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大提琴就避不開學習運弓技巧,那如何運弓呢?快跟着sky一起來學習吧~
握弓拇指自然彎曲(讓右手虎口處的肌肉相對放松),放在弓杆包鋼絲的皮子上,拇指尖部右側觸皮即可,不必過深。中指與拇指相對,中指的指尖可以碰到弓毛,也可在弓毛之上。
中指的關節形成拱形貼在的弓杆上的皮子上。無名指稍微彎曲放在馬尾箱的金屬圈部。食指與中指分開一些接觸弓杆,小指可擺在花扣處。還有一種常用握弓,五個手指後移一指寬的距離,拇指放在弓杆和馬尾箱間的尖角處,中指放在馬尾箱的金屬圈部。
握弓時五個手指都可以調動,有時手指往弓尖方向傾斜一些,有時手指與弓幾乎是垂直的,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手型。
人在自然狀态下,腰部是最有力的,坐着拉琴時,這種力通過肩、臂、肘、腕、指傳送到弓弦接觸點。在運弓拉琴時,本能的第一動作是大臂的運動,這樣在它的帶領下,整體不零散的動作開始了運行。橫向的運弓一要直、二要平、三要穩。換弦時,由于琴馬是拱形面的,在運弓時形成了不同的“面”。
而“面”是由“點”組成的,在琴上,琴弦面共有七個,即單音的A、D、G、C四個弓弦接觸點組成的四個面和雙音的AD、DG、GC弓弦接觸點組成的三個面。
琴弦充分的振動是在弓與弦成90度時,由于琴弦的排列是弧形,就要做到四根琴弦的90度振動夾角,從持琴者的視角來看,弓子與四根弦的内夾角是不同的。即在A弦時内夾角大于90度,D弦上等于90度,這時候是水平運弓,G弦上小于90度,C弦上小于45度。
隻有按這些角度演奏四根弦,才能保證每根弦的充分振動。而對于雙音的AD、DG、GC三個面,兩個音作為一個平面擦弦振動。
音樂表現的前提是想象力豐富,這樣對音色的想象也有了不斷的要求。音色如同畫家的顔料、廚師的油鹽醬醋一樣,調和着色彩和味道。
在右手運弓時,可以嘗試用這些方法改善音色:
1、用身體協助獲得更好的聲音,如:在中弓至弓尖,用胸部頂琴闆,向前推動。
2、時刻注意弓速的快慢變化。
3、弓在琴馬與指闆間自由移動。要注意運弓時的弧線運動在一弓之内,以及弓毛的角度變化。
4、弓弦接觸點變化:如:把位越高,音越高時,靠近琴馬。
5、弓根,弓尖換弓時的手腕作用。
以上隻是對音色表現方法的一點啟發,還有很多很多種方法,大家都可以試着探索。不過要因地制宜,注意演奏者胳膊的長短,力量大小等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