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與其他宗教不同,道教是我們土生土長的中國宗教,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國古代的社會與文化,又反過來對中國社會與文化産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在我們小的時候經常聽到一些關于鬼神之類的話,後來經過我們的不斷學習,發現這個世界上并沒有所謂的鬼神,可凡事都不會空穴來風,當我們翻閱古籍資料時,總會看到關于鬼神的記載,而關于這些的記載都是從何而來的呢?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我國的道教。
古迹中的神仙圖
魯迅先生在1918年8月20日《緻許壽常》的信中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前言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此說近頗廣行。以此讀史,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許多外國學者也說:欲了解中國,需先了解道教。這話我們今天聽來,似乎覺得有些玄乎,但是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道教确實對我國的政治、經濟、科技及藝術等産生過重要的影響。
道教是什麼何謂道教?其答案衆說紛纭。這是由于道教自身内容的龐雜造成的。不過,考察其宗教内涵,可以顯見,道教是以我國古代社會的鬼神崇拜為基礎,以神仙信仰為核心誘使人們用方術修持以追求長生不死、成仙享樂和用祭祀醮儀以祈福免災為主體内容和特征,文飾道家、陰陽五行家及儒家谶緯學說中的神秘主義成分為神學理論,帶有泛神論及多神論性質的宗教。
八卦圖
道教形成于我國封建社會的早期,史學界及道教界較為有影響的觀點認為,道教形成于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年),以太平道和五鬥米道的創立為标志,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曆史。需要說明的是,道教的創建與佛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等不同,這些宗教一般都有明确的創教人和較為明顯的創教時期,因而比較容易查考确定。
基督教雕塑
道教則不同,它經曆了一個相當長的産生、醞釀過程,是由多源頭、多渠道逐漸靠攏、混合而成的,幾乎與中國古代社會及文化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關系,所以古人雲道教“雜而多端”盡管如此,道教的産生仍是有規律可循的。
道教的來源道教的主要來源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來源于我國古代的宗教和民間巫術。
同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民族一樣,我國自原始社會就有了圖騰崇拜及鬼神崇拜,在萬物有靈的觀念支配下,祭祀及祈福禳災等在社會生活中占據着重要地位,從事這一職業的巫祝是古代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職業,他們使用種種巫術以降神、驅鬼、祈雨、預言、醫病。
古代鬼怪雕塑
早期道教正是承襲了古代巫祝的這種巫風而興起的,符箓派做法事時,亦比較多地沿用了古代鬼神祭祀的做法。
2、來源于神仙之說與方士方術。
神仙之說,由來已久,主要出自燕齊文化與荊楚文化。如莊子的《道遙遊》就對神仙作過許多生動的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神仙之說引發了人們許多豐富且浪漫的聯想,迎合上層統治者永享富貴的奢望,一些方士乘機編造各種成仙之方,騙取利祿。在方士們的蠱惑下,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派人入海覓仙尋求長生之藥,其社會效應不可低估。
祭祀活動
後來,神仙說成為道教區别于其他宗教教義的顯著之點,神仙崇拜則成為道教信仰的核心,方士們所行的種種方術,也大都為道教丹鼎派所信行。
3、來源于黃老學說及道家學說。
黃老學說在戰國時有很大的影響,繼春秋時的《老子》書後,戰國時又出現了一些依托黃帝的著作,在思想傾向上是承繼《老子》的,世稱黃老之學。但是,不管是《老子》,還是《莊子》、《列子》、《淮南子》,它們都是學術著作,道家學說,與宗教無關。
老子雕塑
但從東漢後期起,《老子》逐漸被神學化,道家著作被當作道教經典,黃老之學演變為黃老崇拜,老子則被奉為道教教主,民間巫術與神仙方術亦開始依托于《老子》的思想,出現了一些将神道與道家融合的理論著作,如《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這些著作的問世标志着道教的産生,并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神學體系。
所謂“神仙”究竟是什麼?說起神仙,首先要明白“神仙”究竟是什麼?《道德經》有,“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教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萬物的本原、運行的規律以及人間倫理道德綱常,而德是道的外化及功能。
八仙過海
神仙則是循德而上,在精神和肉體及倫理道德超越于世俗的精神實體。道即萬物之母,神仙也出自道。故而,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人類道德的楷模。比如三清至尊不僅是道教“三大紀”的象征,而且更是“三寶君”、“三洞教主”的神化,是道生一一、二二、三三、萬物的過程演化标志。
結語:天人感應,是道教的根本教義。道教認為,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能夠相通。那些所謂的鬼神其實是不僅含有三清四禦九辰等先天神祇,而且含有功於國、有德於民、對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無私的“真人”。
參考資料:
《緻許壽常》
《道遙遊》
《老子》
《道德經》
(注: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