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秋分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秋分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17 20:10:10

秋分節氣的特點和風俗?秋祭月,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将“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迹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不同儀式各異,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秋分節氣的特點和風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秋分節氣的特點和風俗(秋分節氣有什麼特點)1

秋分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秋祭月,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将“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迹。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不同儀式各異。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歲華記》記載北京祭月的習俗說:“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于庭;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還有一個特别的風俗,就是“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

吃秋菜,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苋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甯,身壯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強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潤膚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癰、痔瘡等病症。

實際上,嶺南習俗所謂的“秋湯”也是和現在中醫學提倡的秋天滋補是一緻的,隻不過嶺南習俗更加典型,有點土生土長的味道,沒有上升到中醫學理論的高度罷了。

送秋牛,秋分随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随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粘雀子嘴,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扡着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希望用湯圓将麻雀的嘴粘住當然隻是農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願望,不過這其中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比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湯圓多以糯米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糯米性溫,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熱量之物,在春寒季節少量食用有助于補充身體熱能,補虛調血、升陽健脾。但糯米黏滞、難消化,多食容易導緻食滞。搭配蔥、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湯圓的滞緩效果。

放風筝,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筝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筝類别有王字風筝,鲢魚風筝,眯蛾風筝,雷公蟲風筝,月兒光風筝,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筝的,多比較小,适宜于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争看哪個的放得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