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京最新區長調整公示

北京最新區長調整公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2 05:23:09

北京最新區長調整公示?北京市“兩會”近日開幕,西城區區長孫碩接受新京報專訪,介紹了今後西城重點工作,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北京最新區長調整公示?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最新區長調整公示(專訪西城區區長孫碩)1

北京最新區長調整公示

北京市“兩會”近日開幕,西城區區長孫碩接受新京報專訪,介紹了今後西城重點工作。

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的西城,轄區面積僅50.7平方公裡,是金融街、“動批”、西單等知名商業圈所在地,近年來,随着“動批”等疏解、新業态引入,西城正經曆一輪經濟轉型升級。孫碩表示,資産管理、金融科技、數字經濟等是西城未來重點發展方向,西城将有更多新動能支柱出現。

經濟轉型的同時,西城也在探索兼顧老城保護與民生改善的城市更新模式,推廣申請式退租、試點租賃置換,尋找新的時代背景下改善居民生活的最優解。

北京市“兩會”期間,西城區區長孫碩接受新京報專訪。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數字經濟是西城的重大戰略圖譜

新京報:從“動批”疏解到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近年來,西城的經濟一直在進行轉型升級,目前情況如何?

孫碩:過去幾年,北京走了一條和全國其他城市完全不一樣的道路,其他的城市在做增量發展,北京在做減量發展,這條道路并不容易。作為北京發展的縮影,這六年來,西城也經曆了這樣艱難的減量發展的過程。

幾組數據可以跟大家分享:“十二五”末,西城的納稅主體和市場主體是9.8萬戶,現在隻有7萬戶,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下降;而我們的GDP從當時的3600億元增加到現在的5300多億元,這是減量中的增量。

在轉型過程中,“動批”等不符合首都核心功能的業态被疏解,大量違建和地下空間被拆除整治,這是一個減量;但我們在轉型上也很徹底,“動批”轉型為國内首個以金融科技命名的國家級金融科技示範區,目前發展良好,3年左右時間聚集了140餘家企業,注冊資本金1500多億元,增長迅速,這些都證明我們轉型的方向是正确的。

西城區區長孫碩接受新京報專訪。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新京報:未來西城的經濟發展是怎樣的布局?

孫碩:對于未來發展的思考,首先要緊緊抓住西城傳統的資源要素禀賦,我們是以金融和央企總部為主體結構的經濟結構;其次,随着央企的疏解,特别是在金融業的發展上,我們要尋找新的動能。

我們經過反複論證研究,提出來“4 N”的方向,其中“4”是金融業的國際合作和傳統産業的衍生發展、金融科技、資産管理、數字經濟,“N”中包括傳統的商業和專業服務業,其中專業服務是體現一個城市國際化水平高地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們未來重點發展的方向。

當然,産業發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積累、孜孜以求。目前來看,西城的金融業是主打産業,但通過“十四五”的努力,我們相信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小的支柱動能出現。

新京報:數字經濟是今年非常火的話題,西城打算怎麼去做?

孫碩:數字經濟是西城一個重大的戰略圖譜。西城隻有50.7平方公裡,建築面積7500萬平方米,其中能夠拿來做産業空間的不到2000萬平方米,我們要通過發展樓宇經濟,讓小空間有大産出,金融街是一個實踐,數字經濟是第二種可能。

網絡是無限的,帶來的想象也是無限的。這些年我們圍繞數字經濟下了很大功夫,2019年,我們就鼓勵好的場景、裝備在西城應用,鼓勵龍頭企業在西城落地,當時還沒有明确提出數字經濟;2020年疫情最嚴重時,我們先後出台了十多項政策,對沖經濟下行的壓力。

新京報:去年北交所落地西城,也是行業内備受關注的事件,未來對北交所有什麼期待?

孫碩:北京證券交易所是北京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事件。整體來說,北交所這個平台,會衍生出許多附帶的生态,讓北京的科創動能、資本和技術有效結合,吸引各種配套産業聚集。不過,交易所的發展有自身的規律,當年的深交所、上交所也經曆過特别不容易的時刻,那段曆史可以為北交所帶來經驗,圍繞北交所的服務和産業生态鍊,我們還會做很多工作,包括從業務合作、綜合保障、環境建設等各方面加強支持,确保北京證券交易所在西城穩定長期發展。

大栅欄二期今年開工,西單商圈繼續改造提升

新京報:你之前也提到了傳統商業,近幾年實體經濟受到很大影響。西城情況怎樣?

孫碩:互聯網商業對于線下商業一定是一個巨大的沖擊,這幾年,西城區的商業一直在做調整,實體店和線上商業進行有效聯合。

我們有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首先是菜百,以前誰能想到在線上買黃金這種貴重金屬?随着網購的深入,大家接受度提高,菜百開啟了網上銷售,現在電商業務每年都在往上走,成為西城老字号擁抱線上經濟的首例;内聯升也一樣,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和老一輩不一樣,就是要個性化、小衆,内聯升引入了央美、工美的設計大師對布鞋進行改造,開展了老字号和國潮時尚結合的嘗試;還有漢光百貨,很多年以前就開發了自己的APP,消費者出于對線下實體店的信任,讓他們的線上業務也增長非常快,占比超過兩成。

西城區區長孫碩。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新京報:作為西城的傳統商圈,西單、大栅欄要怎麼改?

孫碩:西單對于市場的敏感度非常高,變化也很快。今年,我們會對西單整體硬件進行改造提升,首先是人流交通更通暢,現在國立蒙藏學校是封起來的,到今年年底之前要全打開;環廊要改造得更加時尚和便利;附近街巷的環境要做适當提升。軟件方面,我們會進一步把“西單時尚節”做起來,更多引入首店經濟。通過改造提升,我想西單會有一個大變化,依然還是年輕人願意去的地方。

大栅欄要在保持老字号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廊房頭條等區域需重新調整業态;北京坊二期今年要開工,一期、二期進行聯動,和楊梅竹斜街、鐵樹斜街、琉璃廠等結合,形成中華傳統文化和現代時尚的交融,打造綜合式消費。

“拆遷緻富”時代終結,老城更新要尋找新邏輯

新京報:西城是老城區,老城不能再拆,老百姓改善生活的需求仍然存在。這幾年西城有一些新的探索,譬如現在正在推的申請式退租,當時是怎麼提出的,實際效果如何?

孫碩:以往,老百姓希望通過拆遷來改善生活,商業開發機構拿地後興建高樓,有利潤在,也有動力拆遷,這是既往的經濟邏輯。現在老城要保護,不能大拆大建,原來的方式行不通了,政府需要尋求最大公約數,找到新的邏輯和方法,我們因此嘗試了申請式退租。

申請式退租的區域,政府不拿來開發,就是為了改善居住條件。對于居民來說,項目自願申請,不強制。願意退租的,可以按照現在的評估價格獲得補償,在郊區買到房子解決居住問題;想留下也沒關系,我們也會努力把這個區域改造得更好一點,用騰出來的房子适當增加公共空間,同時引進一些商業,讓項目的經濟邏輯成立。

2019年,我們在菜西(菜市口西片區)開展了試點。我們當時進行測算,推申請式退租完全沒有盈利,甚至要背很大的隐形債務,除了政府,任何商業機構都不會幹這種事,但最終蹚出了這條新路子,将拆遷轉化為了申請式退租。申請式退租後來又在磚塔胡同、大栅欄等地陸續開了5片,效果很好。

在大栅欄推廣時,我們打算用一個月時間來試試,願意退租的人數達到兩三成就做,達不到就放棄,結果六七成老百姓都想走。大雜院裡的居住條件是很差的,不是文學作品中描述的那樣,大家想走的意願非常強。現在看,這條路走對了,能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條件,在現有條件下又能行得通。

新京報:西城去年還探索了租賃置換,這是針對什麼問題,效果怎樣?

孫碩:老小區樓齡高,沒有電梯,一些居民想找一個有電梯的、甚至養老的地方,但是沒有精力到處去找,把房子租出去,也沒有人會承諾租上十年。去年,政府配合支持,在真武廟一個小區中引入市場方,和居民簽訂長期的租賃合同。專業機構可以一次給居民十年或二十年的租金,同時承諾給居民找到想要的房子,居民拿着手頭的房子,就能找到心儀的住處,小區的整體環境得到改善,機構也有運營的動力。

改善居民生活需求,現在單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未來,我們還會進一步探索城市更新的新模式,發動更多力量一起來幹這個事情。

助力中軸線申遺,慶成宮騰退項目等今年要有重大突破

新京報:中軸線申遺進入沖刺階段,作為首都核心區的西城,接下來有哪些計劃?

孫碩:中軸線申遺三年行動計劃44項任務中,西城區21項,牽頭9項,任務非常重。

今年,我們将全力推進中軸線申遺各項重大任務。完成謙祥益文物修繕、萬甯橋和地安門内外大街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先農壇内壇騰退、正陽門箭樓南望景觀視廊整治等工作。全力推進楊椒山祠等14項文物修繕工程,力争完成福德庵、雲南新館等修繕工程。啟動北海醫院和天意商城拆除後地塊織補、地鐵八号線什刹海站織補及鼓西地塊織補工作。精心抓好觀音寺片區老城保護更新項目,打造第二條“楊梅竹斜街”。

我們還要講好中軸故事。泉州申遺的時候是兩次申遺,第一次申遺沒有成功,後來經過專家的各種支招、出主意,最後講好泉州申遺的故事。中軸線也一樣,要講好中軸的故事,我們還要做大量的挖掘工作,對中軸線的故事,中軸線上的人、事、物,做進一步的解讀、解放。

西城區是北京營城建都肇始之地,各種會館、名人故居星羅棋布,未來更多要做好曆史文脈的傳承、曆史文物保護,擦亮曆史的金名片。這是這屆政府今年和未來幾年要重點抓的幾個工作。

新京報記者 戴軒 攝影記者 王子誠

編輯 張磊 校對 張彥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