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南斯拉夫解體前後對比

南斯拉夫解體前後對比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6 21:13:41

南斯拉夫解體前後對比?在歐洲的巴爾幹火藥桶,曾經有一個國家,跟我們的關系非常好,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南斯拉夫解體前後對比?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南斯拉夫解體前後對比(前南斯拉夫解體美國做了什麼)1

南斯拉夫解體前後對比

引言:

在歐洲的巴爾幹火藥桶,曾經有一個國家,跟我們的關系非常好!

這個國家就是南斯拉夫!

一部著名的電影,還有那脍炙人口的歌曲,以及相似的處境,讓兩國有着天然的共情。

共情是人區别與動物的關鍵所在,這種基于感同身受的互相吸引,還有1999年的那件事,讓今日不少國人心中,都有對于這個曾經強大國家,今日遭遇的傷懷。

傷懷的根源,就是一個曾經的東南歐強國,四分五裂後的悲戚。

南斯拉夫的崛起和強大,源自鐵托!

冷戰中前期的南斯拉夫,也在建國後不久成了不結盟運動的創始國之一。

他們用獨立的外交政策,在東西方對抗中,找尋自己的國家機遇,用獨立的外交和經濟舉措,換來了國家的富足、繁榮和團結。

可是這富足、繁榮和團結,卻在1989年的蘇東劇變之後,成了過去時。

曾經的巴爾幹之虎,是一個人口2200萬,面積22萬平方公裡的歐洲大國,可今日的塞爾維亞,則是一個人口600萬,面積8萬公裡的内陸小國。

是什麼讓這一切發生的?答案是美國那如影随形的關愛。

(曾經的巴爾幹之虎)

一:美國和南斯拉夫關系,從親密到疏遠。

美國和南斯拉夫的關系曾經非常好。

在蘇聯最為強勢的上世紀70-80年代時,南斯拉夫是和美國關系最好的社會主義國家。

在這段關系最好的時代,美國給了南斯拉夫十多年之久的經濟援助,歐洲國家也在美國帶頭下,紛紛用開放貿易的方式,助力了南斯拉夫的繁榮。

這一切的成因,都和美國的戰略地緣需要有關!

冷戰時代雖然是泾渭分明的時代,但蘇聯和南斯拉夫的關系卻談不上好,反而早早就選擇了分道揚镳。

這一切,在鐵托和斯大林見面時,那貌合神離就能看出來,在斯大林臨死前依舊在盤算暗殺鐵托也能看得出來。

如果不是斯大林喝酒喝死了,鐵托估計有難。

(鐵托和斯大林)

蘇南關系的不合,讓美國看到了機會,

原因無他,美國冷戰的前沿陣地就是和蘇聯對峙的東歐區域。

而處于東歐下方的巴爾幹半島,因為特殊的地緣戰略重要性,也成了北約集團遏制蘇聯影響力擴張的關鍵環節。

在冷戰時代,美國借力土耳其的投誠還有英國的戰略收縮,徹底控制了地中海的海上通道。

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存在,讓蘇聯紅海軍勢力無法進出地中海!

這樣的戰略态勢下,訴求海上突圍的蘇聯,唯一能走的路隻有借力南斯拉夫從巴爾幹半島西側,進出地中海,釋放影響力。

蘇南關系的決裂,讓闆上釘釘的事情黃了,也讓蘇聯擴展地中海影響力的戰略支點沒了。

蘇聯被徹底封死在了黑海,美國當然樂見其成。

不僅樂見其成,還想方設法充實南斯拉夫的實力,讓他成為自己可靠的戰略支點,抵禦蘇聯的壓力。

(鐵托元帥)

那個時候的南斯拉夫也很給力,在鐵托帶領下,國家團結,民心齊整,沒有後來的民族分野,也不存在所謂的矛盾重重。

欣欣向榮的南斯拉夫,用堅守意識形态還有靈活的經濟政策,成了美蘇夾縫中圖強的标杆國家。另一個标杆國家則是冰島,這個國家更牛,玩轉美蘇,讓兩大強國給甜頭。

但這一切,在蘇聯漸顯頹勢之後,出現了變故。

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蘇聯深陷阿富汗戰争泥潭,經濟因為油價波動而波動,糧食安全問題也越發的凸顯。

曾經能毀天滅地的國度,雖然依舊強勢,但卻成了外強中幹的紙老虎。

蘇聯失去了威脅地中海的能力,就讓南斯拉夫面臨的地緣政治格局發生了轉變。

随着1980年鐵托的去世,曾經鐵闆一塊的國度也産生了裂縫。

内外形式的轉變,讓美國開始了戰略層面的轉變。

進而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逐步用兩手舉措,打壓南斯拉夫的發展。

第一手是經濟遏制,第二手是煽動民族意識。

這兩手打壓,配合蘇東劇變還有後續的蘇聯解體,以及俄羅斯的戰略潰退,讓南斯拉夫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重要性越來越低。

可有可無的南斯拉夫,就此因為意識形态的不同,成了美國的眼中釘。

(北華對峙)

二:分裂的因由。

美國因為意識形态,将南斯拉夫當作眼中釘後,南斯拉夫内部問題也在美國煽動下疊起。

這内部問題疊起的根源,就在于南斯拉夫的國家組成。

缺少主體民族的南斯拉夫,屬于多元文化,多元民族聯合體。

2000多萬人口的南斯拉夫,雖然是一個國家,但是卻有不少分裂因子。

宗教上,基督教、東正教和伊斯蘭教并列。

語言上,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斯諾文尼亞語、馬其頓語都是官方語言。

民族上,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諾文尼亞、馬其頓、黑山,五個民族都是主體民族。

政治上,六個共和國還有兩個自治省的存在,也讓政治實體充斥在國境線之内。

在這無數分裂誘因下,南斯拉夫能成為一個政治實體,保持穩定已然非常不簡單。

這需要鮮明的旗幟和強大的領袖,還有民族政策加持。

鐵托時代的南斯拉夫擁有這三個先決條件。

旗幟上,南斯拉夫高舉紅色信仰,跟蘇聯一樣,将信仰當作捏合國際的核心紐帶。

領袖上,鐵托無以倫比的個人威望,還有受到所有人尊重的情操,讓國家有了定海神針。

政策上,曾經的南斯拉夫大力宣傳“泛斯拉夫主義”,用民族源流起點的共同,強化了多民族國家的凝聚力。

這三大舉措的層層遞進,讓南斯拉夫在很長時間内都維持了相對穩定的狀态。

原以無他,旗幟可以模糊民族、地緣和宗教的概念,領袖可以讓人心凝聚,政策上的共同信仰締造也能讓多族群和諧。

(前南厄運)

三:眼中釘的厄運。

但是,這裡有但是了!

這個但是就是,日子好的時候可以如此,日子過得不好了,就會出問題!

這點上看,今日的美國就是如此,一個多元文化,多元民族的國度,還能維持穩定,最大的仰仗就是美國那全球第一的經濟實力。

除了美國之外,還有一個國家也很特殊那就是印度。

印度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他的民族和語言,是全世界最紛繁複雜的,能捏合成一個國家簡直是奇迹。

而奇迹的産生,則和曆史的慣性還有底層人的思維方式有關。

這個問題涵蓋很多方面,就不多做展開了。

南斯拉夫就這樣基于三重政策的指引,在經濟尚好的時候,維系了穩定。

但美國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經濟打壓,讓原本維持的穩定局面,因為經濟環境惡化,還有外來地緣變動的影響,以及肉眼可見的宣傳鼓動,泛起了波瀾,随後有了不平等的出現。

跟蘇聯解體一樣,财富創造的主體,塞爾維亞人會說,我創造得那麼多,卻要補貼其他民族這不公平。

于是,經濟問題變成了政治問題,然後割裂了捏合起來的全國共識。

(民族分野)

勢微的信仰,遭遇了美國刻意扶持起來的族群意識的進攻。

進攻之後,曾經的信仰失去了依存的空間,曾經的聯合體國家也失去了存續的根基。

于是,南斯拉夫在上世紀90年代初,陷入了分裂和内戰的境地。

美國和西方勢力,紛紛借族群共識的名義,幹涉幫助南聯盟内部各個加盟共和國獨立,試圖阻止南斯拉夫中央政府派兵鎮壓,進而讓局勢越來越惡化。

内戰之後,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波黑紛紛獨立!

這一群獨立浪潮,讓歐洲出現了無數足球強國,也讓中國足球隊的國際排名不斷下降。

幹完這一切之後,美國和歐洲依舊不罷休,在南斯拉夫大分裂之後,還在1999年借助科索沃危機挑動了戰争。

在北約強勢空襲之下,南聯盟被迫放棄了對于科索沃的幹涉運動,南斯拉夫曾經的加盟共和國之中的最後一個黑山,也在這場戰争之後,離開了南斯拉夫。

經此一役,曾經的巴爾幹大國一分為八,成了徹底的内陸國塞爾維亞。

四:美國棋局和幹涉的必然性。

南斯拉夫曾經的強大和後續的落寞,都和冷戰的進程,還有美國的戰略需要有關。

曾經的冷戰時代,美國需要南斯拉夫堵住蘇聯進入地中海的缺口,但冷戰結束之後,特别是蘇東劇變之後,這戰略需要下降了。

俄羅斯都開始戰略收縮,南斯拉夫的重要相當然要下降。

重要性下降之後的南斯拉夫就成了美國的戰略威脅。

而這威脅為何會存在,則和曾經的曆史有關。

巴爾幹地區是長期的世界火藥桶,也是點燃世界大戰的動亂之地。

這一切的發生,最早的因由就是,曾經的伊斯蘭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在這裡争鋒相對,進行了持續數百近千年的拉鋸戰。

拉鋸戰之後,文化的割裂,還有各種勢力的互相滲透,讓這裡有了不安的引子。

到20世紀初的時候,曾經占據上風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徹底衰弱,西方開始了興起。

可興起的西方,卻有兩股勢力窺伺巴爾幹。

這兩股勢力,是以中歐和西歐為代表的法蘭克日耳曼系和以沙皇俄國為代表的斯拉夫系。

這兩方勢力,在巴爾幹争鋒相對了很久很久。

一戰前接連兩次的巴爾幹戰争,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徹底退出了巴爾幹,一衆興起的小國,都成了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小弟。

他們是強國之間的天然緩沖,也是戰争爆發的最前線。

一戰時,奧匈帝國的利益訴求點在巴爾幹,俄國的利益訴求點也在巴爾幹。

在哪裡發生的薩拉熱窩事件,促成了一戰的爆發。

二戰的時候,巴爾幹依舊是戰略緩沖,也是兩大勢力的附庸國。

(巴爾幹半島)

從這個角度看,巴爾幹地區沒有強國,才是符合兩大歐系勢力的最優選擇。

南斯拉夫的強大和統一,就讓他成了所有人心中的異類。

俄羅斯稍許好點,如果有一個足夠強大的國家作為他的前沿戰略緩沖,他們是樂見其成的。

但西歐國家的想法就不同了。

歐洲開始了一體化,主導一體化的是法國和德國,他們超然的實力,足以讓他們引領歐洲。

引領歐洲最終目的是統一歐洲,可一個人口2000多萬,面積22萬平方公裡,還有不通信仰的大國,加入歐洲大家庭後,會不會動搖他們的影響力?

基于這樣的思索,歐洲國家有了肢解南斯拉夫的訴求。

将南斯拉夫分裂成數塊,然後在納入歐洲體系之中,比一個聯合體的國家要更好控制。

巧的是,歐洲國家的訴求和美國也有相通的地方。

作為全球戰略主導者,美國因為身處北美,如此遙遠的地緣距離,讓美國對于世界海洋要道的控制非常上心。

海權是美國的立身之本,也是他掌控全球的根基。

(美麗的塞爾維亞)

南斯拉夫附近有什麼?答案是東地中海要道。

這交通要道的地緣優勢,在和平時期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在地緣對手哪裡,就是威脅。

鐵闆一塊的南斯拉夫對于維持美國的全球霸權是威脅。

東出可以影響地中海,南下可以輻射蘇伊士運河和黑海地中海通道。

如此具有戰略價值的區域,最好是散裝的,不是一體的。

這也是美國的慣用做派,用以色列遏制阿拉伯國家,讓他們形成不了合力,就能穩固蘇伊士運河通道的控制權。

肢解南斯拉夫也是如此,将巴爾幹區域成型的強大實力拆分,大漂亮的地緣威脅也就消失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