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張大千重陽登高圖憶的是山東濟南的兄弟

張大千重陽登高圖憶的是山東濟南的兄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3 19:22:51

文|鄭學富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九月九憶山東兄弟》是年僅17歲的王維在長安謀取功名時所寫。當時正值重陽佳節,漂泊在外的王維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此詩借助登高和插茱萸這兩個重陽民俗事象,表達了詩人思親懷友之情。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九月九憶山東兄弟》題中的山東并非現在的山東省。而近現代繪畫大師張大千所作的《重陽登高圖》,表達的懷念主體卻是山東省濟南的兄弟。

張大千重陽登高圖憶的是山東濟南的兄弟(張大千重陽登高圖憶的是山東濟南的兄弟)1

張大千是全能型畫家,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尤其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其中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重陽登高圖》是他應友人之求于1943年所作,此圖構圖嚴謹、氣勢磅礴,準确描繪了關西崇山峻嶺的雄偉壯觀和石骨堅凝,表現了畫家在重陽佳節登高望遠、懷念友人的真摯情感。張大千懷念何人?在畫的題識中他作了詳細注釋:“書來為說濟南事,苦憶關家兄弟賢,正是鵲華好秋色,明湖聽曲更何年?”

張大千重陽登高圖憶的是山東濟南的兄弟(張大千重陽登高圖憶的是山東濟南的兄弟)2

題詩中的“關家兄弟”,是指關友聲、關際泰兄弟。關友聲(1906—1970),山東濟南泺口鎮人,中國現代著名書畫家、山東畫派的創始人之一。他出身于鹽商家庭,家境富有,自幼聰穎,有“神童”之譽。上世紀20年代,關友聲遷居濟南,跟随長兄、濟南著名書畫家關際泰學畫,四處寫生,畫藝漸精,在山東大學國學系畢業後,又前往北平拜師學習詩詞歌賦,其間結識了著名畫家黃賓虹、齊白石、張大千、于非闇等人,尤其與張大千過往甚密,結為莫逆之交。回濟南後,關友聲與兄長關際泰共創濟南國畫學社,收徒講藝,培育新人,後又創辦齊魯畫社,主編藝術刊物。關氏兄弟在濟南飲虎池前街(現上新街)建成一座德式二層洋樓,取《詩經》中“嘤其鳴矣,求其友聲”之意,名曰“嘤園”。當時,張大千經常往返于北平、上海兩地,每次途經濟南,必在嘤園小住。

張大千重陽登高圖憶的是山東濟南的兄弟(張大千重陽登高圖憶的是山東濟南的兄弟)3

張大千重陽登高圖憶的是山東濟南的兄弟(張大千重陽登高圖憶的是山東濟南的兄弟)4

1941年至1943年,張大千在敦煌臨摹壁畫。1943年8月,“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在蘭州首展。在此期間,住在臯蘭(蘭州市區)的張大千收到徐伯璞的來信,徐在信中回憶了他和關氏兄弟陪同大千先生遊濟南時的情景,尤其感謝大千先生在書畫上的指教,一幕幕往事曆曆在目,情真意切。徐還向張大千求畫。是時正值重陽,每逢佳節倍思親,勾起了大千先生對遊曆濟南的美好回憶和對摯友的深深思念之情,一時心情澎湃、浮想聯翩,于是乘興創作了《重陽登高圖》,以表達此時此刻的心情。

登高望遠是重陽節習俗之一,也是曆代文人墨客賦詩繪畫的題材。李白吟誦“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觞”的詩句,石濤多次描繪《重陽登高圖》。古人登高是為了登山祈福,望遠懷親,又與陽春三月“踏青”相對應,重九登山是為“辭青”。重陽登高還有益于身心健康,這個時節“清氣上揚、濁氣下沉”,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于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張大千的這幅《重陽登高圖》奇峰巍峨,重巒疊嶂,給人以極大的視覺沖擊力;松柏蒼翠,廟宇軒昂;山路蜿蜒曲折,石階層層疊疊。畫家采用高遠、深遠相結合的章法,用筆古樸豪放,表現了畫家氣吞山河的胸懷與氣度。這也正是張大千藝術成熟期的畫風,具有強烈的個性,豪邁奔放、雄渾蒼茫。

圖中一着長袍者站立于左側的山頭之上,會當淩絕頂,天高氣爽,極目遠眺,滿目紅葉秋景,視野開闊,心曠神怡,進入意遠神馳的境界。人物雖小,但身姿、神态刻畫得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将登高望遠、懷念親友的情感抒發得淋漓盡緻。張大千人物畫一向喜歡“高士”題材,多采古裝,借人物以抒情懷,實際上是自己形象和心迹的筆墨傾訴。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