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機哥是聽着《孤勇者》寫完的。
原因沒别的,就因為這首歌,實在太上頭。。
一開始,機哥其實沒啥強烈感覺。
對《孤勇者》最初的印象,是《英雄聯盟》為它家動畫去年推出中文主題曲。
當時聽完就算了,也沒細想。但憑着機哥多年聽歌經驗,這首歌肯定火。
果然,歌曲推出後,有段時間成為短視頻熱門配樂。
那會兒刷過短視頻的盆友們,懂的都懂。
而機哥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大半年後的今天,《孤勇者》餘熱并未消散,還成了除遊戲玩家外,另一個群體的心頭愛。
在座機友要是有小孩的話,也許你們會聽到孩子開始唱這首歌。
網上流傳的一份兒童表演節目單裡,30個孩子有28個都準備表演《孤勇者》。
段子不知真假,但《孤勇者》在小孩子之間爆火程度,遠超機哥想象。
看圖中網友笑得那麼大聲,就知道孩子們唱起《孤勇者》來,如同進入忘我之境。
「我弟說他們班同學聽到孤勇者,都像瘋了一樣。」
孩子們對這首歌,究竟熟悉到什麼程度啦?
有些父母就愛逗孩子玩,當他們睡眼惺忪的時候,在耳邊放《孤勇者》。
不僅沒有引起小孩起床氣,反而孩子還會跟唱。
要是當年我學英語單詞有這股子勁頭,說不定都成雙語神童啦。。
《孤勇者》能叫醒多少個沉睡的孩子,取決于在哪裡播放它。
要是在幼兒園午休後播,那場面,可太壯觀了。
孩子們不僅解決了起床困難問題,還齊刷刷合唱。小小年紀,就已經體會到班級凝聚力的感覺。
這首歌的妙用,遠不止起床鈴那麼簡單。
甚至,有機智網友反向利用《孤勇者》神奇作用,專治熊孩子們。
在火車上孩子們吵鬧?隻需播放《孤勇者》,皮猴兒都能瞬間安靜。
随着《孤勇者》在小孩群體間的爆火,不少原來對這首歌無感的網友,都撐不住,開始不由自主哼唱起來。
機哥倒是不煩這首歌啦,但我也随時能哼出來就是了。
但是,機哥要說但是咯。
雖然我不反感《孤勇者》,但有必要提醒的是,有種跟《孤勇者》有關的網絡現象,值得大家思考下。
因為這首歌是現在孩子們最喜歡的歌曲之一嘛,于是網上傳出種「對暗号」玩法。
還迅速登上抖音熱榜,2500多萬人看過。
具體是走在路上,迎面走來些不認識的小孩,博主突然唱起《孤勇者》,就會有小孩轉過頭來,跟着一起唱。
機哥看到最有創意的對暗号視頻,莫過于有位博主在小區裡唱《孤勇者》,收到了來自孩子們的「改編版」。
全靠暑假作業,給了孩子們改編靈感。。
在諸如此類的「對暗号」視頻中,孩子們應該隻是本能反應,特别是不社恐的小孩,聽到熟悉的歌,還會激動地跟唱歌的人擊掌。
即使,對面是個大人,陌生的大人。
還有的博主,竟然在圖書館裡唱這首歌,也是為了跟孩子對上暗号,并且拍視頻。
emmmm,這就有點過分了,說好的圖書館要保持安靜呢?
玩梗歸玩梗,還是不要打擾正常秩序吧。
哎,希望跟風去拍類似視頻的現象,能少些,再少些吧。
其實小學生們也不是完全不懂你大人的心思,已經有小孩,懂得「反套路」了。
看看,最後小醜到底是誰吧。
玩梗也好,跟風也罷。《孤勇者》在小孩群體中爆火現象,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機哥想掰扯掰扯,為什麼是《孤勇者》,為什麼是孩子們選擇了《孤勇者》。
首先這首歌本身,buff就已經很滿了。
有E神加持,他的國民度、粉絲數量有目共睹,影響力杠杠的。
再說了,《孤勇者》這首歌詞曲都很棒,可延展性非常強。
它在小學生群體中火起來之前,早就在B站被惡搞過一輪了。
B站很多UP主都改編過這首歌,播放量都幾十萬幾百萬的。
主要玩法是,把這首歌的歌詞套進不同的流行歌曲調中,首首都是爆款。
說到底,玩法這麼多,還是因為這首歌本身就夠火了。
再來說它為什麼會在年輕人,以及更年輕的小孩子們中火起來,那就不得不提另一個因素,「遊戲主題曲」。
好像帶有遊戲主題曲背景的歌,都挺容易成為孩子們心頭好的。
《孤勇者》之前,《逆戰》早就是00後的戰歌了,它也是遊戲主題曲來着。
掰扯那麼多,究竟孩子們為什麼喜歡這首歌,還得去問他們本身。
武漢有所小學問過孩子們這問題。原來,孩子們覺得這首歌描繪了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職業,還有自己的媽媽。
也許,《孤勇者》的歌詞,成為孩子們心中,對具體社會職業樸素認知的最好總結。
在孩子們眼中,各種職業的人們都是勤勞的,付出勞動後都是勇敢的。赤子之心,不過如此。
基于這種可愛樸素的認知,《孤勇者》切切實實地成為孩子們内心的能量來源。
就在昨天,一個8歲孩子腿部要動手術,别提多緊張了。
醫生為了緩解他的情緒,輕輕哼唱起《孤勇者》。
術後小孩形容道,「我心裡就有了一股洪荒之力」。
歌曲帶給人的力量,永遠是那麼治愈。
機哥不禁想起《孤勇者》的作詞者唐恬,她本身也是位了不起的抗癌鬥士。
她說:「孩子們喜歡這首歌,是因為他們不約而同地感受到了一股奮鬥、拼搏的力量。」
用心感受這股正能量,不比網上跟風拍「對暗号」視頻要來得有意義?
聊到這,《孤勇者》為什麼受孩子們歡迎,相信大夥多多少少有了答案。
但知乎老哥們實在調皮,來了個神回答:
這個神回複,瞬間引起機哥無數回憶。
05後都在唱《孤勇者》,00後曾經唱《逆戰》。各個年代的孩子們,其實都有屬于自己那首合唱曲目。
像90後,好多人都在學校一起唱過《隐形的翅膀》。
還有《感恩的心》,會學手語舞。
時間線再往前拉,《海闊天空》是多少人曾經的青春主題曲啊。
而80後們,成長途中必然會流淌過《星星點燈》的旋律。
還有一些歌,會在我們成長的特定時期及時出現。
比如很多同學在高考前,會一起唱《紅日》。
被「命運就算颠沛流離,命運就算曲折離奇」的歌詞深深鼓舞後,大家考完試,來到畢業依依惜别時。
又會來一首《北京東路的日子》,聊以慰藉告别青澀的疼痛。
「一樓到四樓的距離,原來隻有三年」
每個人從孩童時期,到青春年少,也不過三年三年又三年。
當然了,除了單獨爆紅的神曲,還有很多一直長青的歌手、經典的旋律,會留在每個人成長旅途上。
舉個栗子,機哥現在還天天聽周傑倫,影響到家裡後輩小孩子們也會聽。
然後,我看到有位網友感歎:
恍然大悟有沒有。
近年網絡發達,似乎淡化了很多時間變遷的痕迹。但每代人經曆的互聯網文化現象,又有着無比鮮明的區分。
今天是《孤勇者》,明天又是哪首神曲呢?
機哥期待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