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
同學們,我們已經把老子這四章的基本意思梳理明白了,同學們疑問最大的是在最後一段,雖然我們已經翻譯完了,但到底老子想說什麼,這段話到底有幾個意思呢?我們先将每句話的意思弄明白,然後再理理句與句的邏輯關系是什麼。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不想讓不利的事發生,就要關注事物“未有”“未亂”的時候,洞察先機,及早補救。
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要完成大的目标,就要明确“大”是由“小”發展而來。所以想實現大的目标,必須要重視細微處小處。
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這句話的意思是,肆意妄為就容易失敗,把持權柄不放易失去,強調“無為”“無執”。
生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要成功,不僅重視開始,還要重視快結束的時候,要“善始善終”。
生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這句話是說,聖人之所以稱為聖人,是因為聖人重視“無” ,聖人學了大家不學的認為無用的東西,聖人也不妄動。
生
師
同學們總結的都非常好,但是這麼幾句話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邏輯關系呢?這個問題昨天我們在作業上已經讓大家讨論了,在這裡我給大家展示下同學們的作業,大家看看我們同學們努力建構的這個邏輯關系是不是合适呢?
PPT呈現:
文本 |
句意 |
邏輯關系 |
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
想不亂的結果,就要重視“亂”的開始 |
比喻論證 證明在國家治理中需要關注細節,關注開端。 |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
想做大事,要關注小處 | |
3.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
想有為,就要無為 想有執,就要無執 |
得出結論 國家治理中要思辨看待,不要肆意妄動,強調“無為”“無執” |
4.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
慎終如始,可無敗 |
尋找方法 國家治理中要慎終如始 |
5.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
聖人“無為”典範 |
用聖人佐證觀點 聖人便是重視“無為”的典範。 |
這個邏輯看上去很嚴密,但是這是建立在承認老子這段文字是在讨論治理國家方法,可是老子是強調無為而治的觀點,這樣建構邏輯是否有違老子的初衷?我覺得可能這段文字是在強調為人處事的方法吧。
生
老子強調無為而治,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治上,所以用治理國家來建構這個邏輯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幾句話之間的邏輯關系還是有些問題的,如第四句,第三句得出的結論是治理國家需要強調“無為”“無執”,那麼最後順着這個思路,下一句如果要尋找方法論的話,應該也是圍繞着如何才能“無為”“無執”,可是很顯然,第四句強調的是“善始善終”,這似乎和“無為”沒什麼關系,所以我覺得這個邏輯是有問題的。
生
最後一句聖人的行為一定是對“無為”“無執”的佐證嗎?如果是的話,如何理解“是以”呢?“是以”前面接着的是“慎終如始”,按照這兩句之間的邏輯,那“是以”後面所舉的例證應該是圍繞“慎終如始”才對啊?所以我感覺第四句、第五句的邏輯關系不對。
生
師
剛才大家對這個同學們辛苦建構起來的邏輯關系進行了質疑,首先肯定同學們所建構的這個邏輯關系非常好,其次要肯定表揚其他三位同學對這個邏輯關系的質疑,我們看看同學們的質疑點主要集中在哪幾句?
第四句、第五句。
生
師
對,前三句的邏輯關系大家沒有太多争吵,四五句很明顯和上面的内容不太一緻。
我覺得四五兩句也都是說我們想要成功,就要把“終”當作“始”一樣看待,想要成為聖人,就要學習那些大家都不學不看重的東西,這樣就能輔助自然,不妄為。
生
師
對,這四句五句的内容都是強調不要隻看“開始”,不考慮“結尾”,不要隻看别人都想要的,而忽略别人都不要的不看重的,很明顯,老子開始強調事物的另一面,如果事物分為“陰陽”兩面,老子就是強調我們要關注事物的另一面,同學們再結合這段來看一看。
PPT呈現:
文本 |
句意 |
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
想要“不亂”的結果,就要重視“亂”的開始 |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
想做大事,要關注小處 |
3.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
想有為,就要無為 想有執,就要無執 |
4.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
想無敗,慎終如始 |
5.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
聖人“無為”,欲不欲,學不學 |
師
同學們關注下标紅的字,這段五句話出現的詞語都是相對出現的,都是事物的兩個方面,我們可以将其認為是事物的陰陽兩面,在衆人眼中,隻看到了“有”“陽”的一面,卻忽略了“陰”“無”的一面,老子強調的是“無”“陰”的一面,所以老子認為你想要得到這些,就不應該隻關注你想要的,而忽略那些你不想要的,在衆人眼中不能隻将陰陽兩面當作非此即彼的對立事物,而應該看到它們的統一性。我們再結合第一章的内容來看,老子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強調陰陽的對立統一,這就是老子所謂的辯證法。它可以用在治理國家上,也可以用在為人處事上,它是指導我們一切行為的方法論,所以我們可以将這個邏輯結構建立上你對任何事物的解讀上。好,同學們,我們留一個作業,從你的生活或你所讀的書中尋找一些例證來說明辯證法對我們的重要性。
終
歡迎讀者朋友轉發分享
本文已經發表于《語文學習》2021年第4期
媒體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系我們
《課堂内外》主創團隊
主持人徐德琳
責編黃悠
美編李煜
投稿、轉載等請後台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