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我就是演員》第三季節目,在這場有衆多影帝影後、實力演員參加的“巅峰對決”中,曾獲得金馬獎和華表獎的梁靜,成為了第一個出局者。
這出乎很多人此前意料之外,同時更證明:這季節目隻是一款大型的真人秀,根本不足以評判演員的真實演技。
梁靜雖然不算大紅特紫,同樣亦是業内到觀衆一緻認可的中年演技派女星。
2004年,她搭檔夏雨主演《警察有約》,提名百花獎影後,金雞獎最佳女配,獲得華表獎最佳新人獎。
2012年,她搭檔黃渤主演《殺生》,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獎。
2013年,她主演的“大女主電影”《星星的孩子》,提名金雞獎影後,獲得大學生電影節影後。
此外,梁靜還在劉烨、黃渤、張涵予三大影帝輪番飙戲的電影《戲子\痞子\廚子》裡,出演女主角。
梁靜身兼制片人和出品人身份,出演的電影不算多,但演技從來都有口皆碑。如果說本季節目的八位嘉賓,梁靜、張國立、李冰冰、郭濤、佟大為、秦昊、馬思純、李宇春,梁靜肯定不會是演技最差的,這是一個基本常識。
然而,這次節目,她先是被分配挑戰《夏洛特煩惱》“馬冬梅”這個經典角色。
這部讓沈騰和馬麗雙雙成名的票房大爆電影,原版演員早已深入億萬人心,“先入為主”印象下,其他演員誰演都肯定是吃力不讨好,注定起不到“驚豔”的結果。
第二期分配給梁麗的角色“于教練”,完全就是襯托李宇春這個女主角的配角,角色發揮程度有限。而且,現場觀衆打分這種機制,本身是大明星的李宇春本就占盡上風。
當然,最關鍵的原因,是本季《演員》節目的賽制更改,已經完全放棄了前年《演員的誕生》、去年《我就是演員》這兩季的初衷,不再是給那些默默無聞的新人和無名演員,以呈現自己能力的機會;
反而是讓一群早已功成名就的大咖明星和實力派演員,來表演小品,還要被一群從專業角度,可以說“不着四六”的所謂“評委”,去評判他們的表現……
滑稽,當真滑稽,可笑,實在可笑。
所以,即使是最大牌的嘉賓,金馬獎/百花獎/華表獎三料影後李冰冰,參加過一期節目後,就隐隐表示了自己的異議,并瘋狂吐槽節目組。
當梁靜出局後發表長文:「今天,屬于我的“巅峰對決”之旅結束了,雖然我不認為這樣一個舞台就能簡單分出勝負輸赢,但來到這裡的一定都是勇者!」
李冰冰當即轉發點贊,并評論:「演技有目共睹,無需證明」。
梁靜的丈夫管虎導演同樣評論:「表演,本就是不能用來比賽的」,不止是表達自己對妻子努力的支持,更毫不客氣指出,「能夠點評的人,至少應該是有過一些專業熏陶,綜藝節目,萬不能和電影本體挂鈎」,這個節目隻是「大家一樂,衆皆歡喜而已」。
想想前兩季節目,《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為何引發業内空前關注,無數實力派演員争相踴躍報名?隻因評委和嘉賓們,都确實有足夠的人脈能量和話語權,來給那些懷才不遇的好演員,那些刻苦努力的新人以一個“鯉魚跳龍門”、參與優秀作品,并讓廣大觀衆所熟知的機遇。
反之,一旦因為主辦方的片面剪輯和不當操作,引發了觀衆質疑,立刻就是千夫所指,萬衆矚目。
比如2017年11月,《演員的誕生》某期,曾是張藝謀導演《我的父親母親》男主角,此後事業一直不順的老演員鄭昊,在幾個評委的刻意偏袒下,竟輸給了“一張白紙”、鬧出“螞蟻競走”笑話的歐陽娜娜,
尤其是某個專拍雷劇著稱的公司老總,在評委席上大罵鄭昊是“戲霸”的嘴臉,也彰顯着業内資本為了各種“利益交換”,力捧台灣新一代女星,“吃相實在難看”。
一向以公正和耿直著稱的評委章子怡,同樣被逼無奈,隻能特别申請“一次棄權權利”,以為無聲抗議。〈因為她就算投了鄭昊,多給50分,他還是會被票數差而強行淘汰〉。此情此景也激起了衆怒,無數人大罵節目組的“黑幕操作”。
鄭昊的好友張桐,《亮劍》中飾演過“魏和尚”這個經典角色的另一實力演員,專門寫了一篇長微博,訴說他們這些常年被人忽略的演員的辛苦和艱難。
2018年飛天獎評選時,視帝獎杯并沒有發給那些明星大腕,反而是主演主旋律電視劇《絕命後衛師》的張桐,出人意料得獎。而且,鄭昊恰好就是那部戲的男配,拍攝時給了張桐很多關照。
正如張桐的得獎感言,對他們這樣常年默默地拍着主旋律電視劇、幾乎被流量經濟和粉絲文化充斥的影視圈所遺忘的中青年演員來說,這個獎不是給他的,而是給他們這一批人的【雪中送炭】。
這正是《演員的誕生》彰顯了娛樂資本對影視圈的侵蝕,竟能讓無數從業者或者和光同塵,或者敢怒不敢言,才迎來了一次權威大獎的撥亂反正。
如果沒有那場“螞蟻競走”鬧劇,如果沒有《演員的誕生》這個節目,讓一大批常年默默被資本侮辱和損害的好演員,紛紛走入公衆視野,更引發了高度重視,我們還能看到張桐這樣一位非知名“80後飛天視帝”的誕生麼?
透過吉光片羽,不斷地揭露演藝圈表面光鮮下的暗流湧動,從正面和反面去映射種種問題,這就是《演員》系列節目的最大價值了,雖然,這肯定未必是主辦者的初衷。
作為知名演員、成功的制片人和出品人,丈夫又是著名導演,梁靜當然并不像前兩季的參賽演員,如鄭昊、張桐那樣,缺乏機會。恰恰相反,大多數時候,是她在努力發掘各種人才,在給他們參演優秀作品一鳴驚人的機會。
基于《演員》系列前兩季的成功,和在業内巨大的影響力和後續效果,她才會應邀參加這個節目,本以為可以“重新審視自己多重身份的好契機”,然而從結果看,是并未達到預期效果了。
而且,随着節目的繼續,相信會有類似感受的嘉賓,乘興而來,失意而歸的,肯定還不止梁靜一人。
相反,倒是同期對打的騰訊網播《演員請就位》節目,借鑒了《我就是演員》第二季的成功模式,反而理所當然地更受關注和矚目。
一個王牌節目的口碑豎立起來,并不容易,是兩年來無數嘉賓、選手、評委的群策合力,而《我就是演員之巅峰對決》如今的現狀,也隻能“意難平”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