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牛根生是如何創立蒙牛的

牛根生是如何創立蒙牛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22:40:50

牛根生是如何創立蒙牛的(牛根生徹底退出蒙牛)1

文丨BT财經,作者 | 無忌

牛根生1999年離開伊利自立門戶至今已三十餘年。

2021年11月30日深夜,蒙牛公告表明牛根生徹底退出了蒙牛。從此乳制品江湖不見大佬,而大佬終将會是中國乳品行業永久的傳說。

牛根生是如何創立蒙牛的(牛根生徹底退出蒙牛)2

下崗後被逼創業

自古英雄不問出處。

牛根生的親生父母是誰,他不知道,他還隻是嬰兒時就被父母以50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個姓牛的放牛農民,自此牛根生和“牛”結下了緣分。

牛根生從小還是一個放牛娃。從一個放牛娃到中國最大的乳業集團一把手,牛根生的故事充滿傳奇和勵志。但如果不是他的下崗失業,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蒙牛。

中國第一波下崗潮出現在1993年至1998年,1958年出生的牛根生正慶幸自己在不惑之年還能保住伊利的飯碗時,1998年下崗潮的最後一年,40歲的牛根生還是下崗了,而外界始終沒有給出原因,當時媒體猜測,可能是牛根生“功高震主”。

從1983年進入伊利,他由一名普通的洗瓶工人一步步走上管理層,用時9年成為伊利的經營副總裁,成為伊利的實權人物,但1998年,伊利董事會直接将牛根生免職,沒有給出任何理由。就這樣有着“乳業怪才”之稱的牛根生下崗失業了。

不惑之年的牛根本丢了飯碗,心裡很不是滋味。去了人才市場,四十歲以上的年齡已經失去優勢,四處碰壁後的牛根本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

而同樣和他一起被免職的還有幾位伊利的中層幹部,這些境遇基本類似的人,在掙紮了一年之後,重新聚在一起,決心重還幹乳業這一行,1999年,蒙牛誕生,牛根生後來回憶說,他是被逼無奈的創業,那個年代,40歲以上的人創業并不多,成功的也不多。

因為天生豪氣和仗義,讓牛根生在當時的伊利乃至整個乳業有着“帶頭大哥”一樣的号召力,在他成立蒙牛之後,很多伊利舊部來投,讓人意外的是,這些人沒有一個是他主動招募的。當初和牛根生一起創業、現任蒙牛集團冰淇淋公司總經理的孫玉斌曾說過,牛根生沒有拉過他們任何一個人,他們是主動過來跟着牛根生幹的,因為他們相信牛根生有能力重新做好一家企業。

蒙牛剛開始的時候,資金有限,是牛根生和幾個合夥人将手中伊利的股票賣掉湊了100多萬,但對于一家乳業公司來說,這點錢顯然不夠。牛根生過去的老下屬聽說這個情況,紛紛投資蒙牛。在這些人的帶動下,他們的親戚、朋友、所有業務關系都開始把錢投給牛根生。這些人之所以敢把錢交給牛根生,是因為他們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一定能做起一個大企業。沒想到的是,不知是競争對手的舉報還是别的原因,蒙牛募集起來的700多萬元的資金差點被當成非法集資。

幾個月後,蒙牛将廠房搬到了呼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為建廠房,這片隻有幾棵樹的林子不得不被砍掉,于是有人告到國家林業局說蒙牛毀林。好在和林格爾縣縣長力挺蒙牛,他對牛根生說:“你們自己幹,如果來抓人,我去坐牢,你們一年把企業幹好了,我一年就能出來;你們兩年把企業幹好了,我兩年就能出來。”牛根生回憶起創業初期的往事,用了“不堪回首”四個字,剛開始時每走一步都非常艱難。

對賭成功,五年上市

早期的牛根生注重韬光養晦。牛根生認為那時候的“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是蒙牛能活下來的唯一方式,“如果不還手是掐不死的。隻要一還手被掐死的可能性是特别大的。當時挨打和挨罵是為了将來不挨打不挨罵,為了自己能夠生存出、發展好,最後能夠不挨打不挨罵。”

牛根生低調地僅用了2年就成為内蒙古第二大乳業品牌,僅次于伊利。而對于伊利這位老東家和競争對手,牛根生依然充滿眷戀和對老領導鄭俊懷的敬意。

為了謀求快速壯大的機會,牛根生開始接觸各路資本。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資、英聯投資三家國際機構入股蒙牛乳業。牛根生為了拿到6000萬美元的風投,和三家投行簽訂了“城下之盟”的對賭協議,未來三年如果蒙牛不能以每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0%以上,蒙牛要向他們賠上7800萬股蒙牛股票。反之,三家外資股東将會把7800萬股票贈予牛根生的蒙牛乳業管理團隊。

這個協議當時引發市場重大質疑,在強敵環視的制造行業裡每年獲得50%,這在很多業界人士的眼中是一個天方夜譚的神話,這場對賭是完全沒有勝算的賭博,而牛根生想與其被同行吃掉,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毅然簽下協議,決定破斧沉薪,背水一戰。

有了資金的支持,牛根生如虎添翼,2002年到2004年,這三年伊利的營收分别為16.68億元、40.71億元和72.14億元,超額完成了對賭協議中的50%增速要求。牛根生在2003年還被評為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而頒獎詞更是一針見血,“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2004年,牛根生創業的第五年,蒙牛在香港主闆上市,成為當時國内上市最快的企業。

捐贈全部股份的第一人

2004年,就在蒙牛上市的同一年,牛根生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他宣布捐出全部個人所持股份設立了“蒙牛專項基金”,成為“中國捐獻股份第一人”。

很多人質疑和嘲諷,但來自世界首善比爾蓋茨的肯定證明了牛根生是在真心做慈善。《鳳凰周刊》甚至将牛根生稱為“全球四大慈善巨頭之一”。他也成為早期熱衷于公益慈善事業的中國企業家之一,這也為牛根生現在離任投身慈善工作埋下了伏筆。

牛根生是如何創立蒙牛的(牛根生徹底退出蒙牛)3

正是此舉,為他赢得了好人緣。

在2008年乳品行業三聚氰胺事件爆發,除了三鹿集團成為“重災區”外,衆多奶粉企業産品都被查出或多或少的三聚氰胺含量,這造成蒙牛集團直接損失超過20億元。

牛根生在絕境中迎來了柳傳志、俞敏洪等大佬們慷慨解囊的“救濟費”,蒙牛死裡逃生,牛根生度過難關。

但受此事件影響蒙牛元氣大傷。在成立十周年的2009年,中糧集團以61億港元入主蒙牛,以20%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也成為實際控制人。2年後,牛根生辭去董事會主席,交棒甯高甯,隻保留非執行董事一職。

此後的10年,除了慈善工作,牛根生以投資人為主,涉足了烘焙、零售、教育、高新技術等領域的項目。11月30日的蒙牛公告,标志着牛根生徹底從蒙牛“退位”。

一代乳業大佬,真正退隐慈善山林,留下一段難以複制的江湖傳說。被50塊錢賣掉的人,愣是走出了一條乳業傳奇之路。

牛根生的隐去,江湖多了一個傳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