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盔是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安全出行的必備護具。據交管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交通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緻死,而正确佩戴安全頭盔,則能有效保護人體頭部,大幅降低交通事故中的死傷風險。頭盔如此重要,消費者該如何選購呢?8月25日,廣東省消委會發布安全頭盔比較試驗結果,建議“騎士”們優先選擇有發泡材料緩沖層的頭盔産品,更好保障自身安全。
10款頭盔中兩款或無法起有效保護作用
為深入了解頭盔産品質量情況,更好指導消費者科學消費,近期廣東省消委會聯合中山市消委會開展了摩托車及電動自行車頭盔比較試驗,委托專業第三方檢測機構—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對樣品進行檢測。
比較試驗總體結果顯示,9款摩托車頭盔中有8款各項指标表現優秀,綜合評價為五星,一款産品護目鏡可見光透過率不符合國家标準,不予評星。10款電動自行車頭盔樣品有4款樣品各項指标均表現優秀,綜合評價為五星;4款樣品部分項目表現一般,綜合評價為三星半或三星;2款樣品缺少了發泡材料緩沖層結構,可能無法對頭部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不予評星(詳見評價彙總表)。
從具體指标看,安全性能方面,在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測試中,17款有發泡材料緩沖層結構的頭盔模拟發生碰撞,均未發生頭盔殼體破裂的情況;在耐穿透性能(高溫)測試、護目鏡沖擊強度測試中,19款頭盔樣品均通過安全測試;使用性能方面,在固定裝置穩定性及佩戴裝置強度性能測試中,9款摩托車頭盔及4款電動自行車頭盔表現優秀;而在護目鏡可見光透過率測試中,1款摩托車頭盔樣品不符合國家标準的規定要求,1款電動自行車頭盔樣品表現較差。主觀測評環節,TORC、LS2、Tuan途安等三款摩托車頭盔樣品,雅迪、NIU LIFE、EGOOOD易酷達等三款電動自行車頭盔樣品,評分較高,測評者比較認可。
建議盡快出台電動自行車頭盔産品強制标準
頭盔産品關系消費者人身安全,選購及使用相關産品需慎重對待,廣東省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要選擇安全且優質的産品,選購時做到“五個注意”:一是要注意查看商品标識信息。選購摩托車頭盔要認準CCC認證标志,購買電動自行車頭盔應選擇有正規生産廠家信息的産品。二是要注意查看頭盔内部結構,優先選擇有發泡材料緩沖層的頭盔産品,更好保障自身安全。三是要注意檢查頭盔的系帶和連接件是否結實不易斷裂,并在購買前進行試戴,确保頭盔尺寸合适不易脫落。四是要注意盡量選擇透明護目鏡的頭盔,保證騎行視野清晰。如果發現護目鏡出現老化或刮花的情況,應及時更換鏡片或頭盔。五是要注意頭盔使用時間不宜過長,到期或碰壞要及時更換。同時,頭盔應避免陽光直射和接觸酸、堿、有機溶劑等物質。
根據本次比較試驗情況,結合近年來行政部門抽檢及消協比較試驗公布結果,分析認為當前電動自行車頭盔産品存在标準不完善、質量不過硬、優質産品不夠多等問題。對此,廣東省消委會建議國家盡快出台電動自行車頭盔産品強制标準,同時建議行業企業從以下方面改進生産,提升頭盔質量:一是注重固定裝置、佩戴裝置設計的合理性,提高頭盔系帶、連接部件等零件質量,确保頭盔佩戴安全;二是選用透光性能好的無色/透明鏡片作頭盔護目鏡,确保佩戴者視野清晰;三是選用強度高的殼體和吸收碰撞能量好的緩沖層,适當增加緩沖層的厚度、密度,使緩沖層與殼體緊密貼合;四是加強材料的驗收檢驗和産品的型式檢驗,确保出廠、銷售的摩托車乘員頭盔符合強制性産品認證的質量要求,電動自行車頭盔符合相關團體标準、企業标準;五是密切關注新國标的進度和内容變化,及時對頭盔的生産工藝進行調整。
下一步,廣東省消委會将召集相關部門、檢測機構、行業企業、消費者等社會各界代表,聚焦頭盔産品領域,共同研讨改善産品生産、促進行業發展、推動品質消費升級,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琳、何穎思 通訊員:粵消宣
圖/廣州日報·新華成記者:廖雪明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林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