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鳝幼苗大棚培育技術
_徐建強等
2018-2020年,筆者在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白衣庵村武漢馮家池黃鳝養殖專業合作社開展了黃鳝幼苗大棚培育技術試驗。即5-6月購買野生幼苗規格100尾/千克左右,在雙層大棚培育8~10天,使幼苗開口、體質漸壯、規格整齊。然後轉入池塘網箱中養殖,大幅度提高幼苗培育成活率,為池塘網箱成鳝養殖提供了大量馴食後的黃鳝苗種,大大縮短養殖周期,降低養殖成本的投入,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現将養殖情況總結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1.前期準備
(1)大棚建設。在成鳝養殖池塘邊開挖長50 米、寬 4 米、深 0.2 米的長方形幼苗培育池5口,挖出土方加固、加高四周,形成高0.1米、寬0.5米的圍埂。在寬度兩端埋設進出水管,池底從進水端向出水端傾斜,坡度為5%,在圍埂外側用不鏽鋼鋼管和塑料薄膜架設雙層大棚。棚高2~2.5米,兩層大棚間距0.3米,池底夯實壓平後鋪設彩條布,形成幼苗培育池。兩口池做試驗池,兩口池做對照池。
(2)恒溫加熱設備安裝。在兩個試驗大棚中間,預留1個大棚作為換水水源池,長、寬和養殖池一樣,深度加深至60厘米。安裝好恒溫加熱設備,并進行調試。
(3)注水消毒。幼苗培育池注水20~25厘米,用50~100克/米3濃度漂白粉全池消毒,在培育池長邊兩側每隔2米固定一團薄膜布條(把薄膜裁剪成長1.2米、寬0.3米的長條,20條為1組,中間用繩子紮緊固定)。
2.幼苗投放
待池水毒性消失,關注中長期天氣預報,選擇連續晴朗天氣在3天以上的時候投放苗種,進苗後調節大棚水溫至36℃,注意保持恒溫。鳝苗投放大棚前用2%~3%的食鹽水浸泡5~10分鐘,淘汰受傷的和耐受能力差、體質弱的苗種,每個大棚投放苗種5 000千克。
3.養殖管理
(1)投喂管理。早期投喂紅蟲,投餌率為0.1%~0.5%,1小時内吃完為好;中期投喂紅蟲+魚漿,投餌率為0.5%~1%;後期投喂魚漿+配合飼料,投餌率為1%,均以1小時内吃完為好,吃食正常後3天,出售或下網箱進行成鳝養殖。
(2)水質管理。①每天換水兩次,早晨、下午各1次,下午在投喂飼料1或1.5小時後換水,換水同時把糞便、殘餌消除幹淨,養殖尾水排入尾水處理池,集中處理,循環利用。②做好水溫控制調節工作,保持大棚水溫始終穩定在36℃。若晴熱天氣中午陽光充足,水溫升高過快、高于36℃,打開大棚前後門通風換氣,使水溫保持在36℃;若陰雨天水溫不足,使用恒溫加熱控溫設備,加熱備用池水,增加換水量。③做好水質調節工作,在餌料中添加黃芪多糖、V C 、V E 等調節鳝苗腸胃,增強免疫力,提高培育成活率。④對照大棚除未使用恒溫加熱控溫設備外,其餘管理和試驗池一樣。
(3)日常管理。①勤巡池。注意觀察水質、水溫變化,及時采取措施,保持水質清爽、水溫恒定。②加強日常管理。做好養殖日志記錄,認真做好投入品管理及進出使用記錄,保證水産品質量安全。③大棚鳝苗出售完畢後,對大棚徹底消毒,做好培育第二批幼苗的準備工作。
二、結果
雙層薄膜大棚和恒溫加熱控溫設備綜合運用,保證培育期間水溫恒定。經7~10天培育,培育規格60尾/千克的大規格黃鳝苗種。幼苗培育成活率比2018年以前提高了10%~15%,培育時間縮短了3~7天。2018-2020年黃鳝幼苗大棚培育生産收支情況見表1、表2。
表1 試驗大棚效益情況 萬元
表2 對照大棚效益情況 萬元
三、讨論與分析
通過3年試驗養殖與常規養殖模式對比,雙層大棚控溫培育大規格苗種有如下優點:①可縮短幼苗培育時間,常規養殖模式一般需要8~10天,控溫培育模式隻需7天左右,大大縮短了養殖周期,降低了養殖成本和風險。②可提供規格整齊、品質優良、開口馴食良好的黃鳝苗種,為成鳝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推動江夏區黃鳝養殖産業發展壯大。③幼苗成活率提高10%~15%,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用塑料薄膜布條代替水花生、鳳尾草做幼苗培育池幼鳝遮蔽物,大大降低了培育時清潔水體的勞動強度,免除了預防疾病時藥物對水草的傷害。同時,不需移植水草後省去了水草培育生長的時間,縮短了養殖周期,增加了大棚利用率,在一周年内增加培育批次,提高了經濟效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