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開嶺經典語錄

王開嶺經典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03:12:22

王開嶺經典語錄? 1 19世紀的一個黎明,在巴黎鄉下一棟亮燈的木屋裡,居斯塔夫·福樓拜在給最親密的女友寫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來訪,不看報紙,按時看日出(像現在這樣)我工作到深夜,窗戶敞開,不穿外衣,在寂靜的書房裡……”,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王開嶺經典語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王開嶺經典語錄(王開嶺散文精品欣賞)1

王開嶺經典語錄

1

19世紀的一個黎明,在巴黎鄉下一棟亮燈的木屋裡,居斯塔夫·福樓拜在給最親密的女友寫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來訪,不看報紙,按時看日出(像現在這樣)。我工作到深夜,窗戶敞開,不穿外衣,在寂靜的書房裡……”

“按時看日出”,我被這句話猝然絆倒了。

一位以面壁寫作為志的文豪,一個如此吝惜時間的人,卻每天惦記着日出,把再尋常不過的晨曦視若一件盛事,當作一門必修課來迎對,為什麼?

它像一盆水潑醒了我,渾身打個激靈。

我竭力去想象、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體味着它……

陪伴你的,有剛蘇醒的樹木,略含鹹味的風,玻璃般的草葉,潮濕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啼,充滿果汁的空氣,仍在饒舌的蟋蟀……還有遠處閃光的河帶,岸邊的薄霧,紅或藍的牽牛花,隐隐顫栗的棘條,一兩滴被蛐蛐聲驚落的露珠,月挂樹梢的氤氲,那蛋殼般薄薄的靜……

從詞的意義上說,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象征着誕生和伊始,乃富有動感、飽含汁液和青春性的一個詞。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畫冊又添置了新的頁碼,你的體能電池又注入了新的熱力。

正像分娩不重複,日出也從不重複。它拒絕抄襲和雷同,因為它是藝術,是大自然的最寵愛的一幅傑作。

黎明,擁有一天中最純澈、最鮮澤、最讓人激動的光線,那是靈魂最易受孕、最受鼓舞的時刻,是最青春蕩漾、幻念勃發的時刻。像神性的水晶球,它喚醒了我們對生命的原初印象,喚醒了體内沉睡的某群細胞,使人看清了遠方的事物,看清了險些忘卻的東西,看清了夢想、光陰、生機和道路……

迎接晨曦,不僅是感官愉悅,更是精神體驗;不僅是人對自然的閱讀,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人的一輪撞擊。它意味着一場相遇,讓我們有機會和生命完成一次對視,有機會深情地打量自己,獲得對個體更細膩、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禮,一樁被照耀和沐浴的儀式,它賦予生命以新的索引、知覺,新的閃念、啟示與發現……

“按時看日出”,乃生命健康與積極性情的一個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僅代表了一記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種愛生活的理念,一種生命哲學和精神美學。

透過那橘色晨曦,我觸摸到了一幅優美剪影:一個人在給自己的生命舉行升旗!

2

與福樓拜相比,我們對自然又是怎樣的态度呢?

在一個普通人的生涯中,有過多少次沐浴晨曦的體驗?我們創造過多少這樣的機會?

仔細想想,或許确有過那麼一兩回吧。可那又是怎樣的情景呢?比如某個剛下火車的淩晨——

睡眼惺松,滿臉疲态的你,不情願地背着包,拖着灌鉛的腿,被人流推搡着,在昏黃的路燈陪襯下,湧向出站口。踩上站前廣場的那一刹,一束極細的腥紅的浮光突然魚鳍般遊來,吹在你臉上——你倏地意識到:日出了!但這個閃念并沒有打動你,你絲毫不關心它,你早已被沉重的身體擊垮了,眼皮浮腫,頭疼欲裂,除了趕緊找地兒睡一覺,你啥也不想,一秒也不願多呆……

或許還有其它的機會,比如登黃山、遊“五嶽”:蹲在人山人海中,蜷在租來的大衣裡,無聊而焦急地看表,終于,人群開始騷動,巨大的歡呼聲中,大幕拉開……然而,這一切都是在混亂、嘈雜、擁擠不堪中進行的,越過無數的後腦勺和下巴,你終于看見了,和預期的一模一樣——像升國旗一樣準時,規定時分、規定地點、規定程序。你突然驚醒:這是早就被設計好了的,早就被導遊、門票、地圖和行程計算好了的。美則美,就是感覺不對勁:有點失真,有人工之痕,且謀劃太久,準備得太充分。

而更多的人,或許連一次都沒有!

一生中的那個時刻,他們無不蜷縮在被子裡。他們在昏迷,在蒙頭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萬次、幾萬次地打着呼噜。

那光線永遠照不到他們,照不見那身體和靈魂。

3

放棄早晨,意味着什麼呢?

意味着你已先被遺棄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舊的,和昨天一模一樣的“陳”。仿佛一個人老是吃經年發黴的糧食,永遠輪不上新的,永遠隻會把新的變成舊。

意味着不等你開始,不等你站在起點上,就已被抛至中場,就像一個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多少年,我都沒有因光線而激動的生命清晨了。

上班的路上,擠車的當口,迎來的已是煮熟的光線,中年的光線。

在此之前,一些重要的東西已悄悄流逝了。或許,是被别人領走了,被那“按時看日出”的神秘之人(你周圍一定有這樣的人)。一切都是剩下的,生活還是昨天的生活,日子還是以往的日子。早在天亮之前,我們已下定決心重複昨天了。

這無疑令人沮喪。

可,即使你偶爾起個大早,忽萌看日出的念頭,又能怎樣呢?

都市的晨曦,不知從何時起,早已變了質——

高樓大廈奪走了地平線,灰蒙蒙的塵霾,空氣中老有油乎乎的膩感,揮之不散的汽油味,即使你捂起了耳朵,也擋不住車流的喇叭。沒有合格的黑夜,也就無所謂真正的黎明……沒有純潔的泥土,沒有曠野遠山,沒有莊稼地,隻有牛角一樣粗硬的黑水泥和鋼化磚。所有的景色,所有的目擊物,皆無施洗過的那種鮮豔與亮澤、那抹蔬菜般的翠綠與寂靜……你意識不到一種“新”,察覺不到嬰兒醒時的那種清新與好奇,即使你大睜着眼,仍覺像在昏沉的睡霧中。

4

千禧年之際,不知誰發明了“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這個詩化概念,再經權威氣象人士的加盟,竟鑄造出了一個富含高科技的旅遊品牌。據說,浙江的臨海和溫嶺還發生了“曙光節”之争(紫金山天文台将曙光賜予了臨海的括蒼山主峰,北京天文台則咬定在溫嶺。最後各方妥協,将“福照”大獎正式頒給了吉林珲春)。一時間,媒體紛至沓來,電視現場直播,廟門披紅,山票陡漲,那巒頂更成了寸土寸金的搖錢樹,其火爆俨然當年大氣功師的顯靈堂……

其實,大自然從無等級之别,世紀與鐘表也隻是人類制造,對大自然來說,并無厚此薄彼的所謂“第一縷”……看日出,本是一件私人性極強、樸素而平靜的生命美學行為,一旦搞成熱鬧的集市,也就失去了其本色和底蘊。想想我們平日裡的冷漠與昏迷,想想那些靈魂的呼噜聲,這種對光陰的超強重視實為一種諷刺。

對一個習慣了漠視自然、又素無美學心理的人來說,即使你花大錢購下了山的制高點,又能領略到什麼呢?

愛默生在《論自然》中寫道:“實際上,很少有成年人能真正看到自然,多數人不會仔細地觀察太陽,至多他們隻是一掠而過。太陽隻會照亮成年人的眼睛,但卻會通過眼睛照進孩子的心靈。一個真正熱愛自然的人,是那種内外感覺都協調一緻的人,是那種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

像福樓拜,即這種童心未泯的人。還有梭羅、史蒂文森、普裡什文、蒲甯、愛德華茲、巴勒斯……我敢斷言,假如他們活到今天,在那“第一縷曙光”照着的地方,一定找不着他們的身影。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隻有恢複孩子般的好奇與純真,隻有像兒童一樣精神明亮、目光清澈,才能對這世界有所發現,才能比平日裡看到更多,才能從最平凡的事物中注視到神奇與美麗……

在成人世界裡,幾乎已沒有真正生動的自然,隻剩下了桌子和牆壁,隻剩下了人的遊戲規則,隻剩下了同人打交道的經驗和邏輯……

值得尊敬的成年人,一定是那種“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

5

在對自然的體驗上,除了福樓拜的日出,感動我的還有一個細節——

前蘇聯作家康·帕烏斯托夫斯基在《金薔薇》中引述過一位畫家朋友的話:“冬天,我就上列甯格勒那邊的芬蘭灣去,您知道嗎,那兒有全俄國最好看的霜……”

“最好看的霜”,最初讀到它時,我驚呆了。因為在我的生命印象裡,從未留意過霜的差别,更無所謂“最美的”了。但我立即意識到:這記存在,連同那記投奔它的生命行為,無不包藏着一種巨大的美!一種人類童年的美,靈魂的美,藝術的美。那透過萬千世相凝視它、認出它的人,應是可敬和值得信賴的。

和那位畫家相比,自己的日常感受原是多麼粗糙和魯鈍。我們竟漏掉了那麼多珍貴的、值得驚喜和答謝的元素。

它是那樣地感動着我。對我來說,它就像一份愛的提示,一種畫外音式的心靈陪護。盡管這世界有着無數缺陷與黴晦,生活有着無數的懊惱和沮喪,但隻要一閃過“最好看的霜”這個念頭,心頭即明亮了許多。

許多年過去了,我一直收藏它,憧憬它。有好多次,我忍不住向友人提及它,我問:你可曾遇見過最好看的霜?

雖然自己同無數人一樣,至今沒見過它,也許一生都不會相遇。但我知道,它是存在的,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

那片神奇的生命風光,它一定靜靜地躺在某個遙遠的地方。

它也在注視我們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