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它的魅力大到讓一個本來風華正茂的女人慢慢因為它的瑣碎而變得歇斯底裡,經常瞬間崩潰。
五感缺失是婚後男人的通病
男人最好的聽衆時期,隻存在于暧昧和熱戀期。一旦結了婚,你們的關系就會從微信置頂到消息免打擾。
就連聊天記錄,也不再是愛你、想你、早安、晚安,而是今天吃什麼。
對于結婚後的他們而言,隻是“聾的傳人”、“馬桶上的思想家”,而廁所和車裡則是他們的“法外之地”。
所以“算了”,這兩個字可能是婚後女人說的最多的一個詞。這背後的深意,是婚後逐漸耳聾眼瞎,明知故問,敷衍了事的丈夫。
你讓他洗碗,他就真的隻是洗洗碗,全然不管還堆在旁邊的炒鍋。像是小時候玩過的慣性車,蹭幾下,跑幾下。
久而久之,你的叮囑也慢慢從剛開始說到他去做這件事情為止,變成了無奈看了一眼對方後,默默把事情幹了。
對方的懶惰養成的是你的勤勞,妥協之後的日子其實也可想而知了。
這樣縱容和妥協造成的後果就是,你變相地成為了他的第二個“媽”。也正因為此,他對你的依賴不再是情感上,而是生活上。
其中可怕的是,在對方的心裡,你慢慢失去了特殊性,變得可有可無。
所以請記住,你是妻子不是媽。在婚姻裡你需要的是展現在對方心裡獨一無二的價值,而非你的情緒。
很多人總是在茶餘飯後讨論“老公結婚前後的不一樣”,卻也從來不去細究變化背後的原因,隻是把這當作婚姻中的普遍現象。
大家談論這些也不過就是希望得到傾聽者的共情,仿佛知道有人和自己“同病相憐”之後,就能減少自己的委屈。
但生活從來都是過給自己的,不管你的婚姻現象到底有多普遍,深陷其中的也隻有你自己而已。于外人而言,亦不過是旁觀,體會不到其中滋味。
當了媽媽之後,沒有假期,不知疲倦
戀愛時的風花雪月,結婚後的柴米油鹽,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從戀愛到結婚的标準變化。畢竟釣上來的魚,不會有多少人再去喂餌。
也正是因為如此,女人的價值體現從結婚後開始就變成了大衆眼裡的“廉價”。尤其是成為了媽媽之後。
“誰都是這樣過來的”,這句話就像是魔咒一樣,充斥在婚姻裡每個受不了的瞬間。懷孕時、生産時、帶孩子時等等。
甚至對于有些家庭來說,哄孩子、帶孩子變成了妻子一個人的責任。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你就像是上了發條的機器,流程化地生活着。
麗姐剛剛生完孩子那會,一晚上就需要喂五六次的奶。因為孩子總是哭鬧,她的睡眠質量急速下降,隻有在孩子安靜休息的時候,才有她自己的空閑時間。
所以有時候就算是很困,她也舍不得睡。
有一天晚上,麗姐剛剛把孩子哄睡着,正準備躺下睡覺,可看見旁邊刷着抖音的老公時,瞬間沒有了睡意。她越想越生氣,出去和老公吵了一架。
其實從懷孕時,你就已經陷入了不由己的境地,所有人都在你耳邊說:這個對小孩好。久而久之,連你自己也被潛移默化了。
“當你成為媽媽之後,你就不能做自己了”。并非危言聳聽,這樣的例子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
有的女人犧牲工作退居于家庭後,喜歡在老公和孩子面前說:我為了這個家庭犧牲了這麼多,你們為什麼不知道體貼下我。
這種行為不過就是想得到他們的體諒和關心。可在他們的心裡,你就是在自我“偉大”,用愛的名義綁架他。
事實上對于在意你的人而言本就不必多說。而那些本就不在意的人,你做的所有,可能隻會換來對方一句:沒人逼你犧牲啊。
在感情裡,強者從來都是通過自身價值來得到情感,隻有弱者才會采取自我犧牲的方式換取利益。
聰明的女人做事要硬,說話要軟
被動,是所有人都很不想處在的境地。而指使,更是會激發人們心中的不爽。但不知為何,因為男人的所作所為,總是會讓大部分的女人在婚姻中,把這兩種情況發揮到極緻。
把房間收拾下、把碗洗下、把地拖下。細細想下,有沒有一點點的似曾相識。小時候,父母也總是用這種語氣和态度和你說話。那時候的你,心情是如何的?
情緒的變化其實和年齡的增長并沒有多大的關系,隻不過長大後我們更會隐藏自己的情緒而非發洩。
如果當時的你都是非常不爽的狀态,更何況是現在的對方呢?這種情緒和工作中被上司指使是不同的。
在工作中,他們的職位階級是不一樣的,一個是上級,一個是下級。可在婚姻裡,你們的關系處在同一天平上,沒有層級之分,隻有愛意的多少。
所以在生活中,對于男人而言,他們更喜歡的是主動去做,而非被動要求。這時候也許有人會說:你不說,他更加不會動了。
語言的魅力,總是會被人忽略。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中說:“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着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而語言,則是能讓人心情愉悅最直接的方式,用溫柔的語言去引導男人做事,不僅能為兩人的感情增溫,還能讓自己更加快樂。
有時候可以附帶一些“獎懲機制”,比如零花錢、不被打擾的遊戲時間等等。不要什麼事情都管着對方,要學會适當的放手。
有時候管的多了,會惹人嫌。就像是小時候有多少人想選一個離家遠的學校,脫離父母的管束。
兩者本質上其實沒有多大的差别。當你做到讓男人一想到家,感受到的都是溫暖,而非逃避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是位成功的妻子了。
婚姻中的确會存在很多的崩潰瞬間,但如若難受比開心多得多,還得不到任何對自己有利的物質的時候,那把自己關在這個牢籠裡又是為何呢?
太糾結的人,往往不會有多少快樂。
— END —
感謝關注,更多情感方面的精彩内容,大家還可以關注公衆号【塗磊】(ID:tuleigongzhonghao)。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