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您的耐心和關心,幫我找到了發熱的原因,讓我得到了規範化的診治。我自己在網上搜索了感染性心内膜炎這個疾病,太兇險了,感謝您及團隊把不知情的我從死亡線上拽回來……”張老感激地對長沙市第四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沙莎說。
前不久,家住嶽麓區某小區的張老,因年前年後反複出現高熱,最高體溫達39.2℃,自己口服感冒退燒藥退熱,但療效不佳。在家人的勸說下,極不情願地來到長沙市第四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在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後,張老因“發熱查因”在全科醫學科病區治療。鄭學斌副主任醫師查房時,詳細了解了張老的病史,發現張老在發熱前無咳嗽、咳痰,以及無尿頻、尿急、尿痛等病症,然而兩次抽血培養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全科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沙莎立即組織科室讨論張老病情,結合臨床經驗,初步排除不可能是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統感染所緻的發熱,但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所緻發熱。科室立即對張老行心髒彩超檢查,并未發現其心髒有瓣膜病變。為進一步确診病因,沙莎建議繼續觀察。然而張老住院後,身體未再出現發熱等病症,複查血培養也未見細菌生長等。張老認為已經康複了要求出院。但出院後的第三天,張老再次出現發熱,最高體溫達38.8℃,在家自服退燒藥,均未見效,且還出現胸悶,再次找全科醫學科主任沙莎就診。
沙莎主任特别重視張老的病情,當天再次詳細詢問了其病史,并給張老做全面體格檢查,發現張老手指端有出血點,心髒聽診有雜音等。結合相關檢查,沙主任耐心地與張老解釋病情。沙莎說,您的發熱不一般,既不是常見的肺炎,也不是常見的尿路感染,可能是心髒出現感染,如果不及時診斷和治療,會出現心力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損害,必須複查血培養和心髒彩超檢查等,建議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全科醫學科醫療團隊對張老複查兩次血培養,均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心髒彩超檢查顯示“二尖瓣前葉左房面蓬松的高回聲團并二尖瓣輕度返流(新出現)”,張老被确診為“感染性心内膜炎”。
沙莎主任組織全科醫務人員進行了病例讨論,并根據張老的病情制定了個體化治療方案。經過全科醫務人員的精心救治,患者恢複情況良好。
沙莎主任介紹,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種緻命性疾病,也是一種罕見疾病,若臨床醫生經驗不足,可能贻誤最佳治療時機。其發病率相對較低,其臨床表現為發熱、心髒不适以及皮膚瘀點、指和趾甲下線狀出血、視網膜出血斑、指和趾墊出現豌豆大的紅色或紫色痛性結節、無痛性出血紅斑等,尤其是有心髒瓣膜病史的患者,出現上述症狀需到全科醫學科進行确診及精準治療。
記者梅玫 通訊員易娜
【來源:潇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