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表示深情而孤獨終老的的成語

表示深情而孤獨終老的的成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0:19:00

表示深情而孤獨終老的的成語(成語日曆10月28日)1

成語詳解丨林寒澗肅

讀音:lín hán jiàn sù

出處: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釋義:指秋冬間林木凋零、澗水枯落的景象。

字裡字外

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常與“蕭蕭”、“瑟瑟”、“寂”、“寥”等字義相伴,給人以凄風苦雨,滿目蒼痍之感。比如“望秋先零”、“秋風氣肅”、“春生秋殺”、“寒蟬凄切”,比如今天的“林寒澗肅”。

自古以來,無數騷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積着濃濃的悲秋情結。

表示深情而孤獨終老的的成語(成語日曆10月28日)2

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秋天是一幅“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荒涼而充滿寒意的圖景。

宋玉在《九辯》中流露“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悲慨,可以說開啟了文人悲秋的先河。

曹丕在《燕歌行》裡詠道:“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雁辭歸雁南翔”,直追宋玉。

杜甫在《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抒發了詩人傷時憂國、老病孤獨、壯志難酬的複雜感情。

柳永在“蕭蕭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的涼意中,同樣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令人傷心的慘淡秋景,抒發了悲秋之歎。

被譽為“秋思之祖”的馬緻遠在《天淨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極凝煉地勾勒出一個天涯遊子在秋日黃昏中茫然、孤獨、疲憊、感傷、無奈的情态。

表示深情而孤獨終老的的成語(成語日曆10月28日)3

為什麼“秋”偏偏與“悲情”相關聯?

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篇》中列舉了許多賦秋的例子,解釋古人逢秋言悲的道理。認為“節物本‘好’而人自‘惆怅’,風景因心境而改觀耳。”又說“物逐情移,境由心造,苟衷腸無悶,高秋爽氣遽敗興喪氣哉?”并進而言之“以人當秋,則感其事更深,亦人當其事而悲秋逾甚。”

亦有科學研究稱,這種普遍的悲秋情緒很可能反映的是人們普遍存在的季節性情緒波動。季節的變化會導緻人們相應的情緒波動。秋冬之交,環境、氣溫及生活規律的改變讓人産生的一種抑郁的傾向。這種傾向在其他季節相對較輕,但是在特定的季節特别是秋冬之交比較突出,因此,也有把它叫做秋冬抑郁症。不過,随着空調、暖氣的普及,以及日益加速的生活節奏,估計有時間“愛上高樓,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悲秋客越來越少了吧。

圖 / 小林光徑

文 / 小白

表示深情而孤獨終老的的成語(成語日曆10月28日)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