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齊,齊侯太公田和二年去世。齊桓公田午六年,因不聽神醫扁鵲忠告,病入骨髓去世。齊國第三位田氏新君田因齊繼位。年輕的齊王因齊登基後的所作所為,卻讓大臣們由不解到不滿。
齊威王元年(前378年),韓、趙、魏趁齊有新喪,進攻靈丘。六年,魯國來犯,攻入陽關;三晉進攻齊國,打到博陵。七年,衛國進攻齊國,奪取薛陵。九年,趙國進攻齊國,占領甄城。
但齊王因齊日日長夜宴歌,沉湎酒色,不理國政,所有國事都推給卿大夫,造成内外交困的局面:
百官荒亂,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滑稽列傳》記載,客卿淳于髡[kūn]風趣幽默,善用隐語進行諷谏。
隐語,屬于高智商的遊戲,有問有答,問者不把要說的事情明說出來,而是借用别的事情來類比。答者心有靈犀才能準确知道對方的意圖。齊王因齊也喜歡玩這一遊戲。
怎樣使大王振奮精神,治理國家呢?淳于髡想到兩百多年前伍舉谏楚莊王,用一隐語使楚莊王“一飛沖天”“問鼎中原”的故事。大王現在與楚莊王當年的情形何其相似,何不将那個隐語借來一用?
于是,淳于髡找了個時機對齊王因齊說道:
"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
齊王因齊當然知道這個典故了,也知道了淳于髡的用意,沖口而出:
"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淳于髡哪裡知道,大王正在下着一盤大棋:把自己扮演成不問政事、花天酒地的昏君形象,讓那些欺上瞞下的貪官污吏盡情表演,也放手讓那些真正勤政為民、擁護自己的好官充分展示才能。所謂日久見人心,要有足夠長的時間才能甄别出忠與奸,賢與愚來。所以,司馬遷說用了“九年”,應該指多年吧。
齊王因齊還瞞過朝廷官員與地方官員,暗自派人到各縣摸查情況,并制定了獎罰分明的整治方案。淳于髡的隐語一出,正是自己整治方案成熟的時候,于是齊王因齊借勢一鳴驚人:
于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
賞了誰?誅了誰?《田敬仲完世家》記載了得很詳細:
齊王因齊召見即墨大夫,對他說:"自從你治理即墨,每天都有毀謗你的言論。可是我派人到即墨視察,見田野得到開墾,百姓富足,官府沒有積壓公事,轄區安甯。我的左右毀謗你,是因為你不會讨好他們,以求得贊揚啊!"
于是,齊王封給即墨大夫一萬戶食邑,表示獎賞。
齊王因齊又召見阿城大夫,對他說:"自從你治理阿城以來,贊揚你的話每天都能聽到。可是我派人到阿城視察,田野荒廢,百姓貧苦。那年趙軍進攻甄城,你未能援救;衛國奪取薛陵,你也不知道。你的那些贊揚是你用财物賄賂我的左右得來的吧!"人證物證齊全,阿城大夫被判“烹”刑。
當天就當着所有的大臣,烹殺了阿城大夫,并把左右曾經吹捧過他的人也都一起烹殺了。
烹,把犯人投到水滾開的大鼎裡煮死,犯人在鼎中掙紮的慘狀不可名狀。這種刑法是殘忍的,一般都是公開實行,具有極大的懲戒與震懾作用。
這一獎一烹,樹立了兩個極端典型,讓官員們知道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
於是齊國震懼,人人不敢飾非,務盡其誠。齊國大治。
在這樣的威懾下,人人都不敢文過飾非,努力表現出他們的忠誠。齊國呈現上下和順的大治局面。
國内憂患解除,齊王因齊開始發兵攻打趙、衛,在濁澤打敗魏軍,圍困了魏惠王。魏惠王請求獻出觀城來講和。趙國人歸還了齊國的長城。
諸侯聞之,莫敢緻兵於齊二十馀年。
這就是齊威王“一鳴驚人”的故事。對當今的啟示是,在制定決策方案時,應做充分的調查研究,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制定正确的解決方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