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精神科最美科技工作者

精神科最美科技工作者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2-02 17:32:21

【解碼“新動力人群”】

最美藍天背後的“最美科技工作者”

——記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大氣複合污染治理團隊

光明日報記者 鄧晖 光明日報通訊員 支宇珩 李晨晖

打開窗,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随手拍一張藍天的照片。近年來,随着霧霾天數顯著減少、細顆粒物(PM2.5)濃度的持續下降,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天更藍了、空氣更清新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在不同場合就打赢藍天保衛戰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而從産業結構調整到清潔能源替代,從夏季臭氧污染治理到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這場與每個人的呼吸密切相關的關鍵戰役背後,有着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大氣複合污染治理團隊的努力與堅守。

2020年12月,團隊帶頭人郝吉明榮膺由中宣部、中國科協、科技部等6部門評選的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稱号。面對榮譽,這位75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淡然處之:“大家選我,不是因為我‘最美’,而是希望看到我們的環境更美、國家變得更美。”

精神科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藍天背後的)1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資料圖片

1.方向堅定“科技創新要立足國家需求”

酸雨、燃煤、汽車尾氣、PM2.5……随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在過去30年間先後面臨全球最嚴峻、最複雜和最難解決的酸雨、霧霾等區域大氣複合污染問題。而對于郝吉明領銜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大氣複合污染治理團隊來說,“國家的重大科研任務不缺席”,是他們堅守不變的科研信念。

1984年,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郝吉明毅然放棄了留美工作的機會,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位從美國學成回清華任教的博士。

彼時,國内面臨的主要是煤煙型污染問題,煤燃燒釋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嚴重的酸性降雨給我國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也成了團隊瞄準的第一個重大課題。

“當時中國是世界上三大酸雨區之一,尤其是在重慶、貴陽、柳州等燒高硫煤的地方比較嚴重。”郝吉明決定從酸雨成因和影響入手,尋找酸雨控制的對策。

四川白馬電廠、重慶珞璜電廠、山東黃島電廠……十幾年裡,郝吉明帶領團隊把全國各地電廠走了個遍,進行了充分的采樣、環境污染評估工作,不僅搞清楚了我國土壤和地表水酸化的關鍵過程,還提出了《酸雨控制區或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劃分方案》。1998年,該方案被國務院采納推廣,極大推動了我國酸雨和燃煤二氧化硫的治理進程,成為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裡程碑。

随着時代發展,新的大氣污染問題此起彼伏。團隊随之不斷轉換研究方向。

20世紀90年代,中國城鎮化進程加速,小汽車走入更多平常人家。機動車尾氣排放問題引起了郝吉明的關注:能不能找到方法,控制住這個潛在的污染源?

精神科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藍天背後的)2

郝吉明院士(中)參加北極汞污染考察。資料圖片

經過研究,團隊發現北京的大氣污染是煤煙-機動車複合型的污染,1992年歐洲已經實行了歐I排放标準,而我國當時施行的《輕型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标準》在排放限值上僅相當于歐洲20世紀70年代的水平。

“當時國外汽車公司在控污技術上是比較成熟的,但中國在引進國外企業主要工藝時,卻沒有包括尾氣淨化設施。”郝吉明回憶。

制定新的小汽車排放标準迫在眉睫。團隊構建了“車-油-路”一體化的機動車排放污染綜合控制體系,并與各方力量聯合推動了北京市發布DB11/105《輕型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标準》,拉開了制定國I排放标準的序幕,使得我國汽車産業的污染控制與國際接軌。

針對特大城市的大氣綜合治理問題,領銜參與完成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重大活動的空氣質量保障方案;推動了區域性大氣複合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形成;助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國家級大氣污染治理重大政策的出台……持續不斷的科研攻關中,團隊的創新成果接二連三。

有人說,是他們運氣好,選擇了一個具有廣闊發展空間的領域。但在郝吉明看來,這其中有“訣竅”可尋:“科技創新一定要立足國家需求,否則毫無意義。”

2.目标清晰“創新成果要應用于實戰”

“科技創新不是簡單建立理論,而是要應用于實戰。”這是團隊始終堅守的科研準則。

一個黑色雙肩包,簡單的白襯衫、黑西褲、運動鞋,郝吉明經常一身樸素裝扮奔波在學術會議、調研企業之間。這麼一個對自己生活不太講究的大學者,一遇到污染排放、标準制定等科研問題,卻是個名副其實的“倔老頭”。

精神科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藍天背後的)3

團隊成員在戶外開展大氣環境觀測實驗。資料圖片

“當時制定國I标準時,汽車行業就有意見:造出車來就不錯了,還制定标準,會不會阻礙汽車行業發展?”面對質疑,郝吉明堅持自己的判斷,并争取到相關部門支持,極大推動了新車準入門檻:“後來我們還推動北京在2008年奧運會前實施國IV标準,奧運期間成功削減近50%的道路污染物排放量。”

在郝吉明的帶領下,整個團隊也有點“倔”。支撐起這份“倔”的,是團隊強大的科研攻關能力和紮實的實地調研。

從2008年開始,PM2.5被提及的次數開始增多,各種聲音更是接踵而至:“霧霾”和“灰霾”的稱呼是否準确?它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應不應該列入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标準?一時間不同聲音交錯難辨,甚至還引發了空氣質量标準的系列争論。

在這關鍵時刻,團隊拿出了一份紮實的、令人信服的科研報告——1999年至201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PM2.5觀測報告。

報告顯示,PM2.5來自污染源的一次排放和氣态物種在大氣中的二次化學轉化,其中包括有機碳、硫酸鹽、硝酸鹽和铵鹽等複雜成分,二次顆粒物在PM2.5中的比例十多年來持續上升,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及大氣能見度。

“因此,人們通常所說的‘霧霾’和‘灰霾’都不夠科學準确,應該叫‘以PM2.5為代表的區域大氣複合污染’。”郝吉明說。

“20世紀90年代這一領域的研究幾乎還是空白,是當時很不被看好、難以堅持的一項研究。但是我們十幾年如一日地實地測量,默默堅持了下來。”團隊成員、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說:“我們還同步展開了實驗室模拟,精确、可信的數據源源不斷,多年來我們在污染物排放表征的種類、精度和更新速度等方面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如今已編寫了9個技術指南,做出了高精度的排放清單。”

3.初心不改“要以廣闊視野看待環保事業”

薪火相傳,才能生生不息。在科研求真的同時,郝吉明還帶領整個團隊奮戰在環保人才培養一線。

從1986年開始教授本科生的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起,郝吉明一直站在三尺講台上。盡管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他卻一站就是兩節課。

“我講大氣污染控制課程,第一給學生一個系統認識,大氣污染的實質是什麼?第二,世界上最先進的解決大氣污染的技術途徑是什麼?第三,這些技術路徑中關鍵核心的技術是什麼?”郝吉明反複強調,學生要從國家的實際需要出發去開展研究,在新時代更要以廣闊視野來看國家和世界的環境保護事業,“不能隻關注一個煙囪的事”。

在激烈的創新比拼中,團隊還注重多學科的交叉交流。

“科學研究是一項複雜、艱巨的群體勞動。當今科技發展,無論是基礎研究領域,還是技術創新領域,都體現出‘大科學工程、大兵團作戰’的明顯特征。”賀克斌說。

如今,團隊構成愈發年輕、多元,越來越多80後、90後的年輕人加入,他們背景各異、思維活躍,也在不斷結合前沿技術嘗試打破環境治理的邊界。

“郝老師還先後把一批青年學者送到國外一流研究機構深造,這些學者都無一例外學成歸國,并在各自領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專家。”團隊成員、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書肖說。

“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2021年是郝吉明回國任教的第37個年頭,他的辦公桌上堆滿了有關大氣污染治理的書稿、論文和講義,他擔任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和“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搞研究、做調研,他的步履絲毫沒有停歇。

郝吉明說,他和團隊最大的心願就是“藍天常在”:“壓力和挑戰都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内,唯一指引我前行的就是國家發展的需要。”

《光明日報》( 2021年02月07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