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以前幾年不一定能流行一次,而現在随着活牛跨地區交易量的增加,一年可能就要流行好幾次,不少養牛戶對其都已經麻木了。每年冬、春兩季都是牛口蹄疫的高發期,不出例外,近日不少地方又雙叒叕發生了牛口蹄疫。
對于牛口蹄疫的症狀本文不再多談,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應對方式,發生牛口蹄疫後怎麼做才能少死牛?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盡量不要再買牛犢了,特别是到牲畜交易市場買牛犢,這樣做可以避免牛犢到家後發生牛口蹄疫,同樣也可以避免将牛口蹄疫傳染給家中原本的牛。
健康的牛犢可以買嗎?
很多牛犢可能本身沒有病,但在牲畜市場交易或運輸過程中,便感染上牛口蹄疫了,或者牛犢處于感染未發病(還沒有表現出症狀)的狀态,經過運輸應激到家幾天便可能發病。
打完疫苗還會發病嗎?
其實牛口蹄疫免疫效果并不是太盡人意,首先是牛口蹄疫毒株比較多,且不同毒株之間難以形成交叉免疫,其次是疫苗質量(包括存放不當造成多的質量)、接種方法不正确等,即便牛接種後也不能全部産生免疫力,最後則是有些牛接種時本身便處于感染未發病的狀态,此時接種疫苗隻能加快發病并不能起到免疫效果。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一點,大家最好錯開最近一段時間再買牛。
當牛發生口蹄疫後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治療,這樣做的話隻會越治越多,應該先進行緊急防疫保護未發病的牛,這才是最重要、最應該做的事情,隻有減少發病,我們才能有更多精力去治療患牛。
第一,患牛必須要隔離。而且在患牛隔離後,必須充分對牛舍環境進行消毒。
第二,緊急注射牛口蹄疫疫苗,而且必須采用多價疫苗。
這樣做雖然會使一些已經感染還未發病的牛加快發病,但這部分牛遲早還是會發病,我們給牛群注射疫苗保護的也不是這部分牛,而是那些還沒有被感染的牛。
牛一旦發生口蹄疫之後,越打針越容易死牛,有時候不打針反而不死牛,這種情況相信大家都遇到過。
為什麼打針容易死牛?
牛得口蹄疫之後,常常會伴有心肌炎,這種情況下給牛打針,或者抓牛時劇烈追趕、過度驚吓等,都容易造成牛的猝死。另外給牛進行輸液的情況下,往往輸液速度會比較快(輸慢了又怕牛不老實),這也會增加患牛心髒的壓力。
就算打針也是無用針?
可以說很多養牛戶,就算給患牛打針,打的也多是無用針,像頭孢噻呋鈉、氟苯尼考、林可黴素等等抗生素,對牛口蹄疫都沒有任何效果,因為牛口蹄疫是病毒感染,而抗生素隻是用于繼發感染(例如口腔、蹄部潰爛之後的感染),而冬春季節天氣比較冷,繼發感染比較少。
總的來說,患牛能不打針就不打針,需要打針時能肌肉注射就不要靜脈注射。
牛患口蹄疫後不打針,不代表不需要治療,如果不治療任其發展死亡率同樣會比較高。
第一,患處消毒。可采用紫藥水或碘甘油塗抹到口舌潰爛部位,用0.1%高錳酸鉀溶液對患蹄清洗,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
第二,清瘟敗毒。可給牛喂一些清瘟敗毒的藥物,例如清瘟敗毒散、扶正解毒散等等之類的藥物均可,另外還可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
第三,抗菌消炎。可在牛患處消毒之後塗抹抗生素(青黴素、紅黴素等均可)進行消炎,防止患處出現繼發感染。
患牛症狀比較嚴重,需要打針的情況下,可注射黃芪多糖注射液(抗病毒) 魚腥草注射液(清熱解毒),出現繼發感染時加頭孢噻呋鈉,牛長時間不吃不喝影響不良時,注射生理鹽水、葡萄糖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維生素B1、B6、B12注射液、ATP注射液等藥物來為患牛補充營養。
牛患口蹄疫後出現死亡,一部分原因是打針造成應激猝死,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不能攝入充足的營養,緻使機體衰竭而死。因為牛口腔潰瘍在咀嚼時會有強烈的痛感,所以有些口腔潰瘍嚴重的患牛便很少吃食,這種情況下保證患牛的營養攝入就成了關鍵問題。
第一,可以給患牛喂一些流食,玉米粉、豆粕加适量清水,煮熟後冷至适溫(30℃左右)給患牛喝。
第二,可以将胡蘿蔔、青蘿蔔、地瓜、南瓜等,煮爛後再給患牛吃。
第三,可以給患牛喂一些幼嫩的新鮮牧草(盡量切碎一些),或者給患牛喂一些柔軟且營養價值高的幹草(例如紫花苜蓿幹的葉片)。
隻要牛每天都能攝入充足的營養,挺過來5~7天基本上就能夠好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