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六盤水的鞋廠終于開始盈利,東莞永都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文雄松了一口氣。
3年前,東莞永都鞋業到貴州六盤水開了分廠,分廠一直處于虧損狀态,直到今年6月,才實現盈虧平衡。
徐文雄告訴記者,當初選擇六盤水其實是當地政府主動找過來,希望承接一些産業轉移。
内陸薪資可省一半
制鞋業是勞動密集型産業,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和廠租,而内陸省份正好有相對優勢。
徐文雄稱,3年前貴州六盤水當地工人的月平均工資為2000元,而東莞工人平均工資為4000元。
昌健鞋業是東莞厚街的一家鞋廠。2008年,董事長童水順把鞋廠開到了湖南和江西。
“那個時候迫于人民币升值的壓力,就想嘗試去成本更低的地方,選擇湖南和江西是因為我們東莞廠裡的工人就來自于這兩個地方,後來去了發現,确實成本低。”童水順說。
内地鞋廠招工不易
盡管成本低廉,但童水順在湖南和江西的工廠維持到2014年還是關了,遷去了越南和柬埔寨。讓童水順沒想到的是,除了關稅問題,招不到人成為關廠的最主要原因。
“去了當地反而招不到人了,可能大部分人還是願意來廣東打工,薪資比較高。我們在當地的工廠隻招到幾百人。工人數量不夠,成本就降不下來。”童水順說。
在東莞制鞋業的鼎盛時期,童水順在東莞開過5家工廠,員工近萬,年産500萬~600萬雙鞋。但他目前已經把這些工廠壓縮到了兩家,一共才不到600人。
永都鞋業在六盤水的工廠也遭遇了招不到人的窘境。原本第一年招到了1000人,形勢一片大好,但緊接着第二年就陷入了“用工荒”,這讓徐文雄很郁悶。今年,招工情況又有所好轉,就連徐文雄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
對東莞鞋業研究了20年的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分析說,去内陸招不到人的原因很多,首要的因素就在于把一個農民工培養為産業工人需要時間;有些人願意在家門口就業,但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工作時間沒法接受固定的朝九晚五,更别提加班了。
“其實東莞的制鞋業70%都已經轉移出去了,從一開始往江西、湖南、廣西、湖北轉移,到後來轉到貴州、雲南、陝西、内蒙古,甚至東南亞,但很多企業去了内陸卻招不到人。中國本身并不缺勞動力,缺的是有效的勞動資源整合。”李鵬說。
來源:找皮網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版權,我們盡量标注每篇文章的來源,若不願被轉載或侵權,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将第一時間予以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