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南陽的知名度非常高。南陽是河南的面積大市,河南省有18個地級行政區(含省直轄的濟源),面積約16.7萬平方公裡,南陽一市就有約2.65萬平方公裡。南陽又是河南著名的農業大市,類似于安徽阜陽,南陽盆地水資源豐富,平原面積大,有人将南陽稱為中州糧倉。
南陽還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城市。南陽早在春秋就是申伯之地,曾屬于秦國、楚國和韓國,秦國最終在此置南陽郡。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出生地是在今湖北省襄陽市代管的棗陽(時稱蔡陽)市,但在漢朝時蔡陽縣隸屬于荊州南陽郡。劉秀一直也把自己當成南陽人,南陽在東漢,就相當于徐州(劉邦)在西漢,鳳陽(朱元璋)在明朝,貨真價實的帝鄉。很多人對南陽的印象可能就止于此了,忽略了南陽特殊的地理位置,無論是在曆史還是現在。
南陽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北以伏牛山為界接三門峽市和洛陽市,東北接平頂山市,東接駐馬店市和信陽市,南接湖北省随州市、襄陽市、十堰市,西北與陝西省商洛市接壤。如果我們把視野擴大,在中國地圖上看南陽,會發現和江蘇省徐州市非常相似。
徐州界于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但更重要的是,徐州卡在我國兩大中心城市的中間位置,就是國家中心首都與經濟中心上海。南陽在這一點上也是如此,至少曆史上如此。我國曆史上有四大古都的說法,即西安(長安)、洛陽、北京、南京。
在元朝之前,統一王朝(含北方大型大朝)的國都要麼在西安,要麼在洛陽,或者是洛陽以東的開封。不算一盤散沙的東周定都洛陽,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孝文帝以後皆定都于洛陽,隋唐兩個大帝國都把洛陽當成國都,地位之高絲毫不遜于長安。
再說襄陽。襄陽同樣是曆史名城,而且還是曆史上最重要的兵家必争地之一。襄陽所在的荊襄區域,東接以南京(南宋杭州)為中心的江東地區,西接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巴蜀區域,南接武漢、湖南、江西,再往南就是兩廣,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撐了一百多年的南宋之所以亡于元朝,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襄陽失守,如一條蛇被人扼住腰部,可斬其頭,可斬其尾。而南陽,恰恰卡在洛陽與襄陽之間。
當大型王朝的統治中心在洛陽時,南陽就成了洛陽在南線的重要戰略門戶。東漢時,經濟中心雖然依然在洛陽所在的黃河流域,但東漢對南線的荊州非常重視,畢竟荊州東可往揚州(省級),西可往益州(今四川等地)。東漢要控制荊州,自然要重視洛陽與南郡(湖北荊州)之間的南陽。而如果天下鼎峙,南方與北方的交界線一般都在淮河——秦嶺一線,南陽又正好卡在這條南北分界線的中心點附近,還恰好在秦嶺與淮河的交彙點附近。
拿三國舉個例子。公元217年是劉備勢力最盛之時。這一年,(三顧茅房之後)起家于荊州的劉備在控制西川之後,又拿下了曹操剛奪下不久的戰略重鎮漢中。漢中位于秦嶺南線,自古以來就是從關中入西川的門戶。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漢中從相當意義上講,還是洛陽的門戶。漢水谷地夾漢水,形成狹長地帶,而漢水谷地的東頭,是現在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地區,東漢三國時稱上庸郡。劉備拿下漢中之後,派養子劉封和孟達攻上庸。曹魏(雖沒正大建立,但實際上是)的上庸太守申耽舉城投降,這下幾乎要了曹操的半條命。
蜀軍控制上庸,曹魏在南線的兩大重鎮受到威脅。上庸以東不遠就是襄陽,而襄陽正南是蜀漢關羽掌控下的荊州,堪稱是雙重威脅。而上庸以東就是幾乎無險可守的南陽盆地,因為南陽以西的山區皆在蜀軍控制之下。
不過,真正出兵進攻曹魏的不是蜀漢本部,而是荊州關羽,目标是襄陽——南陽——洛陽。關羽要攻洛陽,自然要先攻襄陽,但這裡還有一種可能。如果關羽以荊州兵東防吳主孫權,而蜀漢之兵沿着漢水谷地向東進至上庸,再出山地攻平原地區的南陽。如果南陽落入劉備之手,蜀軍就可一路在平原地帶橫行,出方城、平頂山、汝州、伊川,洛陽就在眼前!
以劉備枭雄之姿,他不會不考慮到這一點,之所以沒這麼做。主要原因應該是他立足蜀地未穩,如果舉蜀之力伐魏,蜀人豈能願意當他的炮灰?再者,漢中之民被曹操悉數内遷,漢中隻是空城,大量蜀軍經艱難之蜀道北上漢中,無民可以養蜀軍,糧草供應困難,是很難達到攻下南陽之目的的。
南北對峙時,襄陽是南朝在中線最重要的戰略中樞,南朝不說北伐了,就是守住襄陽,首先也要守住南陽。南齊内政混亂,北魏孝文帝南征攻下南陽,給南朝控制的襄陽制造了巨大的戰略壓力。古人說北魏得南陽,(南朝)襄陽之屏藩,日漸毀壞。即使南朝控制住襄陽,為了防止(南陽為北朝軍控制後)給襄陽帶來的壓力,其物資消耗不知凡幾。
圖-俯瞰南陽市
襄陽和南陽這兩座曆史名城,在戰略意義上偏重不同。襄陽更偏重于守南朝,南陽更偏重于伐北朝。這個也很好理解,畢竟襄陽偏南,距離南朝中線的江陵、武漢更近。南陽偏北,距離洛陽、開封更近。對北方王朝來說,一旦南陽失守,幾乎就是大門洞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