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名人,是永垂不朽的,他們就像一輪明月,照亮古今。
真正的智慧,是具備生命力的,能夠跨越時空的界限,曆久彌新。
當年,"功蓋分三國,各成八陣圖"的卧龍先生諸葛亮,便是以聰明才智著稱于世,曾留下不少名言,給中華文化增色不少,特别是這句話,今日讀來,依然能讓人受益匪淺。
諸葛亮,字孔明,号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發明家。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早年隐居南陽,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于赤壁之戰打敗。後随劉備奪得漢中并被任命為蜀漢丞相,主持朝政。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這句話出自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的《》。
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曆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
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标"。
如今社會,網絡越來越發達,同時也導緻人心的浮躁;物質越來越豐富,同時人心也越來越難以滿足。網絡虛拟的世界幾乎每天一變,更是豐富多彩,讓人流連忘返,但各種欲望得到滿足的同時,也導緻了現實的空虛,當人脫離網絡世界之後,回想現實中的自己,卻總是不免彷徨,手足無措,内心越來越急躁。
其實,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欲望往往會蒙蔽我們的雙眼。
其實,士生于世,不該如此,一個真正有志向,有抱負,責任心強的年輕人,都應該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管束自己的行為,不能讓自己過多享受的物質生活,喪失自己拼搏的鬥志。
懂得"淡泊"不必要的欲望,是活出幸福生活的關鍵一步。
那麼我們如何做到呢?
正如諸葛先生所言,一個人要将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了,就能夠明确自己的志向;懂得平靜下來學習,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正如古人說:"靜心則專,靜思則通,靜居則安,靜默則熟"。
所謂:"心若池中水,亂則不明",池塘越平靜,越能清晰地映照萬象;人心越甯靜,越能客觀地認識世界。
很多時候,不是沒能力看透,隻因心太亂,導緻我們不能冷靜下來思考問題。
所以,想要把這個世界看清,先要沉澱自己的心。
真正讓自己強大起來的,不是外界的紛繁吵雜,而是一顆沉靜下來的心。而凡成大事者,心往往是靜默的,浮躁于他們無益,因為他們善于靜心思考。
這個世界渾濁如水,想要看清,需要我們先沉澱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