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甯德話故事大全

甯德話故事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9 09:21:19

【編者】甯德方言存古色彩濃厚,是研究古漢語的活化石。日前,政協甯德市委員會辦公室編撰,鐘逢幫著作的《甯德方言常用詞典》一書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該書收錄閩東方言北片區即今福建省甯德市蕉城區、福安市、福鼎市、霞浦縣、壽甯縣、周甯縣、柘榮縣7個縣(市、區)與普通話具有明顯差異的常用方言詞彙7000多條,用國際音标拼讀,以普通話釋義,并适當列舉方言例句,盡量從傳世字書考證字詞源流,特别收集考證了上古漢語以及原始閩越語、古楚吳語、畲語等語詞。

今天,新甯德客戶端小編對《甯德方言常用詞典》概述部分予以節選刊登,以飨讀者。

甯德話故事大全(閩東之光鐘逢幫)1

從共時層面看方言詞彙蘊含早期的社會生活

《顔氏家訓》曰:“古今言語,時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異。”《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由此可見,方言與民俗是相生相伴,密不可分的。

從方言詞彙看地産風物

甯德多地與海為鄰,曆史上以漁業生産為主,口語多帶有涉魚、涉海、涉漁的詞彙。限于篇幅,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白鳓”,魚名,其體側扁,美味多刺,尤以頭部味最美。福安市賽岐鎮的一道美食叫“臭白鳓”,即以白鳓腐腌而成,其味香中帶臭。

“寸金魚”,多産于蕉城區七都溪入海口,因似其身寸許,背脊有金線而得名。本地還傳有“皇帝食寸金魚”的熟語,意為不是常有的事情。“䲅”,《本草》:“䲅魚,一名鹕夷。以物觸之,即填腹如氣球。亦曰嗔魚。白背有赤道,如印,魚目得合,與諸魚不同,即今河鲀也。”俗稱河豚,其肉質細嫩、鮮美,為一道珍馐佳肴,但毒性很強,沿海地區常有誤食河豚而喪命的,曾有“拼死吃河豚”之說。“鲎”,是很古老的節肢動物,甲殼類,生活在海中,尾堅硬,形狀像寶劍。《山海經》早有記載:“鲎魚形如惠文冠,靑黑色,十二足,長五六尺,似蟹,雌常負雄,漁子取之,必得其雙。子如麻子,南人為醬。”農村常把其甲殼制作成勺子,稱之為“鲎桸”。“堵”,即木船的船艙。本地先民早在東吳時期就已掌握高超的造船技藝,多采用水密隔艙,稱之“福船”。較大的船艙前後數個“堵”,一般從前到後,分别是:一堵裝水、二堵裝貨、三堵放繩網、中間放水養活魚、然後裝雜物。接着一堵用來船員睡覺,船尾的各堵用來當做廚房、廁所,通常還把供船家睡覺的地方稱為“堵闆”。

同時,海邊的人對同類海産品比較敏感,命名也很細緻。比如指稱“海邊的小螃蟹”,甯德方言區就有多種稱謂。稱謂一:螠,指身體灰黑色、扁平,體旁左右有八條節肢,和一對節肢鉗的小螃蟹。南宋·戴侗《六書故》:“螠,烏介切。似彭螖可食,薄殼而小。”在生活物質匮乏的舊時代,海邊村莊家家戶戶都備有一種調料品“螠漿”,即是由螠摩研而成後加入少許鹽巴腌制而成。稱謂二:螃蜞,指身體灰黑、長圓且無大螯的小螃蟹,一般不可食用。稱謂三:湖蟹,即絨毛蟹, 生長在淡水中的螃蟹,體型較小、扁平。稱謂四:骹蜅,即招潮蟹。唐·劉恂《嶺表錄異》記載:“招潮子,亦蟛蜞之屬。殼帶白色。海畔多潮,潮欲來,皆出坎舉螯如望,故俗呼招潮也。”稱謂五:錢蟹,指身體灰黑、扁平且無大螯的小螃蟹。因其大小色澤如銅錢得名。甯德先民還根據蟹的習性加以引申,用以形容人,既形象又生動。如形容人處于窮困潦倒的境地講作“老蟹”把人擺架子、講闊氣說成“蟹歪”,就像螃蟹走路左右擺動的樣子。

當然,長期生活于山區的群衆對山野物産也是物盡其用。苎,即苎麻,是古人最早績麻織布的原材料。在紡織業未發展的年代,苎布是本地山區底層百姓日常衣飾用料,稱為“粗裳”,當今在邊遠山區一些老妪時有穿用。苎與畲族是分不開的。畲族先民衣尚青藍,善于種植青靛與苎麻。畲族衣料來源于自種的麻,通常還自織、自紡、自染,并積累掌握了種苎、剝麻、織布和染青的獨門技藝。從一根麻到紡出一匹布,要經曆“打麻、績麻、絡紗、穿筘、牽梳、漿紗、織布、漂染、踩光……”等二十多道手工工序,環環相扣,程序複雜,做工緩慢,十分講究。在畲族口語中,仍然保留了很多有關績麻織布的詞彙。比如把剝麻稱為“扒苎皮”,把撚線的過程叫做“借苎”,把紡線稱為“碰苎”,織布機稱為“楠機”,等等。當然,現在績麻織布已成一份曆史樣本,更是一種田園牧歌的生活方式。山區對青蛙的稱謂各盡不同。記得小時候經常去池塘、水田垂釣一種青蛙“黃䱝”來飼養“全番”“半番”,其體小腹部色黃,皮光滑。一種體型大、可食的,稱為“牯䱝”,有的縣市稱為“水雞”。還有一種常年成長于清澈的深澗裡,稱為“石(蟲東)”;把專吃蚊子的蛤蟆稱為“蚊母牯”。柘榮縣、蕉城區洋中鎮等地方還有對蛤蟆頂禮膜拜,進行供奉的習俗。

從方言詞彙看風俗文化

方言詞彙蘊含豐富的民俗文化信息。首先,可以反映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心理,借此可以考證曆史文化。如“玉米”這種農作物,從北方各地的名稱,似乎把玉米看成是我國土産的農作物。然而,在閩方言區,卻把它稱為“番豆”。這個“番”字,意味這種農作物是舶來品,而非中國本土之物。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把銀元稱為“番錢”、外國人稱為“番囝”、地瓜稱為“番薯”等等。其次,可以反映出不同地方的民俗文化特征。北方人往往以面食為主,南方人則以米食為主。因此,北方人吃稻米煮成的飯時要說“米飯”,以示與日常的“飯”相區别。而南方人吃飯向來就是吃米飯,所以不必用别的詞,但是偶爾吃面當飯時,都要說“面”,以示與日常相區别。再次,方言詞彙諧音而造成有趣的民俗文化現象。我們方言口語中把鴨蛋稱為“太平”,原因是本地話“蛋”叫“卵”,“鴨卵”音諧“壓亂”,取“壓”了“亂”就會有平安之意。本地民間婚俗,在新婚夫婦進洞房前,由年長女性向寝帳抛撒花生等,諧“生子”之意。而每逢親友拜年,都要送上桔子,也是本地方言中“桔”與“吉”諧音的緣故。還有本地疍民吃魚時,吃完半邊魚不能翻過來吃另一邊,而要小心地把整條魚脊骨挑出來,再吃另一邊魚肉,這是忌諱翻船的“翻”字。總之,方言詞彙由于長久根植于人們的心靈深處,進而形成了多姿多彩、風趣各異的民俗文化。

從方言詞彙看民情世态

“信巫鬼、重淫祀”,自古以來一直是福建民系的一大特征。《八閩通志》記載:“閩俗好巫尚鬼,祠廟寄闾閻山野。”如果有機會深入閩方言區鄉間基層走訪,你就能發現各種千奇百怪的神祇以及各類民俗、迷信活動。甯德也不例外。主要表現在祭祀祖先上。不論清明還是中元,北方的祭拜更偏沉重肅穆,對逝去之人多懷緬之情;南方則相對隆重熱鬧,清明踏青,中元慶收,全然不見悲沉之氣。舊時甯德每逢清明、中元等重大傳統節日,都有“請祖翁”的習俗,祭品多為平日餐桌少見的珍肴佳馕。尤其是中元節期間,有的村莊前後曆時半個月,輪流舉辦“做普渡”活動,輪到做普渡的片區,那天就要做很多好吃的東西祭祀亡靈,然後宴請親戚朋友,誰家的客人多,誰家就有面子,請不到客人的大抵是為人很失敗的。還有表現在對喪葬的習俗上,閩東自古交通閉塞,長期受到閩越土著等民俗文化的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習俗。比如沿海地區辦喪事,拘于繁缛之習,以奢侈為榮。從初喪、吊唁、做七,一直到出殡、做墓、百日等儀式,大張旗鼓,耗資巨大。在山區,免除了做七、百日這些習俗,喪事顯得拘謹、簡樸,卻又不失隆重。甯德方言仍然保留許多有關喪葬的詞彙,舊時閩人多土葬,十分注重堪輿之術,往往在世時就籌劃未來之事,生前就準備棺木、墳墓。逝者收斂之後,但凡生辰不合者,就要“停厝”或暫寄“丁寮”多年,以備來年下葬。下葬後一年,還要舉行隆重的“補葬”,即土葬後拾骨殖入甕,才入土埋葬。目前,火葬已成了鄉村的新風尚,傳統喪葬儀式逐步消失,漸漸退出曆史舞台。再者,熱衷巫術。本地人把迷信中神靈的附體稱為“侗身”,把幫助讓神靈附體或退出的神漢稱為“侗頭”,把能讓神靈附體後與人溝通的神漢稱為“侗籽”。人在死後七天做“七日”時,要請神婆“讨故人”,憑借神婆的“侗身”向逝者噓寒問暖,祈求保佑子孫後代蔭福。還有一種民間的扶乩行為,本地稱為“降乩”,又稱扶箕、扶鸾、揮鸾、降筆等等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這種人稱為“孿生”或“乩身”神明會附身在“孿生”身上,寫出一些潦草字迹,以傳達神明的想法。甯德民間還流傳不少“碰講”故事。“碰講”,即鏡聽,是古代占蔔法之一。凡遇到大事不決,禱告過竈王爺後,将勺子放入盛滿水的鍋中,撥勺旋轉,然後按勺柄所指方向出門偷聽,以占吉兇休咎。這些封建迷信活動,随着科學技術的普及,現在已逐步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同時,熟語和歌謠是表達詞彙最具活性的手段。這種特殊語言,所承載的文化蘊涵最豐富,所折射的人文世界最精彩,所表達的處世道理最深刻,它們所反映的世态人生最形象。就甯德熟語而言,有描述階層分化的“官三、民四、乞食五”,有贊美家鄉秀麗的“噢嗬澳,鬥帽宮前”,有反映生活經驗的“搦豬囝,看豬母”,有再現辛酸歲月的“芋卵上街,鸬鹚嗷街”,有勸導破除迷信的“盡塗塑佛”等;也有揭示人生消極态度、世态炎涼的“臨生囝,甲骹桶”“後薦食切面湯”“鬼搦無命侬”“鳗豬食軟鲟,罪及雞姆孵”等:慣用語有“紅頭白蟻”,喻敗家子;“食骨天蛇”,喻為敗家子把家底敗光等;歇後語有“金鱗問百——蜀代不如蜀代”“指頭生天蛇——曲倒裡”“雲淡侬請親家——碗碗都是魚”,等等。

沈兼士在《段硯齋雜文·今後研究方言新趨勢一文》中說: “歌謠是一種方言的文學。”甯德民間歌謠源遠流長,富有濃厚的民俗特色和時代特征。從内容上可以有如下幾大類:1.訴說舊社會人民苦難的;2.怨罵反動統治的;3.勸告人們學習的;4.說唱人情世故的;5.歌唱勞動的;6.男女言情的;7.兒歌,等等。

從歌謠的結構來說,絕大部分都用七字句,此外尚有三字五字、三字七字結合的,其中也有用“采茶調”“白扇調”“沙羅帶調”等來吟唱的。歌謠中,兒童歌謠是最富有口語色彩的,如《藍微兒》《嗬嗬咪》《篩漏瓶》等,俏皮生動,輕松活潑。歌謠語言質樸、俚俗,表達方式多以叙事為多,例如《白扇詩》《長年詩》等,深刻地反映了當地的民情世态。

從方言詞彙看農業生産

首先,表現在對農田的分類上。在農業社會,農田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所。甯德屬于丘陵地帶,山多田少,人們對農田極為重視,對農田的分類也相當詳盡。古人通常把農田分為兩類:一是“堘”,指的是水田;另一類是“園”,指的是旱地或山地。“堘”還分為“肥” “㾪”“畓”。舊時分田地,誰要是分到“畓”,那是哭笑不得,這種水田如同沼澤地,無法耕作,也無收成。其次,表現在農業生産工具上。閩東山區的農業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常用的生産工具包括灌溉、開墾、收割等工具,山區田地都是依地形而開辟出來,高低不平,需要借助人工工具進行灌溉。一種汲水工具,稱為“戽鬥”,其形狀似鬥,用于汲水灌田的老式農具。比如,在沒有現代工具以前,僅憑雙手“薅”田間雜草,把割稻谷的鐮刀稱為“鐮锲”。再次,表現在農村家庭生活上。甯德人以大米為主食,舊時“大家發”家庭,常以飯甑蒸飯,以供三餐享用。現在已不多見,隻有在農村人家操辦婚嫁喜慶的場合,才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甑撈飯。但是,誰也不會意識到吃這樣的甑撈飯,要經曆複雜精細的工序和需要繁多的工具。本地俗話說“一升米落鼎,十樣家俬”,是這個道理。其實細數起來,何止十二樣:谷砻、風㭠、舂臼、簸箕、篾簟、米䇭、籮筐、米篩、糠篩、升鬥、鐵鼎、飯甑、鼎鏟、笊籬、竹筅、鲎桸、火鉗,等等。還有舊社會南方農村隆冬歲月,天氣嚴寒,常用的取暖工具“火籠”,其内核是陶缽或鐵缽盛碳火,本地多用陶缽,缽又置于有提把之竹或木籠中,以便攜帶。明·馮夢龍《壽甯待志·風俗》:“冬日貧兒赤腳披麻,褲不掩膝,而手必提竹爐烘火。嘗聞閩人手寒,吳人足寒,陝人頭寒,北人腰寒,說或有據。”其中的炭多用“橂炭”,呈烏黑色,質地硬而耐燒,即是《賣炭翁》中所描述“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碾冰轍”之炭,有别于木材燃燒後自然熄滅的木炭。舊時冬季閩東山區多有鄉民燒炭售于街市,今已少見。

與山區相比,海邊群衆多從事漁業生産,過灘涉海的工具是必要的勞作手段。在灘塗上僅靠雙腳走路會寸步難行,舊時漁民發明了一種運輸工具,類似今天的“橇”,以整塊粗木或數塊木料制成,于灘塗推送貨物。近海沿江漁民載物僅靠槳劃的舢闆,稱為“扒舴囝”。然而,在過大江大海甚至遠洋捕撈時,則要用上“山東船”“機帆船”。船舶靠岸稱為“艐”。靠岸時,連接堤岸與船舶的簡易搭闆,俗呼“艞闆”。木船用久了,船底長滿“蛎”和“浞”,就要“焅燃船”,即用火烤幹船的底闆,使船變得輕飄,行進得快。本地有熟語“焅燃船,刮刷鼎”,指的是烤然船底,刮光鍋底。用以形容現做現見,成效明顯。

鐘逢幫先生是甯德方言本地籍方言專家。甯德六都人,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又在廣西大學中文系讀了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方言學。他畢業後分配在政府工作,但沒有就此告别自己學有專長的漢語方言學,仍然在工作之餘繼續研究。鐘先生在2007年出版了《甯德方言熟語歌謠》一書,深受讀者歡迎。接着又花數年時間,編著了這部《甯德方言常用詞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