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鐘南山院士用英文詳細解答“輕症感染者如何護理”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很多人不僅贊歎他在醫學方面所做出的貢獻,更被他的流利的英語口語折服:
可能有人會說,“作為一位高級院士,英語好不是很正常嗎?”确實,有實力的人往往是樣樣精通。
但從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是天才,鐘南山院士也不是一出生就精通雙語。
84歲高齡的他在外媒面前依舊能夠用英文對答如流,專業名詞信手拈來,殊不知他是35歲才開始學英文。
35歲之前,出生在醫學世家的鐘南山,還未曾想過繼承父親的衣缽,也未曾思考過自己在醫學界能做出多大的貢獻。
那個時候,他的興趣愛好是健身和競技運動。足球、籃球、跑步,都是他的強項。23歲的時候,他還作為一名非職業運動員參加首屆全國運動會,在400米欄項目中以54.2秒的成績打破了當時的全國紀錄。
這些興趣他也一直保留到現在,成為支持他能應對繁重醫療任務的動力來源之一。
改變他的,是父親的一句話——
圖源:央視《謝謝了,我的家》
鐘父的這句話,就算放到今天相信也依然很經常聽到,比如“25後焦慮症”“中年焦慮症”等等。
而這句話,也點醒了他。從那之後,鐘南山開始将重心投入到醫療事業中。他每天工作到深夜,同時還擠出時間來研讀醫學專業術語和專業英語。在8個月時間内,他寫下了四本醫療工作筆記,體重掉了整整12公斤。
八年之後,改變鐘南山一生命運的轉折點出現了。
1979年,那年43歲的鐘院士通過了國家外派學者的資格考試,趕赴英國愛丁堡大學學院及倫敦大學呼吸系進修,成為了改革開放後中國向英國派遣的第一批留學生。
當時全國及格線45分,他考了52.5分,而且他當時工作很忙顧不上複習。
很多人覺得43歲對一個人來說已經改變不了什麼,或者也不想去改變什麼,但鐘南山院士回憶稱:“雖然已經43歲,但我下了很大決心,強烈地希望能到國外學習一些先進技術。”
鐘南山,他有一顆敢挑戰自己的心髒。
“想要學好一門外語,就必須先解決聽力的問題。”
鐘南山深知這個道理。那時候,每天做完實驗,他都要花一個小時來練習聽力,不斷地磨耳朵,反複聽。
“我不斷地聽磁帶,有泛聽、也有精聽,邊聽邊寫,做了幾大本筆記後,我的聽力漸漸好起來了。最關鍵的聽力解決後,其他就好辦了。”
短短的幾句話的背後,是廢寝忘食的努力和不舍晝夜的堅持。這時候的鐘南山,已經43歲了。
與此同時,他的父親也對他的英語水平要求嚴苛。每一次收到從英國寄回來的全英文家書,父親都會用紅筆批改信裡的語言錯誤,和回信一起寄返給鐘南山。(鐘南山父親鐘世藩早在30年代就取得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堅持了一年之後,鐘南山的聽寫能力迅速提升,可以和英國人基本無障礙交流了。
△截圖來源:央視節目《謝謝了,我的家》
當然,想要學好一門外語,擁有一個浸泡式的全英文環境很重要。
留學期間和老師互問互答,與同學進行日常對話,還有各種全英語醫學專業講座等等,都給了他以莫大幫助。在耳濡目染中,英語思維開始建立起來,不同場景的用語已然熟記于心。
後面他成為了英國愛丁堡大學的榮譽博士,不僅主編《英中日圖解醫學詞典》,更是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各類研究論文。
2003年,鐘南山院士曾到16個國家和地區做英語演講。鐘院士的英語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他那嚴謹的科學态度和敢于創新的科研精神,赢得了人們的尊敬和認可!
所以你看,鐘南山院士35歲才成為醫生,35歲才開始研讀醫學專業術語和專業英語,43歲留英考試外語不及格,留學期間用英語寫家書還得老父親批改,他也不算出色。
可如今他能夠在采訪時全程飚英語,能用全英文為學生講授“呼吸疾病總論”,講課效果讓學生喊出:“我們打100分!”。
從對英語一竅不通到外媒鏡頭前談笑風生,鐘南山院士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1. 多聽多練。
磨好耳朵是說好口語的第一步。泛聽和精聽相結合,聽懂别人說什麼,從别人的口語中獲取信息,不僅能鍛煉英文思維,更能幫助自己進行下一步交流。
2. 抓住一切開口的機會。
學語言不是紙上談兵,一味對着文章埋頭苦讀是不行的。多說才能将積累的知識運用出來,讓自己融入各種情景中去交流,真正将英語日常化。
鐘南山大學主修的是俄語,對于領域一竅不通。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上課都有許多困難。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目标明确,執行力極強的人,很清楚自己在面臨各種場合時需要擁有的英語水平,但他更清楚,抓住一切開口的機會才是最重要的。
“Easier said than done”(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個人在學習外語過過程中多少會遇到結巴、語法錯誤或詞不達意的情況時,如果因為害怕出錯而不開口,則是因噎廢食,永遠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水平。
在學習任何一門新語言時,總會遇到“不适應”的情況。這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為了說出正确的句子而組織語言的過程;
另一方面,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了提升,我們不得不在痛苦中前行。因此,很少有人能日複一日的堅持,隻要敢于開口說,口語的快速進步就指日可待啦。
3. 浸泡式環境。
一個浸泡式的全英文環境對學好英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置身其中,所有感官體驗都是英語,包括所看、所聽、所觸等都是全方位英語環繞,每一個想法都須用英文表達,不知不覺間英文思維就建立起來了。
鐘南山院士用行動證明了學好英語并不難,隻要你肯付出努力。年至中年的鐘南山都能零基礎學好英語,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呢?
疫情仍未消除,鐘南山院士至今仍奮鬥在一線發光發熱,我們也在家中抗擊新冠肺炎,擁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這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時機。
在學習的過程中,希望大家多給自己一些耐心,語言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輸入和積累,認真和堅持,相信待到春暖花開,我們也将收獲一份讓人羨慕的英語成績!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on it.
本文轉載自公衆号華南翻譯市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