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綠聯科技市值

綠聯科技市值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3 11:00:32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在其《價值》一書中曾寫道:“要幫助制造業更好更快地實現轉型升級,真正的在産業中提升數字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幫助制造業占據價值鍊的最高端。”

高瓴如何選擇制造業的投資對象?如何扶持制造業企業發展?一直都是投資者熱議的話題之一。

入股公牛集團(603195.SH),成功上市并獲得豐厚利潤後,高瓴資本再次作出了類似操作——一年前高瓴入股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綠聯科技”),持股比例近10%,目前該公司正沖刺創業闆上市,保薦人為華泰證券。

盡管有高瓴加持,綠聯科技在跟京東集團-SW(09618.HK)等電商平台博弈當中并不占優勢,綠聯科技向電商平台等渠道需要支付大量推廣費和平台服務費。

高瓴一年前入股

跟公牛集團一樣,綠聯科技也是擁有自己品牌的企業,跟其他消費電子、家電産業鍊的供應商拟上市公司很不同。

綠聯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公司是全球科技消費電子知名品牌企業,主要從事3C消費電子産品的研發、設計、生産及銷售,緻力于為用戶提供全方位數碼解決方案,産品主要涵蓋傳輸類、音視頻類、充電類、移動周邊類、存儲類五大系列。依托“UGREEN綠聯”品牌布局境内外市場,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實現在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銷售。公司戰略布局線上銷售平台,實現了天貓、京東、亞馬遜、速賣通、Shopee、Lazada等國内外主流電商平台的覆蓋。

高瓴旗下的珠海高瓴錫恒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9.37%,是綠聯科技第四大股東。

高瓴錫恒在2021年5月份通過受讓張清森、陳俊靈持有的綠聯有限(綠聯科技前身)5.55%的股權的方式成為綠聯有限的股東。6月份高瓴錫恒以2.5億元認購綠聯科技新增的1111.34萬股。

“公司同行業公司主要包括Belkin、安克創新(300866.SZ)、公牛集團(603195.SH)、海能實業(300787.SZ)、品勝電子等公司”,綠聯科技表示。

青睐綠聯科技、公牛集團這一類公司,到底張磊有着什麼樣的投資邏輯?高瓴資本又如何扶持這種品牌制造新興企業?

“實現客戶拉動的生産方式,”在張磊所寫的《價值》當中透露了一定的信息:“高瓴在投資公牛集團之後,積極推動其生産和管理環節的升級再造,力求降本增效提速,實現符合中國生産實踐的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負責的是從客戶需求的輸入到客戶需求被滿足的完整流程,包括了客戶識别、價值分析、研發設計、制造生産、物流支付、售後服務全過程。”張磊表示,高瓴的精益管理團隊與公牛研發團隊一起,通過對某産品研發環節的精益改善,最終整合減少了16個零件,每個插座的成本降低7元多。

員工持股也是高瓴入股後的綠聯科技發生的主要變化之一。

2021年6月,作為員工持股平台的和順二号、和順三号、和順四号通過增資方式成為綠聯科技股東。2022年3月,公司通過綠聯咨詢的非自然人合夥人和順五号、和順六号、和順七号、和順八号作為員工持股平台實施了股權激勵。

綠聯科技市值(綠聯科技沖刺創業闆)1

銷售遭遇強勢互聯網平台

“以經銷模式為主,營業收入中大部分為通過經銷商模式實現的銷售”——盡管年報中如此披露,但在銷售端實際來看,依賴互聯網巨頭的綠聯科技議價并不占優勢,綠聯科技向電商平台等渠道支付的推廣費和平台服務費,甚至還遠高于自身的淨利潤。

綠聯科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綠聯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别為20.45億元、27.38億元和34.46億元,呈上升之勢。不過,綠聯科技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則從2020年2.98億元下降到2.97億元。雖然淨利下滑幅度較小,但相對快速增長的收入,很明顯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綠聯科技市值(綠聯科技沖刺創業闆)2

強勢的互聯網平台,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都是綠聯科技所要面對的挑戰。

綠聯科技第一大客戶是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貢獻營業收入比例為16.34%。綠聯科技表示,跟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簽訂的合同内容,包括“發行人在京東開設店鋪向消費者銷售産品,并使用京東平台的各項服務”、“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向發行人采購産品”等。

德邦證券分析師趙偉博表示,對于數碼品類,京東是通過長久的品牌合作關系以及規模采購壓低采購價,因而規模越大議價權越強,反過來将利潤空間釋放給消費者,擴大市場份額,因此規模優勢是京東數碼的核心競争力。

也有家電企業高管向第一财經記者表示,京東這類的毛利率大緻在10%到20%之間,根據不同的合作方毛利率合作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有鎖定毛利率協議,保證京東的利潤率;如果合作方是小品牌,那麼京東約定能夠獲得的鎖定保證毛利率會更高一些,但對大品牌供應商京東自身的鎖定毛利率就較低,更多會讓利給供應商。總的來說小型供應商跟電商平台的議價會更弱勢。

綠聯科技也在招股書中提示了風險,“若線上電商平台收取的平台服務費等費用标準發生大幅上漲,将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2019年至2021年期間,綠聯科技通過線上電商平台實現的收入分别為16.83億元、22.5億元和26.87億元;線上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别為82.41%、82.35%和78.14%。互聯網平台服務費包括銷售傭金、服務費、倉儲費用等,過去三年,綠聯科技支付的平台服務費分别為1.28億元、1.91億元和2.34億元。另外,支付的推廣費分别為1.42億元、1.81億元和2.08億元。

報告期内,平台服務費占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别為20.97%、42.31%和40.09%。綠聯科技解釋,公司通過入駐亞馬遜、天貓、京東等電商平台開展線上B2C業務,此類電商平台對賣家賬戶于平台上銷售商品會收取一定的平台服務費用,主要為平台傭金、平台使用費及其他費用,随着公司線上B2C模式銷售收入的不斷增長,銷售平台費用也随之增加。推廣費占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别為23.16%、39.96%和35.64%。公司推廣費主要系線上平台推廣服務費、媒體推廣費及營銷推廣費用。

關于原材料漲價,綠聯科技表示,近年來,受國家供給側改革的影響,疊加新冠疫情的爆發等因素,消費電子行業上遊的線材、五金、芯片等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将導緻消費電子産品成本的增加,從而導緻消費電子産品價格上漲,可能減弱消費者對消費電子産品的需求以及疊代換新的欲望,進而影響到行業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綠聯科技市值(綠聯科技沖刺創業闆)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