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華第一孔廟

中華第一孔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01:30:56

通州文廟,始建于元代大德二年(1298年),比國子監孔廟還要年長4歲,是北京地區目前現存最古老的孔廟。“一支塔影認通州”裡提到的燃燈塔,就坐落于文廟之内。塔廟相映相依,成為城市副中心地标性古建。

燃燈佛舍利塔俗稱通州塔或燃燈塔。2017年,古塔完成修繕,2248枚懸挂在塔檐上的銅鈴經過保養後,重新懸挂回原位。微風吹過,古塔“層層高聳接青雲,郎朗鈴音空裡鳴”。如今,通州文廟也正在經曆一次大修。

中華第一孔廟(比國子監孔廟還年長4歲)1

作為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申報國家5A級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廟一塔”的文物保護工程預計年内完成。按計劃,這裡将重現泮池、泮橋,按照曆史文獻改建聖訓亭,重建文廟院落内圍牆。更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大修還将恢複存在于文廟與佑勝教寺、紫清宮之間的“西塔胡同”北段,“三廟”曆史上的位置格局有望重現。

古法複原泮池泮橋舊貌

文廟戟門前,有泮橋、泮池。這三座小石橋,自元大德二年建起,曆經元、明、清代多次擴建。在泮橋下是“泮池”。在古代,新晉的秀才進入縣學“深造”,都要從泮橋經過去參拜孔子。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通州時,泮池和泮橋均被損毀,僅留下部分殘存的橋墩。

中華第一孔廟(比國子監孔廟還年長4歲)2

“2004年文廟首次大修時,為了保護殘損的橋面,在上面鋪設了玻璃闆。十幾年過去了,玻璃闆失去了透明度,看起來效果也不好。”通州區“三廟一塔”景區辦公室主任李雙江說,此次文廟大修工程是始于去年4月。截至今年1月,首先完成修繕的部分就是泮橋泮池。通州區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通過查閱大量史料,同時參照專家給出的意見,複原了文廟泮橋舊貌。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前一直用于保護殘留橋體的玻璃闆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裝飾有祥雲紋飾的漢白玉石橋。橋體内側,青灰色石磚之間,摻雜着少量灰白色的磚。據介紹,這些是此前舊橋的老磚。泮池也經過修葺,鋪設了防水磚,未來還将打造水系景觀。

中華第一孔廟(比國子監孔廟還年長4歲)3

所有修繕方法采用的是古法。負責此次文廟大修的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第11項目部負責人說,古建隊接手的時候,泮橋的形制幾乎已經不複存在了,工程第一步就是拆除老舊的設施,然後修繕還原泮橋的曆史原貌。“舊橋的牆體經過長時間風化,糟朽腐化程度比較嚴重。在此過程中,古建隊按照設計要求,對破損部分剔鑿挖補,重新勾縫,按照原來‘三順一丁’的砌法做到曆史還原。”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許多非文物古建修建采用的是鋼筋水泥,而此次修繕泮池泮橋采用的是白灰澆漿的文物修繕古法。橋體磚縫之間都是采用桐油勾縫,此舉可以增強橋體的穩固性。橋體、橋面全部采用漢白玉石材,包括地伏石、仰天石、望闆、望柱、柱頭、欄闆的花飾,力求還原本貌。

此外,拆下的灰白色老磚也被充分利用在新泮橋的重建之中。

聖訓亭改成四角亭移位十米

曆史原因,文廟還當過廠房。1958年,北京花絲鑲嵌廠遷到此處,為了配合生産需要,文廟的大部分古建被拆改,僅存有大成殿五間,殘碑兩塊。直到2004年,北京花絲鑲嵌廠搬出了文廟,這裡迎來大修。因此當下我們看到的文廟内,除大成殿之外的建築大多是2004年至2014年間陸續重建的。

院落西路北端,端立一座紅柱灰檐六角形的亭子,這是文廟内的聖訓亭。聖訓亭與文廟的曆史一樣長,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是文廟的附屬建築。“聖訓”表示尊重先聖的訓誡,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

“這次文廟修繕中,聖訓亭也将有較大改動。”李雙江介紹,目前文廟的聖訓亭是2004年重建的,形制為六角形的亭子。通州區文保部門經過多方查閱史料,發現曆史上這座亭子實際是一個四角形亭子,與現在亭子所在的位置也稍有不同。因此,此次修繕中,聖訓亭将按照曆史原貌恢複成四角形亭子,同時也将從現在的位置向南移動10米左右。

文廟内将重建院落圍牆

記者在現場看到,文廟内的地面上還覆蓋着綠色的苫布,走在上面能明顯感受到腳下的凹凸不平。據介紹,被覆蓋的地面正在施工中,未來要鋪設電線,供景區參觀環境燈光照明所用。地面的施工還要配套景區整體景觀打造,需待開春後栽種松柏等樹木後再進一步完成。

“現在廟内建築之間沒有圍牆,此次修繕之後每個院落都會單獨砌起圍牆,體現出文廟的幾進院落。”承擔此次文廟大修的古建隊負責人說,當時為了方便搬運生産機器,拆掉了院落之間的圍牆。此次施工還要逐一恢複院落之間的圍牆,形成文廟原有的格局。未來開放時,遊客看到的文廟将是一座相對規整的中國傳統古建院落。

此次“三廟一塔”景區修繕,是為了助力大運河景區創建國家5A景區。因此,文廟修繕也在力圖提升未來遊客參觀的舒适度。據介紹,除了地面修繕、燈光布景、電氣線路改造外,文廟還會在室外加裝視頻監控系統。景區大門外,也将新建停車場和一個遊客中心。

恢複消失72年的“西塔胡同”

在文廟與佑勝教寺、紫清宮之間,曆史上被西塔胡同的北段進行了分隔。如今“西塔胡同”隻留下曆史上與“大成街”相接的南段,北段已經徹底消失了。而此次修繕,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就是恢複“西塔胡同”的北段,讓這條胡同再現全貌。

“從1948年算起,西塔胡同北段至今已有72個年頭不可見了。”通州區政協特邀文史委員任德永說,根據《北京市通縣地名志》(1990版)條目記載:“西塔胡同”——在原舊城的西北隅、西海子公園的東側。南起司空分署街,北行、西折後再向北轉至西海子公園。它全長273米,均寬5.8米。明代已形成。因位于北大街之西,靠近塔,故名西塔胡同。上世紀50年代初期,通縣專區專員公署駐于此時,将燃燈佛舍利塔之南、以及塔東,至北大街的主要段落圈入院内。及至1958年公私合營北京花絲鑲嵌廠遷入後依舊。

據《通縣志》(2003版)之《(1990)通州鎮街巷名稱圖》記載:燃燈佛舍利塔下,已經全部标注為北京花絲鑲嵌廠了。它的四至:北面和西面是西海子公園、南面是大成街、東面是北大街。除塔外,還包括文廟、佑勝教寺和紫清宮,以及通州縣衙。當時的東塔胡同的名稱與走向依舊存在;而西塔胡同從大成街西端起,隻餘向南至電影院的一段,以及向西南折彎緊貼西海子公園外牆很短的一段。曆史上記憶長長的北段,确已消失殆盡。

中華第一孔廟(比國子監孔廟還年長4歲)4

“這次文廟大修中要恢複西塔胡同北段,真是太有意義了!它可以将文廟與佑勝教寺、紫清宮分别開來,再次讓‘三廟’形成曆史上的位置格局。”任德永告訴記者,胡同、街巷是城市的肌理,恢複、保留下來,留得住記憶,才留得住鄉愁……”

名詞解釋

三廟一塔

“三廟”是指儒教的文廟、佛教的佑勝教寺、道教的紫清宮。這三座廟宇各自獨立,呈“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圍牆之側。三廟之中,文廟最大,位于其右後面的佑勝教寺與左後面的紫清宮,東西并列。“一塔”是指燃燈佛舍利塔,該塔始建于南北朝時期,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