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或者月末單品牌,單店組織汽車團購,這幾年已經司空見慣。參加團購,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買車人的選擇之一。但是參加團購能夠便宜多少,為什麼團購能夠便宜,團購又是如何運作的呢?在本文中,或許您能夠找到答案。
目前國内的汽車團購形式,主要以線上互聯網集客,線下4S店成交為主。大大小小的團購會多如牛毛,組織者有垂直媒體,有經銷商,有大型團購網站,也有個人。無論是哪個組織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口号,底價買車,組織者不掙錢。我們姑且先不評論組織者不賺錢的話,靠什麼來維持團購進行下去,先說一說團購組織者的運營套路。
第一種,以汽車垂直網站為代表的垂直媒體及汽車門戶組織的團購,由于其汽車媒體天然流量的優勢,組團集客較為容易,那個品牌集客多,這些組織者攜用戶向經銷商施壓談判,以求拿到一個在一個時間段内不錯的價格。這種形式的團購,組織者一般是賺取團購進場費,每場團購,看集客的人數與成交額,向經銷商索要幾千至上萬元的線上廣告費作為組織方的報酬。有一部分組織者也參與到其他項目的分成中來,如賺取裝飾利潤的返傭返點等等。
第二種,還有一些汽車團購網站,代表的專業汽車團購門戶網站組織的團購,由于沒有天然的流量優勢,需要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面付費,購買流量進行意向參團用戶、購車用戶的收集,相對于那些有天然流量的組織者來講,集客成本就要稍微的高一些,平均每個有效集客大概要付出成本10元左右。這種團購組織者也是收取進場費用,向經銷商索要3-5萬的進場費作為組織方的報酬,同時也通過參與其他汽車消費相關的項目利潤分成來賺取利潤。
以上兩種形式,組織者都是已一種掮客的形式出現,通過價格信息,資源的不對稱,獲取利益。大家應該清楚,商品流通環節越多,成本就會越高。商品都是有進貨價的,除非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經銷商不可能賠錢賣車,羊毛最終還是要出在羊身上的。經銷商支付給組織者的代理費,給組織者的利潤提成等,都是要轉嫁給消費者頭上的。所以說,參加團購,也不一定能買到最便宜的車。
我們消費者買車之前,應該做足功課,多了解各個4S店,經銷商的價格信息,能做到對比,找到自己的心理價位區間,然後靜靜的等待最佳出手時機。
最佳的出手時機,個人在行業内沉澱了很多年,就拿今年來說,最後認為淡季購車最劃算,為啥?
1.受進口關稅下調影像,豪華品牌企業集體降價,自主品牌也不敢示弱,價格戰的前兆伊始。
2.從車企角度考量,上半年接近尾聲,随着五一銷量釋放的結束,接下來将是近三個月的 " 車市淡季 "。此時新車上市速度減緩,待淡季及車企高溫假的結束,新一輪車型投放期也将到來,更是年度目标沖刺的關鍵。
3.由于油價上漲,天氣炎熱或暴雨天,人們持币觀望,造成了經銷商庫存大量的積壓。
在銷售下滑、 庫存加大的情況下, 很多品牌的經銷商面對轉淡的車市有點沉不住氣了, 優惠促銷力度加大早已不是秘密。“現在是淡季, 買車的人少, 但我們又有銷售任務, 隻能拼命降價了。 你有朋友想買車的話, 現在買最劃算。”一些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
上萬元的現金優惠或以送大禮包等形式的變相優惠, 反映出淡季市場的真實狀況。 随着經銷商的庫存壓力不斷增大, 淡季促銷力度隻會越來越大。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對于一款隻有5、 6萬的車型, 近萬元的優惠力度真的是下血本了。 以後不會再有這樣的優惠力度了, 所以現在出手是最佳時機。 十一絕對不會有這麼大的優惠力度。” 面對冷淡的車市, 除了自主品牌, 合資品牌也紛紛打出降價牌,很多合資暢銷車型降價幅度均已突破萬元。
這麼看來,在7,8月份買車确實能劃算不少。但是小編建議首要的還是看我們的用車需求,如果必要再買。車價永遠沒有最低,隻不過在一段時期内,可以選擇最佳時機出手,方可達到最大程度節約成本的目的,同時還能享受到比較好的服務。正好,蘭州八月國際車展8.22-27日應勢而來,全品牌集中,競争更激烈,優惠空間更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