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螞哥,這裡是培養美感的專欄,希望通過我的視頻可以提高你對生活中美的感知,這期我們來聊聊質感之美。
我們在設計中經常聽到肌理或質感這些詞。他們為設計帶來了除去視覺以外的細節。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質感之美。
其實質感就是肌理,在西文中是texture的翻譯。我覺得質感要比肌理更容易理解。但質感相較于視覺是一個更複雜的概念,在視覺世界中光線的明暗,色彩的變化,景物的動靜都直接訴諸眼睛。當然質感也不例外,但質感卻不根源于視覺,它來源于觸覺。
我們的手指的神經接觸物質表面所得到的感覺就是觸覺。這種感覺與眼睛是不相幹的,但是當我們用手去觸摸的時候,眼睛也在同時看到這個動作,觀察這個物質,因此産生了聯動的作用。這是因為眼睛是高功能全方位的器官,而觸覺本身很難達到了解環境的目的,經由觸覺得到的情報傳到大腦,與視覺得到的訊息相彙合,才産生決策性的功能。因此觸覺是一種經驗,經由視覺傳向大腦而變成了視覺經驗。
粗細,軟硬及溫度是觸覺得到的直接訊息,對于一件我們從來沒見過的東西,第一個行動就動手觸摸,這是因為大腦希望我們增加新的經驗記錄,一旦熟悉了我們便不想摸了,因為大腦可以間接的通過視覺來做出判斷,也就是以眼待手。
所以你會發現小孩子在到處亂看的同時,也會用手去摸去抓。他是在用視覺跟觸覺的綜合經驗形成對事物的認知。
所以我們對于質感的感覺是綜合了視覺和觸覺的經驗。那既然是一個綜合的感覺,比較抽象,我們應該怎麼通過質感來欣賞美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還是要從周圍我們能看得見摸得着的生活日用品着手。
你要知道質感這個詞就是伸手摸料子而來的,英文中的textile指的是織物,就是使用纖維編織出來的料子,所以texture才意味着質地。這裡除了材料有别之外,還有編織方式的分别。
你看我們到店裡看到一塊兒料子,首先是被色彩和花紋所吸引,與此同時我們就想伸手去觸摸。如果不摸,交易是不可能達成的,因為手感的觸碰會讓我們感知布料的粗糙,柔軟以及它的編制方式。
讓我們回到中國的文化語境下,總體來說中國文化在質感的發展上其實有點過于極端化,從而喪失了對于質感之美的敏感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國文化曆來就是重視視覺的文化,因為我們有意躲避視覺美感,以免堕落的緣故,古人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之說,就是要避免為美之豔麗所獲,一般來說,觸覺的美感是清淡的,不會造成情緒上的激動而影響行為。
質感之美在中國的例子除了布料,其實就是玉文化,古人以玉象征君子。因為玉有溫潤的手感,真正的君子看上去是嚴肅的,可一旦接近就有親切之感。
玉在轉變為視覺後是一種半透明,半反光,表面光滑細緻的材料。“溫”是導熱慢的手感,看在眼裡是質地細膩,色澤為暖色,與玻璃,水晶,瑪瑙是不相同的,甚至與後世所喜愛的翡翠也大不相同。而“潤”是滋潤的意思,是在幹枯的田地裡加水氣讓生氣恢複,所以潤有生命的感覺。不像水晶等的事物,玉不但有生命,而且有善心和同情的觀念,在手感上,玉的表面組織堅韌而有孔,所以在觸摸的時候可以吸收手上的溫度跟濕度。故在把玩時玉成為了手的延伸而無異物的感覺。
中國的玉文化跟織物文化是相通的。
但中國的文化發展到後期, 我們太注重光滑而失掉了對于質感世界的認識。我們喜歡綢緞,因為其表面光滑溫潤而不計較其紋理,我們對麻衣的粗面視為粗劣,認為是窮人的布料。
我們喜歡光潔而過度地使用漆,在一切器物,尤其是木器上用漆,其結果是豐富的物質世界被同化為光滑的漆面,而喪失了木材的樸素美感。在傳統中國的價值判斷中,凡不光滑的東西就是不好的。因此屋頂上的瓦也要上釉才好,磚瓦的陶質之美也隻有在民間的建築上找尋了。
我們自古以來就崇尚光滑至上的價值觀, 所以我們很早就發明了瓷器。瓷器有光滑的表面,比較厚實的胎體近乎玉質,一方面它有光潔的表面,同時也有溫潤的手感。瓷器自元代青花出現帶進西方後,漸漸變成了視覺文化的一部分。之後歐洲放棄了陶器的美感,向中國的瓷器投降了。
大體來說,以富庶的上層社會主導的品味是喜歡光滑亮麗的,這是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達到的情況,而平民社會的品味偏重樸素與自然。因為這是在有限的資源中所能做到的,但從美感上來講,這兩者都有各自的特點,瓷器注重廣亮與圖案,陶器注重粗糙與樸素,現代人追本溯源,才使質感回歸于人性。
那我們今天怎麼用質感來選擇材料呢?最具體的例子可能是地闆。地闆是最接近于我們的面材。日本是最注重地面的民族,他們睡在地上,因此整座屋子都可以是床,至于地面鋪的榻榻米,就是中國古代的席,席與全身都接觸的材料,因此要考慮其觸感與視感,而且要非常的清潔。
抛光的大理石或大瓷磚會讓整個博物館空間顯得更加的空曠和整潔。
而木地闆腳感比較溫暖舒服,還能夠欣賞不同木質紋理 。
美國中産階級喜歡的毛毯,即使穿鞋也能感到輕軟溫暖,是視覺與觸覺交互的最佳案例,毛毯有吸音的作用,還能保持室内安靜。地毯是上層社會住宅中凸顯質感的核心物件之一。
在西方社會中,街上的人行步道也很重視質感。歐洲的老城在19世紀水泥與瀝青未發明前馬路是用石釘鋪成的,石丁是我發明的名稱。因為每個石塊不足10cm見方,但長約一尺。下面牢牢地夯實在土中,可以經久不壞,拼成弧狀波紋使得有些古老的馬路質感令人懷念不已。
總之,質感是一種語言,在我們培養審美的過程中,對于質感的總結和體驗是舉足輕重的,因為質感反映了材質,會與結構的理性發生關聯,從現在起,多用手去觸摸你身邊的物體,感受這個世界帶給我們的豐富質感吧~
好啦,這期就先聊到這裡吧,下期我們來聊一聊結構之美,我是小螞哥,這裡是培養美感的專欄,希望通過我的視頻可以提高你對生活中美的感知,我們下期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