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盛夏,甜美多汁的水果成了我們口中的慰藉。但你知道嗎?營養豐富的水果食用不當,一樣會對健康造成傷害,比如爆痘、喉嚨幹,甚至便秘等等,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上火”?
#1 這不是上火,是炎症!
“上火”并不是醫學上的概念,這個詞更多的來源于人們在生活中對現象的歸納總結。比如當人們感受到諸如眼睛紅腫熱痛、尿黃有燒灼感、口咽幹燥熱痛等症狀時,很自然地會聯想到生活中帶來熱感的火,所以有了“上火”這一說,這也是為什麼這個詞在很多方言中叫做“熱氣”的原因。而在現代醫學中,這種“上火”時常見的紅腫熱痛,實際上更像是炎症的近義詞。
圖源:拍信創意
這時你就會問了,水果到底是怎樣和“上火”聯系在一起的呢?當人們一次性食用大量“上火”水果(比如荔枝、龍眼、芒果、菠蘿蜜、榴蓮等)後,就會出現瘋狂爆痘、大便幹燥、喉嚨發幹疼痛等不适症狀。究其原因,其實有多種因素。
比如菠蘿蜜、榴蓮這類高糖高脂水果,導緻人體炎症的主因更多的是其中的營養成分。高糖高脂的飲食能誘發皮膚的炎性改變,即使你把榴蓮換成炸雞或奶茶,同樣也會出現你認為的“上火”症狀。再加上榴蓮的果肉細緻綿密,能恰到好處地停留在口腔縫隙中,助長口腔中有害菌群的滋生。而牙龈出血又常常是牙周疾病造成的,牙周疾病的緻病因素主要就是這些有害菌群。于是,榴蓮便成功地成為“牙龈刺客”“爆痘大師”,背上了“上火”的稱号。
圖源:拍信創意
#2 水果:想要“上火”不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以這種方式引起人體炎症,不但要滿足高糖高脂,纖維比例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隻要這類水果的纖維含量夠高,即使含有大量糖分,也不會引發炎症。
舉一個例子:每100g甘蔗含有高達16g的糖分,這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即便是每100ml可樂也僅含有10.6g糖,也就是說,甘蔗的含糖率甚至比可樂還要高出60%。但我們卻很少聽人說“吃甘蔗上火”的。
圖源:拍信創意
“蔗,脾之果也。其漿甘寒,能瀉火熱,《素問》所謂甘溫除大熱之意。”也就是說,吃甘蔗非但不會“上火”,相反還可以洩熱。因為甘蔗中的不溶纖維能刮去口腔中的殘渣,而可溶纖維能促進排便,恰巧抵消了糖分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3 不同水果,不同反應機制
再來看看荔枝、龍眼這類無患子科的水果,它們的作用機理則是另一個方向觸發的炎症反應——水溶性蛋白。早在2002年,就有研究者發現,荔枝中水溶性提取物能引起炎症因子的釋放。簡單的說,就是荔枝中含有—些水溶性的蛋白質類物質,它會和我們身體中與炎症有關的細胞産生互動,會使促炎症因子産生躁動,從而導緻炎症的發生,引起我們的身體出現各種上火表現。
圖源:拍信創意
但同屬無患子目下的漆樹科水果卻有着自己不同的想法。芒果作為漆樹科的“當紅”水果,含有單烴基和二烴基苯,對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而芒果果皮中的漆酚則有更強大的刺激作用,在接觸、食用時易導緻接觸性皮炎。它們接觸皮膚後會由皮膚産生一種酶催化的氧化物,這類氧化物經過一系列的催化,與蛋白質結合,從而由半抗原轉化為完全抗原。這時,為了應對下次相同半抗原的進攻,身體會生成專屬的T淋巴細胞。當這些緻敏物質再次進入人體時,這些“專屬打手”就被激活了,在人體中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反應,也就是醫學中所說的“超敏反應”。
圖源:拍信創意
當易過敏的人吃芒果時,就會出現嘴唇紅腫并伴随着劇烈瘙癢,甚至還會出現口唇紅腫發麻、喉嚨發癢灼熱、臉和四肢發皮疹等嚴重不良反應。不過,大多數人的反應沒那麼劇烈。
#4 如何科學地吃水果
為了能讓吃水果成為一件更愉快的事,有些人有着一套看起來充滿玄學的“土方法”,比如吃榴蓮配山竹,或用榴蓮殼煮鹽水、煲湯等,以達到降火的目的。當你詢問緣由時,他們的解釋可以說令人稱奇,有“原湯化原食、夫妻果陰陽調和”之類的說辭。但是,如果仔細分析,這些看似玄學的說法中卻充滿了人類智慧的結晶。
圖源:拍信創意
山竹含有大量可溶、不可溶纖維能夠促進排便,特殊的果肉質地能去除牙齒上粘連的殘渣,同時還含有很多有機酸,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中和榴蓮副作用的效果。而榴蓮殼煮水喝這種說法,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大量飲水本就可以減緩高糖高脂帶來的皮膚炎症,且榴蓮殼中的可溶纖維随烹煮溶出,飲用後能緩解便秘,飲用的同時還能沖刷口腔中的榴蓮殘渣,這個“土辦法”竟巧妙地解決了食用榴蓮的一部分痛點。
不難看出,在吃這類水果的時候,首先要注意适量,比如荔枝一天控制在10顆内比較合适,龍眼20顆内即可,中等大小的芒果一天小于3個,菠蘿蜜一天食用量在200g以内,榴蓮一天不宜超過100g。其次,在食用後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大量飲水,并注意及時清潔口腔。
圖源:拍信創意
對于那些含有緻敏成分的水果,如果是蛋白質類緻敏原,可以通過加熱或者幹制使其蛋白活性降低或失活,比如荔枝罐頭和幹桂圓。如果是芒果這種酚類緻敏的水果,可以利用酚類分布的特性,盡量避免食用和接觸貼近果皮的部分,可試着把芒果切成小塊,這樣既優雅,又可避免沾到口唇皮膚,或者用料理機打成芒果泥配酸奶一起食用。吃完後要記得漱口、洗臉,盡可能清理掉殘留在嘴角和面部的汁液。當然了,如果出現過敏症狀,請立即停止食用,及時就診。
作者介紹
譚昊,皮膚科醫生。
·END·
☞最強野生菌食用指南
請将您感興趣的問題留言告訴我們,今後将為您解答!
編輯:胡婷婷、趙夢涵
設計排版:肖婧倩
審稿:李婷
文章為重慶科技館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内容,請繼續關注我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