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道風物#
導讀:馬口魚最大能長多大?個頭小巧的它為何成了釣魚人的“心頭愛”?
對于馬口魚,估計許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這種魚個頭小巧,顔值卻很高,特别是在它們繁殖的季節,身上會有彩色的條紋,在水中成群的遊動,更是十分賞心悅目。
那你可知道,在以前不招人喜歡的馬口魚,如今卻成為了“稀罕貨”,還被譽為“淡水中的貴族”,就連很多的釣友也把它視為“心頭愛”,這是為什麼?馬口魚最大能長到多大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馬口魚是什麼魚?馬口魚是一種較為小型的淡水魚,它也因為長得個頭小,常被人視為小雜魚,在過去這種魚确實不怎麼招人喜愛,原因也可能是當時它太常見了,并且個頭又很小。筆者記得在小時候,常在河裡、溪流中捕撈到這種魚,當時村裡很多人都是拿它來喂鴨、喂貓狗了。
馬口魚也叫桃花魚、山鳡、桃花闆、麻口等,它是屬鯉形目、鯉科、馬口魚屬的小型魚類,在我國的分布非常廣泛,遍布大江南北,幾乎是除青藏高原、新疆和台灣等地外都有這種魚的身影。
馬口魚長得個頭小巧,卻顔值高,也十分的靈活。這種魚身體細長,側扁,身上有銀灰帶紅色的紋路。一般身體的中軸有藍黑色的縱紋路,特别是在生殖器的時候雄性的馬口魚的魚頭下側、胸腹鳍及腹部均呈橙紅色。它們在水中成群的遊動,看起來就像是掉落水中的桃花,因此有些地方叫它為“桃花魚”。
除了這些明顯特性以外,馬口魚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嘴巴了。因為馬口魚的嘴巴大,上下颌邊緣不是平的,而是凹凸狀的,仔細看就會發現它的上颔兩側邊緣各有1個缺口,正好為下颔的突出物所嵌,看起來很像“馬口”,因此就有了“馬口魚”這個稱号,所以馬口魚是一種十分好辨認的小型魚。
這種魚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如果水質沒有受到污染,無論是農村的小溪、深山溪澗,還是大江大河裡面都能生存。并且它在水中的遊動速度很快,一般難以捕捉到。
馬口魚最大能長到多大?你們釣到過的馬口魚最大有多大呢?筆者所認識的很多釣友中,所見到的最大的馬口魚也就是2兩左右。在近些年馬口魚确實很少釣友們喜愛,不少釣友還把它當成了“心頭愛”。
馬口魚作為一種偏小型的淡水魚,它的體形确實較小。一般較常見的也就是體長在10厘米左右,體重在一兩左右。但也有少數能長到20厘米長,甚至要更大一點。不過這樣的也就是三兩左右,可以說三四兩已經是馬口魚的極限了。畢竟馬口魚的壽命也就是3-5年,很多的普遍都是活兩三年而已。
至于有些網友說釣到過兩三斤重的馬口魚,筆者認為它們應該是認錯了,它們可能把翹嘴魚當成了馬口魚。
如今卻成了“淡水魚貴族”在過去馬口魚是一種小雜魚,也很少有人會把它當一回事,但如今它在市場上卻很搶手了,一般售價都要40-80元一斤。并且還非常的搶手,一般運氣好才能買得到。如此昂貴的價格,不光是要甩“四大家魚”好幾條街,甚至比許多的海鮮都要貴了。
而馬口魚如今如此的受歡迎,被稱之為“淡水魚貴族”也是有原因的。首先,這種魚個頭雖然不大,但是和其他的小雜魚不同,馬口魚具有刺軟,肉厚,味鮮的特點。像普通的小雜魚,确實沒什麼肉,而且刺還多。
但是馬口魚就不一樣了,它基本是軟刺,而且肉還很厚,吃起來口感好。最關鍵的是它還營養豐富,非常的鮮美。像馬口魚最佳的吃法就是炖湯,或者是油炸、煎炒着吃了,連骨頭都是很酥脆的,尤其是适合用來下酒了。
其次是馬口魚的數量少了很多。這種魚的繁殖能力不弱,在過去分布十分廣。也因為常見而不被人重視。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由于近些年有些地方生态環境的改變,再加上人類過度的捕撈等,導緻野生的馬口魚資源變得稀缺了。
再加上它對水質要求高,目前也沒什麼人養殖,基本都是靠野生為主,所以物以稀為貴,馬口魚的價格也就不斷上漲了。
寫在後面以前很多人不愛吃馬口魚,說它的個頭小,刺還多。其實主要還是沒有掌握它的吃法。如果像普通的魚類一樣簡單的烹饪,馬口魚的刺多确實是一個大缺點。
但如果是把它内髒去掉,清洗幹淨以後,再放到太陽下晾曬到半幹,之後煎炒,或者是油炸的話,骨頭就會很酥脆了,它的魚刺多也不再是麻煩了。
另外馬口魚不光是肉質肥嫩,細軟爽滑,同時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經常食用還有解毒、養肝、健脾、明目等作用哦。
各位朋友們,你的家鄉還有馬口魚嗎?如果有的話,可要好好珍惜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