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審的時候會計師事務所會招聘大量的實習生,2018年寒假期間我有幸進入到國内的一個八大所去實習,實習期大概4個月左右,跟進了兩個年審項目,徹底體驗了一把996的工作模式,最大的感受就是我隻是「數字的搬運工」和「拍照機器」,這和審計工作的性質有很大關系,審計一定要留下痕迹和證據,保持專業和嚴謹的态度,每一項結論都要有依據。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方式是項目制,一般由項目經理帶着組長和幾名員工組成一個小組,進入到項目公司也就是審計現場去審計。
第一次接觸審計工作的我既激動又忐忑,這對于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不知道自己能否适應這種節奏快、壓力大的工作。在實習期間,不得不說自己的Excel水平确實長進了不少,運用Excel處理大量數據時,能讓工作效率瞬間提升,在平時我們可以注重自己“工具人身份”的養成,善用工具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遇到不會的公式時現學現用,磨刀不誤砍柴工。然而實習期間發生的一些事情,讓我覺得這并不是一次很好的實習體驗,通過這次經曆也讓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人才培養
就拿我實習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說(不代表其他所的情況),該所在招聘實習生時隻是通過電話簡單溝通時間是否合适的問題,沒有任何對專業知識的面試或考核,隻要時間合适就OK。這樣确實可以保證在最快的時間内招滿所需要的實習生,但他們卻忽略了這一點,實習生其實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後備力量,如果隻是按照時間合适與否的标準來招聘,而不管實習生和崗位的契合度和專業素質,那如何保證事務所對後續人才的選拔和培養質量。如果事務所隻是抱着“用完即走”的态度來對待實習生(目前确實有這種趨勢),短期來看是節省了招聘成本和緩解了年審時需要苦勞力的壓力,但長期來看則是大大增加了公司人才培養的成本,尤其不利于公司儲備人才後備力量。人力成本是一個公司的可變成本,不同的對待方式就會産生不同的結果,如果公司創造了一種積極正向、并且重視新興力量的氛圍,那麼至少在實習生的心中就會覺得非常溫暖,有一種被重視被需要的感覺,而這是實習生在初入職場時最需要的力量。
人文關懷
在職場中遇到和自己氣場不和的人的情況非常常見,即使是實習生也逃不過此魔咒。我在事務所實習時真是充分體驗了這種“酸爽”,其實令我感到不快樂的并不是工作時間長、壓力大(本來就是抱着學習的姿态來的),而是沒有被平等對待,沒有感受到被尊重,有的隻是對一個實習生呼來喝去的态度,把實習生隻當做“拿外賣、搬憑證、寄快遞”的機器人,還有什麼比這更紮心的嗎?項目經理跟項目時,彼此之間都客客氣氣;項目經理不在時,那種所謂的“人性的惡”就暴露了出來,更可氣的是當出現欺壓實習生的情況時,組長不會為了實習生而說句公道話,這就是在變相縱容審計助理的行為,隻因審計助理對項目的貢獻更大,而實習生就是他們眼中“可有可無”的人,可大家不都是從實習生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嗎?當組長可不止是把項目完成這麼簡單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會管理,這樣才能走的更加長遠,否則隻會淪為「一個隻會審計的審計工具」。在這種以項目結果為導向的項目組,讓我感受不到一點點的人文關懷,又怎麼能讓實習生放心的将事務所作為職業生涯的開端呢?往小了說是對整個項目組的不看好,而放大來看就是對審計這份工作的失望。這讓我也在思考缺少人文關懷是不是也是事務所離職率高的一個原因呢?通過實習我們可能還是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但會明确自己不想幹什麼,我們總是在排除項後選擇了一個比較滿意的選項。
當然了我遇到的情況隻是個例,我不想因為這篇文章而讓大家對事務所産生不好的看法,隻是想單純的分享一下自己在實習後的感悟,好的壞的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個人所在的項目組和遇到的人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就像幸運盲盒一樣,在沒有打開的那一瞬間,你不知道自己會有怎樣的奇遇,每一件事都是經曆,每一件事都值得被銘記。
大家在職場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奇葩的事情,比如被同事擠兌、被領導欺壓、莫名背鍋。大家是怎麼面對職場暴力的?你的三言兩語對職場小白來說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意義,期待前輩們的留言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