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厭學家長要怎麼辦

孩子厭學家長要怎麼辦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8:57:02

孩子厭學家長要怎麼辦?■家庭教育大講壇“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兒”,很多家庭容易因為孩子的學習而導緻沖突,“不提學習母慈子孝,一提學習雞飛狗跳”但孩子如果沒有内在學習動力,被家長強迫學習,效果肯定不好,還會破壞親子關系在中國教育報刊社與深圳市教育局合作主辦的第二十期家庭教育大講壇上,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副院長劉學蘭針對這個熱點問題,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孩子厭學的原因,并從内部和外部兩個方面闡述了激發孩子學習熱情與動力的策略和方法,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孩子厭學家長要怎麼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孩子厭學家長要怎麼辦(孩子厭學該咋辦)1

孩子厭學家長要怎麼辦

■家庭教育大講壇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兒”,很多家庭容易因為孩子的學習而導緻沖突,“不提學習母慈子孝,一提學習雞飛狗跳”。但孩子如果沒有内在學習動力,被家長強迫學習,效果肯定不好,還會破壞親子關系。在中國教育報刊社與深圳市教育局合作主辦的第二十期家庭教育大講壇上,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副院長劉學蘭針對這個熱點問題,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孩子厭學的原因,并從内部和外部兩個方面闡述了激發孩子學習熱情與動力的策略和方法。

心理探因:孩子為什麼會厭學?

每個孩子天生就對世界充滿了熱情和探究的願望,這是他們學習的起點。但為什麼有的孩子上學後卻不愛學習了呢?劉學蘭将孩子厭學的原因歸納為五個方面。

缺乏學習的成功體驗。“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長期缺乏成功體驗,而積累的挫敗體驗又沒有得到及時疏導,就可能導緻一種習得性無助心理,成為嚴重的動機障礙,孩子會産生無能為力、放棄努力的心态。”

劉學蘭并不認同“失敗是成功之母”的說法,她認為“成功是成功之父”可能更靠譜。“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中存在一條介導‘勝利者效應’的神經環路,它決定着先前的勝利經曆會讓之後的勝利變得更加容易。所以,孩子在學習上需要有一定次數的成功體驗的積累。”

缺乏清晰而有挑戰性的學習目标。“沒有目标,學習動機肯定會受到嚴重影響。”劉學蘭說,如果實現目标的難度太大,也會導緻孩子當下的動機受到影響。

她舉了一個自己接待過的咨詢案例,一對高知父母對孩子從小就有很高期望,給他樹立的目标就是考上清華大學。孩子小學時成績還不錯,但到初中時落後了一些,孩子就感到了清華夢離自己遠去的痛苦,因為這個目标已經内化為他自我的一部分,但他又覺得無力實現。孩子一到學校就痛苦,隻好通過沉迷遊戲來逃避這種痛苦。“所以父母既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确立合理的目标,還要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孩子設置清晰的目标。”

對學業成敗進行消極歸因。劉學蘭介紹了四種典型的歸因模式:一是能力歸因,比如孩子數學沒考好,就說自己“天生不是學數學的料”;二是努力歸因,比如将考試不理想歸因為準備不充分;三是任務難度歸因;四是運氣歸因。“消極的歸因模式,就是把成功歸因于運氣,把失敗歸因于缺乏能力,會讓孩子感覺沮喪、羞愧,降低對成功的期望,進而影響學習的動力。”

劉學蘭還分享了積極歸因模式的兩個原則,即努力歸因原則和現實歸因原則。“在四種歸因中,隻有努力因素是可控的,要引導孩子歸因于努力,讓孩子看到努力的價值。”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成績還是不理想時,父母該如何引導呢?“此時父母的回應要有技巧,涉及積極歸因的現實歸因原則。既不能歸因于孩子的能力問題,也不能讓他感覺努力沒有盡頭,可以引導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改進學習方法和策略上,讓他看到一些決定學習成效的現實因素,有方法地努力。”

維持自我價值感。“每個孩子内心深處都想做好孩子,而且希望大人誇自己‘既聰明又勤奮’。如果不能同時得到這兩個内部因素的評價,孩子甯願保留‘能力’,因為它是穩定不可控的,孩子更看重這個内在價值。”劉學蘭說,學業勝任能力感是孩子自我價值感的重要來源,為維持學業勝任能力感,孩子會形成厭學、拒學、逃學等應對策略,也就是故意、主動地不努力,認為這樣别人就不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了。“有的孩子不去學校,是因為一去學校就讓他的自我價值感受到威脅。家長要透過問題看到背後的原因。”

過重的學業負擔與壓力。校内、校外過重的學業負擔,還有父母的過高期望和過度焦慮,都成為孩子厭學的重要成因。“動機太強有時反而會降低當下的效率。如何幫孩子維持适度的動機水平也是值得家長考慮的問題。”

點燃熱情:激發内部學習動機更重要

“内部動機和外部動機都重要,但對學習的熱情主要來自内部動機。沒有内部動機的孩子會學得很痛苦,也不會走得太遠。家長應把注意力多放在激發孩子的内部學習動機上。”

一是設置挑戰性目标。“目标本身是外部動機,但努力以後能夠達到的挑戰性目标可以轉化成内部動機。家長要了解孩子現有的狀況,設置的目标要能喚起他想要努力的願望。”劉學蘭認為設置挑戰性目标要具體、清晰、中等難度,最好孩子能一起參與目标設置。

二是增強自主選擇。“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控制感特别重要。給孩子提供一種對學習活動的控制感,會促進學習動機。家長可讓孩子自主選擇學習的活動、方式,自己建立與學習有關的規則和程序。”劉學蘭還建議,在學習中給孩子自主選擇權,要與孩子的選擇能力相匹配。“有些家長完全不給孩子選擇權,不但導緻孩子厭學,孩子甚至會厭世或抑郁。”

三是提供成功機會。孩子獲得成功體驗後就會不斷激發内在動力。對于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劉學蘭建議通過三條路徑給他們提供成功體驗。一是發現孩子學習之外的閃光點,“讓孩子明白哪怕學習不好,自己仍然是有價值的”;二是發現孩子學習之中的閃光點,找到孩子學得相對好的科目,給予鼓勵和引導;三是分解目标,縮小步子,及時強化。

四是促進動機遷移。家長要觀察和了解孩子的興趣點,如果動辄說“不要打球了快去學習”“不要看漫畫了該去學習了”……把學習和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對立起來,隻會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無趣的事情。“家長應該思考如何引導孩子把興趣遷移到學習上去,遷移是一個有效的疏導過程而不是限制過程。家長需因勢利導,找到遷移動機的機會,包括不同學科間的遷移、學習和其他活動間的遷移等。”

五是轉換孩子角色。可以創造機會讓孩子擔任平時擔任不了的角色,比如扮演小老師來講解自己學到的知識,或扮演輔導者去輔導弟弟妹妹的學習等。“這是激發孩子自身學習動機的有效途徑。”

督促引導:外部學習動機的激發策略要合理

一般而言,家長常用的是從外部激發孩子學習動機的方法。對于如何科學合理地激發孩子的外部學習動機,劉學蘭也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第一個策略是善用表揚和批評。表揚和批評應明确、具體、公正、适度;以鼓勵和表揚為主,批評為輔;要考慮孩子受表揚與受批評的曆史,“如果孩子經常被表揚,适當的批評是必要的,如果孩子經常被批評,那就要創造表揚孩子的機會”。劉學蘭還提醒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個别差異,表揚和批評的方式要适合這個年齡段的特征。

劉學蘭舉例說,在表揚孩子時,要對他表示接納和信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注重他的努力和進步。同時,劉學蘭也提出了五個批評孩子要注意的關鍵詞:情緒平穩,要控制和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就事論事,陳述事實就可以,不要攻擊人格,不糾纏老賬;具體明确,即具體指出錯誤所在;欲抑先揚,即對做得好的地方先給予肯定;事後指導,即具體指導孩子如何彌補錯誤。

第二個策略是科學獎懲。劉學蘭認為濫用物質獎勵反而會削弱和損害人的内部動機,“獎懲應明确、具體、公正、适度;以獎勵為主,懲罰為輔;以精神獎懲為主,物質獎懲為輔”。有效的、科學的獎懲還包括獎懲方式的靈活多樣,“不要将學習任務作為懲罰手段,比如抄書等,因為容易造成孩子對學習任務的厭惡心理”。

第三個策略是适度競争。劉學蘭提倡競争内容要多樣化,要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體驗和機會。建議家長鼓勵自我競争,讓孩子多和自己比;樹立具有替代性成功的榜樣,即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能讓孩子夠得着的榜樣。尤其要注意合理比較,避免過度競争,“總拿别人家孩子來比較,最終既導緻自身的焦慮還導緻孩子的厭學”。

《中國教育報》2021年12月19日第4版

作者:陳明 本報記者 楊詠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