兵力消耗在攻克德國的銅牆鐵壁上。
并且在預判世界大戰這樣的戰争時,他就判斷出不會取得完全的勝利,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談判桌上來。
所以在1879年他就提出了,東線主攻,調動主要的武裝力量加大攻擊力度;西線駐守,利用堡壘和萊茵河的優勢進行防衛。而德國也是一直執行着老毛奇提出的這個軍事部署。
但是到了1879年,法俄同盟建立起來後,德國面臨着東西兩面的威脅,雙線作戰也受到了新的挑戰。
所以等到施裡芬上場掌權後,對于老毛奇這一保守的軍事計劃,他主張改進,将打敗敵人的要求上升到了消滅敵人。并且強調不僅可以正面進攻,而且可以添加側翼進攻模式,甚至如果允許的話最好能繞到敵人後方進攻。
早在老毛奇時期,施裡芬就已經看到了法俄的強大以及各自的作戰優勢。經曆過拿破侖戰争的法國,盡管在普法戰争中失利了一次,但是他們的陸軍力量依舊是非常強盛的。
反觀俄國軍事設備落後,本土作戰環境惡劣,道路交通極其不發達,看似好像沒有上面攻擊力,但是環境和交通問題同樣限制了德國的進攻。
因此戰争一旦開始,德國必須集中優勢兵力先打敗一個敵人,對另一方保持守勢。與老毛奇的戰略思想不同的是施裡芬認為俄國地域遼闊,是不可能快速攻克取勝的,所以最開始集中兵力進攻的對象應該是法國,對俄國采用少部分兵力監視就行。并且奧匈帝國的軍隊同樣也可以牽制俄國,在殲滅法軍後再騰出手來攻克俄國,這種便是所謂的施裡芬計劃。
那麼,問題來了。主要的進攻方案已經提出,那需要從哪裡打進法國呢?一般我們可以直接想到的就是兩國的邊界位置,但是德法的邊界相當狹窄,僅有可憐巴巴的1.5米寬。
并且法國邊界還有專門對付入侵者的重大屏障,或自然形成或人工的搭建在法德邊界東南端向瑞士的那條線上。從貝耳福外的平坦曠地做延伸,之後僅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留了豁口可以穿過邊界。
這條天然屏障後便是一條以凡爾登為主的人工要塞,而在凡爾登以北又是地形險要的阿登高原。所以邊界的條件這樣艱難,你會選擇從這裡進入法國嗎?顯然不會,這當誰是傻子呢啊。
因此施裡芬将進攻法國的西線兵力分成了左右兩翼,并向右翼上調動了68個師的兵力。讓這些集中的精銳兵力先迅速拿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這三個中立國家,然後以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的豁口為主軸,做回旋進攻。
而左翼兵力則冒險減到最低限度。當時的計劃是左翼德軍僅有11個師的兵力,主要作用是給右翼的主力攻勢進一步的助力,借道比利時可以從後方對法軍發起進攻。
這正是施裡芬計劃精妙的地方,避開地勢險要的邊界地帶,從歐洲北部中立國的平原地帶打擊法國,充分實現了揚長避短。單從軍事部署上看,施裡芬的這一布局的确是很精妙。就算将英國參戰也考慮進來,所産生的威脅也是可以接受範圍的,對大局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按照施裡芬計劃的布局,在6個星期内就可以擊潰法國完成戰争。同時将10個師的兵力調往東線,整體的東西線兵力分布為1:8。可見這個計劃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西線上施裡芬下了全部的心血在上面,甚至可以說是在德軍西線右翼上。
但令人惋惜的是,戰争爆發前夕施裡芬就去世了,據說在其彌留之際,還是心心念着右翼軍力,反複強調着戰争如果不可避免,一定要增加右翼。接下來的施裡芬計劃又該何去何從呢?
現在我們開始來講新的繼任者小毛奇的計劃了。沒錯小毛奇就是老毛奇的侄子。好在一點,小毛奇上台後大體上維持了施裡芬計劃。
但就像施裡芬改動了老毛奇原先的計劃一樣,小毛奇在繼承施裡芬計劃的同時,也改動了施裡芬的一些理念。
1905年至1914年間,德國軍隊另外新成立了9個師,但小毛奇卻将這新增的兵力,分了8個師到左翼,僅留了1個師給右翼,盡管後來他從東線抽調了一部分兵力增援右翼,但這微不足道的兵力卻讓德國付出了嚴重的代價。
所以後人在評價小毛奇時,就會有人講是他毀掉了施裡芬計劃,這裡我們不做過多評價,隻看他的戰略部署。
此時的俄國已經擁有了一支現代化陸軍軍隊,威脅遠遠比施裡芬時期大得多。這也就導緻之前在東線軍力部署上,需要做一些調整,所以後來的八月會戰期間德軍不得不從西線法國戰場上抽調了兩個師前往東線支援。
另外小毛奇主張直接進入荷蘭,但是施裡芬的計劃是借道荷蘭迂回到後方進攻法國,這樣可以避開比利時列日要塞。但是小毛奇認為這樣做既不必要也不明智。
他打算直接攻占列日要塞,他認為德軍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一邊進攻法國,一邊去打荷蘭,還要抵禦北面的攻擊。在他的理解中,荷蘭可以作為德軍的物資補給站。所以這時候小毛奇的戰略部署已經完全與施裡芬計劃所制定的戰略重心偏移了。
施裡芬計劃的核心,将主要兵力集中在了右翼,速戰速決攻入法國,接着轉調兵力到東線抵禦俄國。但是小毛奇逐漸放棄了這一理念,他認為德國的兵力不應該放在西線右翼上,将原本的東西線1:8兵力分布,調整為了1:3。
所以在1914年的計劃中,小毛奇的西線總計79個師的兵力中,将55個師的兵力放在了右翼,将24個師的兵力放在了左翼,而按照當時施裡芬計劃中的比例,德軍的右翼兵力,應為68個師,左翼為11個師。
所以盡管小毛奇的這一調整備受诟病,但如果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也應該是合理的。
一戰開始前的法國已經強大的令人敬畏,整體軍事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完全可以有能力發起進攻,而不是完全被動防守。
并且小毛奇當時對法軍的預判是,攻擊主力在比利時南部,也就是德軍兵力相對薄弱的左翼位置,一旦法國要發起攻勢,将會從北部截斷德軍右翼與大本營之間的聯系。所以應該适當增加左翼兵力部署。
所以這中間的讨論空間還是比較大的,至此施裡芬計劃在經過老毛奇、施裡芬、小毛奇三人後,基本形成了這樣的定局。那麼作為德軍的盟友,奧匈帝國的軍事部署又有什麼樣的特點呢?
與施裡芬計劃不同的是,奧匈帝國的計劃主要集中在東線一帶,但是在對于俄國方面,德、奧兩國達成了一緻,在戰争最初的6個星期中需要穩住俄國,以便讓德軍有充足的時間進攻法國。
攻下法國後,德軍掉頭與奧軍會合,最後一起揮師攻打俄國。但是德軍在東線的部署上兵力還是比較少的。而奧軍在其總參謀長康納德的影響下,急于立刻發動一次攻勢,意圖一舉擊退俄軍。
他的計劃是以兩個軍團兵力向北攻入波蘭,這兩個軍團在前進時将受到位于右方靠近更東邊的兩個軍團的保護,攻下波蘭後向東實現四個軍團的彙合,接着一起向黑海方向驅退俄軍。
還将奧軍隊分為3部分,部署于俄國前線28個師的a梯隊,部署于塞爾維亞前線8個師的小巴爾幹梯隊,另外還有作為機動兵力12個師的B梯隊。
與此同時東線德軍朝東南方向進攻,使俄軍腹背受敵,斬斷其預留在在波蘭的後路,在實際使用時根據情況進行調整,這樣看來的話奧軍的部署更有彈性。
但是因為康納德這個人比較善變,比如為了打敗塞爾維亞,将B梯隊調離多瑙河,派遣至塞爾維亞邊境。但是沒有幾天他就改變了主意,但是因為已經撤出,最終導緻B梯隊不但無助于對俄軍的攻擊,同時也因為延誤戰機,削弱了對塞爾維亞的攻勢。
最後我們再簡單介紹一下俄軍的軍事部署,按照總計劃,他們提出假若德軍的主要進攻方向是法國,那麼俄軍的主要攻擊對象就是奧匈帝國,所以投入四個集團軍對奧,兩個集團軍對德。
對德的兩個集團軍是這樣部署的,首先都是向東普魯士方向進行進攻,但是第一集團軍的集結地維爾紐斯因為有鐵路可以直達,所以第一集團軍要比第二集團軍先兩天出發,盡可能得将東線德軍主要兵力吸引過來。
這時第二集團軍從南繞湖泊來到德軍的背後,切斷其退路,這樣的計劃可以保證合力作戰,不會出現單獨交鋒的情況。整體俄軍最有優勢的就是軍隊數量,俄軍的平時軍力加上動員号召可以達到450萬人以上,此外後備力量還有200萬人,為數之大讓人無不咂舌。
并且俄軍堅持的理念就是,一旦遇到德軍就要展開猛烈的進攻,德軍隻要被圍殲,下一步就是向柏林進軍。
(标注*該文章所有圖片素材均來源于網絡 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