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欣慰大概就是拿到體檢報告單,看到上面各項指标正常,這說明自己很健康,還能繼續奮鬥下去,如果發現有哪個指标升高了,接下來就可能要進入長期吃藥狀态,這是誰都不想看到的。
但有時疾病來得就是這麼突然,可能你覺得自己平時還不錯,但卻查出血糖偏高。
那麼,若血糖升高,身上會有哪些表現呢?①幹燥瘙癢,塗抹各種止癢藥都沒用
王大媽素來身體不錯,很少體檢身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總是覺得身上癢,癢得她覺都睡不好,又不敢用勁撓,害怕把皮膚抓破。真是奇事,身上一個疹子都沒有,但就是癢個不停。後來查了血糖,一下子就找到了原因,原來是得了糖尿病。
血糖水平升高會損害神經,同時還會讓血管中的炎症水平升高,對幹癢症狀格外敏感。另外,引起肝腎并發症,影響排毒,毒素在體内堆積,也會導緻瘙癢。
②麻木腫脹僵硬,以為得了類風濕
謝女士手麻僵硬已經有好幾年了,她一直以為自己得了類風濕,吃了很多藥都沒什麼用,從來沒想過查血糖。
在一次工作中,謝女士雙手關閥門起初沒有知覺,突然感覺一陣劇烈疼痛,就像骨頭斷掉了,趕緊讓同事送到醫院。醫生幫謝女士的手指縫合好,同時告訴了她一個不好的消息,那就是謝女士有糖尿病,而她一直以來手指麻木僵硬,其實也是糖尿病的并發症。
謝女士的手是典型的“糖尿病手”,平時沒有過度活動手腕和手指關節,但是因為血管和神經受累,所以患者還是能感覺到麻木、僵硬,關節還會發出“咔哒”聲,有的患者情況更嚴重,整個手不僅腫脹了,還像“雞爪”一樣蜷縮着。
③傷口不容易愈合,容易皮膚感染
王先生皮膚上有一個小膿包,不僅疼,還破潰感染了,他很不理解,按道理說這種小膿包幾天就應該自己消下去了。
後來詢問病史醫生了解到,王先生很喜歡喝飲料,而且沒有查過血糖,醫生心中已經有了猜測,不過還是做了檢查,果然,王先生是得了糖尿病,正是因為血糖偏高,才讓他皮膚感染難以愈合。後來住院治療了24天,王先生才康複出院。
其他人可能幾天就好了,患者卻易感染、難愈合,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小傷口很快會感染擴大,治療起來更麻煩。一方面是因為高血糖環境很受細菌喜歡,為他們繁殖提供有利條件,另一方面是因為患者的免疫力下降,細菌很難被消滅。
化膿性感染
上文王先生身上的膿包就屬于這一種,當患者發現身上出現毛囊炎、汗腺炎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應及時就醫,口服抗生素,還要及時清理創面,防止感染部位擴大。
真菌感染
真菌也喜歡高糖環境,若患者發現自己的甲溝炎反複不好,皮膚掉白屑,經常瘙癢,可能和血糖升高有關,要及時用抗真菌的藥塗抹患處,還要盡快讓血糖降下來。
要關注血糖情況,發現異常要及時檢查,出現在關節和皮膚的疾病,不一定是關節炎、皮膚病,也有可能是糖尿病,要多加重視,盡快排查。
皮膚對策:
血糖平穩後,皮膚問題自然會得到緩解,但是患者也要學會護理皮膚,穿寬松的衣服,減少使用清潔産品,同時要降低水溫,不能過熱,不要經常用搓澡巾。若皮膚有感染,每次清潔後要及時塗抹藥膏。
飲食對策:
減少生活中的糖,除了日常用的白砂糖,精制米面也要少吃,可用玉米、豆子等粗糧代替一部分米飯和饅頭。天然的水果含糖可以吃,但是零食中添加的人工糖要少吃,如果你喜歡甜甜的口感,可以選擇代糖類食品。
運動對策:
在做運動前要先了解運動禁忌,比如患者足底有創傷,應等傷口好了再運動,再比如患者心髒不好,那就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常見的運動搭配是有氧加抗阻,可以選擇慢跑、打球等項目,讓自己動起來,也可以選擇俯卧撐、拉彈力彈,訓練不同的肌肉群,加快燃脂和降糖速度。
用藥對策
胰島素、二甲雙胍等降糖藥應該怎麼用,要結合疾病類型、體型、年齡來,不可“跟别人學”,不可迷信“貴藥”,不可不看說明書。不要擔心藥物有副作用,做到按時服藥,當下降低血糖才是關鍵。另外,用藥後還是要監測血糖,防止血糖升高自己卻不知道。
當患者被确診時,通常意味着身體不僅血糖這一項升高,有可能其他器官也發生了病變,要及時檢查,不能等出現症狀了才重視,血脂、視網膜、腎功能、性功能、聽力等都應及時排查。另外,患者應每年做一次神經病變篩查,防止神經功能惡化。
參考資料:
[1]女子渾身瘙癢以為秋燥塗藥也沒用,原來是糖尿病惹禍·武漢晚報.2018-10-29
[2]每天2升可樂,血糖蹭蹭往上升,小夥長小膿包無奈剜肉醫瘡·武漢晚報.2022-04-18
[3]一個病例帶你認識“糖尿病手”,糖尿病患者手部常見的3種并發症·糖尿病之友.2021-11-23
[4]這種“糖”攝入多,心腦血管病風險高!戒掉10天身體有可喜變化·生命時報.2021-05-2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