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醫院呼吸科ICU女護士長沈悅好,初二随天津第一批醫療隊出征武漢,她一直拖到初一晚上,才把這個消息告訴8歲的女兒。但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過去也沒這麼長時間離開過孩子,這位平時果斷的護士長,在家裡躊躇半天才想到一個說法和女兒講:“媽媽要去武漢打怪獸了,你在家要聽話”。女兒萱萱琢磨了一下,大哭起來。
沈悅好現在忙碌在武鋼二院,是護理小組的組長。
疫情發生以來,馳援武漢的全國醫護人員有3萬名以上,75%是護士,且90%以上為女性。截至目前,天津共派出了九批醫療隊員,共1086人,天津廣播記者選擇三位進駐武鋼二院紅區的女護士,從她們的經曆來看看20多天以來的千裡大馳援。
“媽媽去打怪獸了”
作為湖南人,沈悅好有着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秉性,2009年從天津醫科大學畢業進入總醫院工作,已經12個年頭沒能回湖南老家陪父母過年。本來,她準備帶着今年孩子回湖南陪老人過春節,并早已定好了機票。但随着疫情的發展,沈悅好退掉了回老家的機票,選擇在醫院堅守,直到被挑選成為第一批赴武漢支援的隊員。
大年三十組建醫療隊的動員令發布之後,總醫院1100餘名共産黨員、3500餘名醫院職工報名請戰。一瞬間,微信、朋友圈、短信收到身邊同事的“請戰信息”接連不斷。醫生護士放棄假期往醫院趕,一句句“我報名”、“我在”、“随時聽令”目不暇接。當接到報名的消息後,沈悅好決定“近水樓台先得月”一次,第一時間報上了自己的名字。作為總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理骨幹、共産黨員,沈悅好被醫院确定為赴武漢醫療隊的第一批隊員。
沈悅好有點放心不下的是孩子,“肯定是要告訴孩子的,不能騙孩子,但是能拖就盡量拖一拖吧,臨走之前再告訴她。”初一晚上,沈悅好覺得,不能再瞞着女兒了,她把女兒叫到一邊說:“媽媽要去武漢打怪獸了,你在家要聽話”。女兒萱萱明白之後大哭起來,這讓沈悅好心裡非常難受。哭過之後,看到媽媽在收拾行李。萱萱嘟囔着說,媽媽,你收拾吧,我回自己屋裡了。收拾好行李,沈悅好隔着房門側耳傾聽,女兒似乎還在輕聲哭泣着……好在,不善言辭的丈夫非常支持沈悅好的工作,也深知她這個時候會挺身而出的脾氣。把沈悅好送到醫院集合後,雖然眼中有不舍和擔心,但還是說:“你的任務是救人的同時保護好自己,我在家裡和爸媽照顧好孩子的學習、生活,放心吧!”
走上工作崗位的沈悅好
1994年出生的劉蕊是天津腫瘤醫院的護士,性格活潑開朗,去年10月,劉蕊剛剛和同為護士的男友結婚,大年三十,是她在婆家過的第一個年,沒想到,就在年夜飯飯桌上,劉蕊接到了醫院打來的電話,通知她大年初二一早飛赴武漢。原來,她沒有告訴家人,就向醫院遞交了赴武漢支援的申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丈夫以及公公、婆婆感到非常錯愕,但很快,他們就平靜下來。吃過飯後,劉蕊的愛人驅車一個多小時帶着劉蕊回到了靜海的父母家取東西,此時,已經得知女兒要去武漢的劉蕊父母為她打點好了行裝。臨走前,不善言辭的父親隻是簡單囑咐了女兒兩句就别過臉去。
“我知道,爸爸舍不得我,更多的是擔心,但他還是選擇支持了我的決定,因為我是一名護士”劉蕊說。
和父親一樣擔心劉蕊,卻說不出什麼的還有她的丈夫。從三十兒突然知道劉蕊要到武漢後,劉蕊發現丈夫小孫的表現總是小心翼翼的,她想幹什麼,丈夫都馬上幫她做。送劉蕊去機場的路上,同事們都在和劉蕊說笑着,隻有小孫似乎總是欲言又止,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劉蕊就笑着說:“我是去武漢支援,會保護好自己的,你别一副生離死别的樣子,跟平常一樣,該幹嘛幹嘛”。劉蕊說,直到告别前,丈夫才對自己憋出了一句:“你别減肥,胖胖的回來,我不嫌棄。”
劉蕊和老公在出征的車上
進駐了!竟然是這樣
曹穎是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護士長,有着十幾年ICU的工作經驗。在到武漢後,雖然已經是久經沙場的老兵,眼前的一切也讓她傻了眼。由于天津醫療隊援助的武鋼二院是一座已經廢棄兩、三年的四層建築,初到這裡時,甚至有些門和窗戶都是破敗不堪的,地面上的地轉已經看不見連接處的縫隙了,全被灰覆蓋住了。“别說是收治傳染病病人了,就連收治一般病人的條件都達不到”,曹穎說出了初到武鋼二院時的第一感受。
“一葉知秋”,曹穎切身感受到了武漢面臨的醫療資源缺口之大,也能想象武漢的醫護工作者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戰鬥,更感到馳援的責任。一切都不能回頭,作為護士長,她需要一邊清點帶過來的物資,一邊重新規劃管理路徑,甚至連基本的衛生清掃工作都要帶領護士們從頭做起。
1月28日淩晨正式接管武鋼二院後,這裡已經有了第一批病人,但由于醫院條件很有限,隻能接收一些普通病例,給病人口服一些對症的退燒藥物,很多靜脈注射藥品都還沒有到位。天津醫護人員的所有防護用品都需要從天津自己戴過來。由于消耗量過大,還出現過防護用品告急的情況。天津第一批醫療隊領隊,天津市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陸偉說:“這個時候,是咱們天津大後方給了有力的支持,隻要防護用品告急,天津就會派出兩輛120急救車,滿載着我們需要的東西,星夜兼程往這邊送。”在武鋼二院,由于都是各醫院的業務骨幹,大家也是迅速上手,默契配合,由各組長帶隊合理分派人手,制定管控流程,很快捋順了操作規程。
第一天進入隔離病房,為了防止病毒入侵,需要做好嚴密的防護工作,曹穎帶着口罩和護目鏡,還用膠帶将連接處死死纏住。由于不透氣,護目鏡上起了一片霧氣,視線受到很大影響。曹穎說,感覺自己就像走在能見度隻有一米的路上,一直就是在模糊作業。眼前的鼠标小箭頭在曹穎面前若隐若現,她索性歪着腦袋,從鼻子和口罩之間的一個小縫隙裡湊合着看。第一天走出隔離病房後,曹穎感覺自己大腦缺氧,暈眩了半天才緩過勁兒來。回到宿舍照鏡子一看,“咦,明明已經摘掉口罩和護目鏡,怎麼看起來還像戴着?原來是在自己臉上留下了大印子”。
曹穎說,武漢的天氣和天津差别很大,今天下雨、明天下雪,後天又出太陽,而且屋子裡沒有暖氣,大部分隊員都很不适應,但是,沒有一個人會抱怨。為了節省防護服,很多隊員進去之前一段時間就開始不吃不喝,甚至還有不少人穿上了成人紙尿褲。“沒辦法,防護物資少啊,必須省着用”。曹穎說。很多愛美的女同胞也顧不得自己的形象,化妝、護膚,這些步驟統統省略,隻要做好了清洗消毒工作,回到宿舍後都是馬上把自己“扔”在床上。
脫掉防護措施後的曹穎
90後的孩子大多沒有吃過什麼苦,劉蕊也是一樣。初到武漢,她很不習慣這裡的天氣,“又冷又潮,屋裡的溫度甚至比外邊還要低,簡直是冷到骨子裡那種感覺,第一天到了賓館洗澡,洗到一半兒熱水就沒了”。好在,劉蕊是個适應能力很強的女孩,很快有了應對的辦法。劉蕊說,原來在腫瘤醫院,自己的工作也很忙,但現在,工作量就更大,短短20幾天的時間,她感覺自己在迅速成長。
每天,劉蕊需要照顧20位病人,從吃喝拉撒到輸液、紮針、發藥,都是劉蕊需要做的。而且,因為隔離病房不能有保潔人員進入,清掃病人留下的大量垃圾也都要由護士來收集扔掉。由于新冠肺炎患者需要長時間吸氧,所以,氧氣的耗費量很大。女護士們每天需要來來回回用車來運送氧氣筒。大約110斤重的一個氧氣筒,想搬起來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比較費勁,搬不動怎麼辦?劉蕊就把氧氣筒立起來滾到車上,這樣是最省力氣、最快的方式。即便是這樣,都會耗費很大體力,一個班下來,人往往就和做了個汗蒸一樣。看到女護士們擡氧氣筒太費勁,隻要不是在救治病人,男醫生和男護士都會搶着搬氧氣筒。除了搬氧氣筒,還要給病房消毒,對于傳染病來說,消毒是非常重要的,劉蕊和同事們需要給每一個角落都噴灑上消毒劑,最大限度阻斷病毒的傳播。
劉蕊說,雖然武鋼二院的醫療隊員全部來自天津,平時也都是在各個醫院工作,彼此都不相識。但是,在這短短20多天的時間裡,共同生活、共同戰鬥,大家已經培養的深厚的戰友情。一次,一個男護士由于長時間戴護目鏡不透氣以及不習慣當地氣候等原因,眼睛上長了一個麥粒腫,因為手頭沒藥向群裡的“戰友”們求救,沒想到,消息發出後僅僅幾秒鐘,很多人都在群中有了回應:“我有、我也有、找我,大家就是在異地他鄉這麼互相照顧着,感覺很溫暖”。
左為劉蕊
戰鬥!戰鬥!
劉蕊剛剛走進病區和上一個班的護士交班時,就聽到有一位40多歲的男性患者突然病情加重。輪班的護士交代說,這位患者剛剛出現了無意識躁動,總想拔針。果然,交班之後,這位患者再次出現躁動,導緻針管脫落,劉蕊大聲呼喊他,男性患者也沒有反應。經過檢測,患者的血糖當時已高達35mmol/l,尿量也很低,情況非常不容樂觀,需要馬上紮滞留針,建立靜脈通路,隻有這樣才能根據醫囑降血糖和補液。但是,患者一直不停地躁動,劉蕊和同事們很難開展治療,再加上患者之前已經多次拔針重置,血管條件已經非常不好,幾乎無法再下針了,由于帶着手套,這也增加了劉蕊觸摸到靜脈的難度,但是,患者身體條件禁不起任何耽誤,如果不趕快采取措施,患者很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劉蕊隻能請兩名男同事死死摁住患者,而她迅速而準确地找到靜脈,一次就成功地紮上滞留針,這意味着,患者總算能繼續接受治療了。“完成這一切後,我感覺自己就像水洗過一樣,蹲在地上喘了半天,一方面是因為累,一方面也是因為緊張”,劉蕊說。等患者平靜下來,劉蕊又趕緊為他更換了沾染了尿液和血迹的衣物以及被褥,并幫他做了身體清潔。
劉蕊說,作為護士,在這裡經常會遇到這些驚險的事,自己的“小心髒”已經能夠慢慢承受這些壓力,并且越來越沉着。
2月11日,作為護理崗位上的一名“新兵”,劉蕊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申請書中她寫道:“在武漢參與新冠肺炎前線救治工作20多天來,我見證了太多黨員先鋒的勇往直前,守護最危險的陣地,這也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我志願申請加入中國共産黨,一切行動向黨員看齊,勇往直前,奉獻一切”。劉蕊說,第一批隊員中,很多都是黨員,到達武鋼二院的第二天,我們還在休息,領隊陸偉就帶領一批黨員先進入病區,進行“拓荒式清掃”,這一幹就是整整一天的時間,然後才是我們這些非黨員進入。“還有一位負責感染控制的老師,我至今都不知道她的名字,隻知道她是黨員。她在前一天工作了十幾個小時的情況下,為了确保第一批進紅區隊員的安全,又跟着進去了,而且一再告訴我們要兩兩配合着穿脫隔離服,像我這種沒什麼經驗的小護士,她更是千叮咛萬囑咐。我看她說到最後,都沒什麼力氣了,太累了。”劉蕊言語間透露着心疼,也有敬重。
劉蕊在工作中
因為平時在醫院ICU時給病人服用口服藥的時候不多,因此,曹穎很少給大量病人服藥。而這次,她要負責給54個患者每人每天至少送3次口服藥,光是手寫藥袋就要160份起。曹穎帶着兩名護士隔着護目鏡和兩層外科手套,要寫将近1個小時才完成。好不容易寫完了藥名,擺藥就更難了,為了保證準确,她和其他兩名護士流水線作業,一個找藥、一個核對,一個擺藥。有1日一次、2日一次、3日一次,有早晨服用、晚上服用,有20mg、10mg。“我們簡直就要被看不到頭的口服藥給淹沒了。”曹穎開玩笑地說。
大家的團結默契,工作流程很快捋順了,穿上隔離衣,你不說話也會有人自動幫你系帶子,戴好護目鏡就會有人幫你調節位置,而曹穎自己“模糊操作”的技能也大大提高了。
“全副武裝”的曹穎
敬畏生命尊重逝者
由于目前武漢實行了患者的動态管理流程,隻要有病人出院,馬上就會有病人随時入院,接收的病人要第一時間為他們安排床位,進行治療。
曹穎說大疫當前,搶救生命是和時間賽跑,但與此同時,對醫患關系有了新的體驗。就在正月十五的淩晨5點,曹穎負責的病區收進來一位新患者。由于病情已經非常嚴重,這位患者已經不能站立,他蹲在牆角,大口大口地吸氣,感覺非常難受。曹穎見狀,急忙給他推了一架輪椅,灌了一個氧氣袋,讓他坐在輪椅上個稍微緩解一下。讓曹穎沒想到的是,一分鐘前還喘到連話都說不出來的這位患者,無力地擡起眼來,幾乎用盡全身力氣對她說了一聲“謝謝你”。聽到這三個字,曹穎的眼睛濕潤了,她趕緊提醒患者要少說話,多吸氧,好保存力氣。“老百姓是最樸實的,要不是因為醫療資源緊張,他又怎麼會挨到這個時候才能等到床位,可他沒有抱怨,相比之下,我隻是做了一點點,他卻要用他全部的力氣來感謝我”。
左一為曹穎
“苦和累我都不怕,就怕病人的病情有變化,我最高興的就是聽到有病人康複出院”。劉蕊形容,那種心情就像坐上宇宙飛船上了天一樣。32床的患者是一位樂觀開朗的大爺,每天都笑的特别開心。看見劉蕊就像見到自己的孫女一樣。一次,大爺對劉蕊說:“小姑娘,你們什麼時候把我趕回家呀,我想趕緊回家吃榨菜,我可想念榨菜的味道啦。”劉蕊正要安排家屬給大爺帶點榨菜過來,大爺的核酸檢測結果先到了:陰性!這預示着大爺可以出院了。“我真的太興奮了,覺得我們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這就是我們來武漢的意義!”
病房中的劉蕊(中)
醫學并不是萬能的,生命的脆弱時常讓沈悅好無奈,她能做的隻是竭盡全力,此外,就是對生命自始至終的尊重。在病區裡有一位65歲的患者,是武漢當地的一位普通市民,醫療隊剛接手武鋼二院,他已經住了進去。一開始,雖然患有冠心病,而且做過兩次心髒搭橋手術,但由于症狀不重,患者當時的狀态還不錯,血氧飽和度保持在93%左右,讓人沒想到的是,僅僅一天之後,當沈悅好再當班的時候,這位患者的情況突然急轉直下出現了嚴重呼吸困難,面色紫绀,血氧飽和度下降到百分之70多,病情相當危急。這時,沈悅好趕緊組織護士給病人戴上呼吸面罩,高流量吸氧,并進行靜脈給藥。搶救了兩個多小時後,患者還是因為病情過重停止了心跳。
來不及休息和多想,沈悅好馬上開始對患者的遺體進行消毒處理,因為處理不好很有可能造成疫情的傳播。她和南開大學附屬醫院的護士長馬娜透過護目鏡對了一下眼神,兩人默契地開始為遺體消毒。沈悅好随即找來消毒水浸泡過的紗布堵住病人的口鼻,防止病毒從口鼻處散播,然後他們又趕緊将兩張床單全都潑灑上消毒水,将患者的遺體嚴密地包裹起來。“我們組有兩個90後的小護士,孩子們可能沒有經曆過這種事情,一開始顯得非常害怕、手足無措,不過看到我和馬護士長一直在操作,也鼓起了勇氣,最終,大家一起動手,迅速完成了遺體的處理工作”。為了表示對逝者生命的尊重,護士們努力為患者整理了一下遺容和衣服。
“我想不帶口罩聞到櫻花的味道”
劉蕊說,自己來武漢後,家人天天都在擔心,在宿舍休息的時候,她會和丈夫長時間視頻。有一次,貪睡的劉蕊和丈夫聊着聊着就睡着了,三個小時之後,她突然驚醒後發現,丈夫竟然沒有舍得挂掉視頻,就這麼一直看着她。經過20多天,劉蕊已經習慣了和丈夫用視頻的方式溝通,隻要不上班,兩人會在視頻裡一同吃飯,甚至一同刷牙。“有一次,說着說着,我發現家裡的地不幹淨,我就遠程遙控他擦地,哈哈哈哈,我想讓老公知道,我們其實離得很近”。
劉蕊說,自己曾經開玩笑地問過丈夫,送自己走後他哭沒哭?丈夫不好意思地說:沒有,但是在無人的路上一邊開着車,他會一邊播放着孫楠的一首歌《你快回來》,一遍又一遍。
“我一定會很快回來的,為了患者,也為了家人!”,劉蕊走進隔離病房前在電話裡這樣和記者說。
劉蕊和丈夫視頻通話
沈悅好的女兒萱萱是和平區逸陽國際梅江灣二年級的一名小學生。元宵節晚上,萱萱那個班的班委們和萱萱的媽媽進行了視頻連線,聽沈悅好介紹武漢的情況,沈悅好那晚九點多才從工作中撤下來,拖着疲憊的身體和幾個孩子在群裡通了話。沈悅好說:“平時,我們教育孩子隻是在口頭上,這次短短的十幾分鐘比上十節課都管用,他們是新的一代。”
沈悅好和女兒視頻通話
雖然已經是個7歲男孩兒的媽媽,但是曹穎心裡卻住着個“小女孩”。有空的時候,她會到醫院的院子裡跳跳繩,和夥伴兒踢毽子,甚至在自己的床上做瑜伽放松,她說,因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去,必須保持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态,一定不能讓自己倒下。
就算再忙,有着文學女青年氣質的曹穎還不忘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記錄下來,隻要不是困得睜不開眼,她會将自己的心情寫成日記,她說,這是自己一份難得的人生經曆,一定要保留下來。
她在一篇篇日記裡寫道:
“今天下夜班,一醒來看見群裡在曬食堂給我們準備的元宵,雖然沒吃上但是看着心裡還是甜甜的。”
“剛才收到天津衛健委同學的消息,天津中醫局要派40人左右的醫療隊于今日到達武漢支援方艙醫院。加油熱幹面,煎餅果子們正在路上,我們都會挺過去的!”
“吃飯的時候看到樹枝上的小芽已經萌發了,路過的保安大叔說這是櫻花樹,三月份就可以開花了,真好!不知道能不能等到櫻花滿園的那天,可以不戴口罩聞一聞櫻花的味道。”
“這裡出太陽了,現在我就在醫院的院子裡曬着太陽,太舒服啦。我身邊就有一棵橘子樹,上面結着特别特别大的橘子,我是第一次在冬天看到一片綠油油的景象。這象征着希望,我相信疫情其實就是陰霾,陰霾過了就是晴天!”
曹穎說,日記還會繼續寫下去,寫到勝利的那一天。
走出病房後的曹穎
1附錄
為了幫助湖北省抗擊疫情,從1月26号的大年初二起,天津市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内陸續派出了10批醫療隊:
第一批1月26日138人
第二批1月28日138人
第三批1月31日疾控中心4人赴湖北恩施
第四批2月5日人民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45人
第五批2月9日303人
第六批2月10日60人中醫醫療隊
第七批2月12日117人天津對口支援恩施(其中104醫療和公共衛生人員13名管理人員)
第八批2月13日天津醫科大學所屬醫院160人,接管武漢第一醫院重症病區
第九批2月15日各區醫護人員101人
第十批 2月17日5名天津疾控系統專業技術人員
……
記者 |張清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