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什麼叫語言本體論

什麼叫語言本體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2 13:49:24

什麼叫語言本體論?本體論是西方研究事物根本性問題,探究世界的本源或基質的哲學理論從廣義說,它指一切實在的最終本性,這種本性需要通過認識論而得到認識,因而研究一切實在最終本性為本體論,從狹義說,又有宇宙的起源與結構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因此前者為宇宙論,後者為本體論,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什麼叫語言本體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什麼叫語言本體論(什麼是本體論)1

什麼叫語言本體論

本體論是西方研究事物根本性問題,探究世界的本源或基質的哲學理論。從廣義說,它指一切實在的最終本性,這種本性需要通過認識論而得到認識,因而研究一切實在最終本性為本體論,從狹義說,又有宇宙的起源與結構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因此前者為宇宙論,後者為本體論。

最早,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說,世界的本源是水,泰勒斯認為,大地是漂浮在水上的,水是萬物的起源,作用于萬物。這個觀點我們現在看來雖不值一駁,但卻開啟了本體論研究序幕,他是第一個提出“萬物起源是什麼”的人,開始用理性和思考來認識這個世界,而不是靠神學,因此被稱為哲學第一人。

赫拉克利特說:世界的本源是火。他認為:萬物都處于流變狀态,唯有火是永恒,火毀滅萬物,萬物又從火來。火轉化為萬物,萬物又轉化為火.當火完成了向萬物的轉化,火的形态已經熄滅,取而代之的是氣,水,土的形态.然而,出于火的本性卻是永恒不變的,仍然支配着氣,水,土之間的轉化。毀滅萬物的火,隻不過是使萬物變形而已,原素可以重新結合起來,物質世界中的一切變化僅僅是原素的重新排列而已,一切物質都是流變的,唯有火是永恒的。他的永恒流變學說影響了後期的科學家,在物理學領域中,人們發現了電子和質子。

畢達哥拉斯說世界的本源是“數”,“數”本源說思想來源于畢達哥拉斯對數學和諧音學的研究,他發現音律的高低取決于弦的粗細和長短,因此他認為一切事物的性質變化都是所包含的“數”所決定的,“數”不但有量的多寡,也有幾何形狀,數量和幾何形狀也決定着一切自然物體的形式,“數”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畢達哥拉斯認為數“1”是最原始的數,它既不是奇數也不是偶數;1 1生成2,2是偶數,2 1生成3,3是奇數,不斷的生成和變化可以生成無數個性質的數。再例如:畢達哥拉認為數“1”作為一個原始的物理點,無數個點可以構成一條具體的線,無數條線構成一個面,無數個面再構成了一個體,無數個體再構成自然世界萬事萬物。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支配着世界,數包含着萬物的“實質”,數才是萬物的始基。

“數”是一種抽象的、非物質的、不可感官的概念模型,畢達哥拉斯學派把“數”和具體的事物剝裂開來,抽掉了事物的物質基礎,使“數”成了先于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标志着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具體的、形象的東西來解釋世界的産生、存在和變化,可以說畢達哥拉斯學派是古希臘最早的唯心主義。他的“數”本源思想也為柏拉圖的“理念”本源說奠定了基礎。畢達哥拉斯不僅是哲學家也是數學家,幾何學方法對哲學和科學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從康德到柏拉圖,大部分的哲學家都從中受益,他的數學公式和幾何原理延用今日。

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畢達哥拉斯的“數”,柏拉圖的“理念”講的都是本體論。而班門尼德提出存在的“存在”為本體論奠定了基礎。

巴門尼德的“存在”更加抽象化,比較晦澀難懂,對巴門尼德“存在”概念的理解,首先涉及到語言學方面的問題,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本體論探讨的就是“是”的問題,什麼是什麼的問題,是對“是”這個系詞最根本的探讨,比如:世界是什麼,人是什麼,生命是什麼,愛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最本質的探讨。

班門尼德發現,如果我們對主詞一無所知,那麼他的所有規定性都來源于他的謂詞,比如:世界是什麼?我們對主詞(世界)一無所知,不知道世界到底是什麼構成的,那麼世界可以是泰勒斯的水,也可以是赫拉克利特的火,也可以是畢達哥拉斯的“數”,也可以是柏拉圖的“理念”,我們不知道世界是什麼,于是班門尼德開啟了他關于本源的論證:

第一,既然是本源,那麼世界本源不生不滅。如果世界本源是被誰創造的,那麼就不是本源,背後的創造者才是本源,所以本源不是被誰所生。如果世界本源是可以消亡的,它就是一個“無”,一個虛空,我們無法把握一個滅亡不存在的“東西”,所以本源不滅。

第二,世界的本源隻有“一”,如果世界的本源有“二”,那麼這個二必然有一個更高的最終來源,二必然是派生的,隻有一才能是本源,所以世界存在一個絕對的最高本體不可再追溯,如果沒有絕對的最高本體,我們就沒有完成追溯,所以最高本體永恒存在。

巴門尼德的邏輯論證,開啟了人類對本體論的千年追尋,本體既然是恒定的、抽象的、超越經驗,所以本體隻能用邏輯的方式探讨,而無法通過經驗探讨,于是就誕生了邏輯學。

随後,亞裡士多德進一步闡釋了本體論,亞裡士多德在研究文獻的時候認識到人們描述事物時,事物具有偶然屬性和本質屬性。

比如:小明是學生,這句話是對小明的描述,但學生隻是小明的偶然屬性,等她畢業了就不是學生,這并不能揭示小明的本質,為了找到本質,還需要繼續往下追尋,比如我們定義小明是男孩,那麼你需要對男孩進行再定義,男孩是有男性器官的人,人是靈長類,靈長類是動物,動物是有機體,由此一直往上追溯,世界所有的定義都會追溯到一個終極的問題即存在-being。

到“存在”為止,“存在”沒有更高的屬性去描述它,存在也無法被分類,這種一直不斷追溯到“存在”為止的學問就是-形而上學,形而上學是追溯本源的學問,它一直延續到一個終極問題,那就是本體-“存在”,到存在為止,所有的問題無法再追究。

在古希臘哲學中,各派哲學家力圖把世界的存在歸結為某種物質的、精神的實體或某個抽象原則。巴門尼德提出了唯一不變的本原-“存在”,使關于“存在”的研究成為這一時期的主題。“存在”思想是巴門尼德哲學的基本範疇。他把“存在”規定為具有“不生不滅”、“永恒不變”、“獨一無二”、“完整不可分”等特性。

在巴門尼德看來,存在是永恒的、唯一的、不動的。巴門尼德用“存在”這個更靈活、更抽象、擺脫了更多感性規定的範疇來代替“始基”範疇,“存在”比“始基”還要“始基”。班門尼德的形而上學論證形式和“存在”論的出現是本體論中的一個偉大轉折和質的飛躍,他還在更高的層次上提出了存在與非存在、一與多、思維與存在、動與靜、感性與理性等十分重要的哲學思想,對後來的哲學發展産生了很大影響,黑格爾曾稱其為真正的哲學史的開端。

本體論是西方哲學最核心的課題,是西方哲學千年以來争論不休的主題。它非常艱澀拗口,晦澀難懂。從古希臘到經院哲學再到近代哲學,不同流派、不同時代的哲學家都做了自己的見解,是一個繁雜宏大的理論體系。這裡,我們隻是淺薄的闡釋一下本體論。

本體論有什麼意義呢?本體論嘗試追尋事物的終極本源,用邏輯推導的方式研究事物的背後原因,他抛棄了事物的偶然屬性,抽象出事物的必然屬性、抛棄流變性、找到永恒性,這種思維方式是近代科學的基礎。我們普通人不必糾結各派的哲學主張,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哲學的思辨過程,理論的開創性,推理的嚴謹性、邏輯的自洽性,這遠比哲學主張重要。

在如今信息繁雜的時代,雞湯、謠言、成功學、陰謀論的灌溉下充斥着各種各樣的僞信息,往往我們聽到的隻是一個觀點,而不是事實,我們看見的隻是一個視角,而不是真相,很多人沒有形成自己系統而深入的思考,僅僅隻把碎片化的經驗和淺薄的認知,當做人生的指南針。我們需要提升知識廣度與思維深度,用本體論和批判性思維,用邏輯的方法論去一層層撥開迷霧,透過繁雜的現象去洞察事物的本質,一步步接近真相,這樣才能不被無知所束縛,不被謊言所蒙蔽,不被偏見所定義。

在笛卡爾之前,古希臘哲學重在本體論,從笛卡爾近代哲學開始,開始轉向認識論,關于認識論,我們下期再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