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白城市公園規劃

白城市公園規劃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1-24 16:52:25

白城,嫩江之濱美麗的草原之城、洮兒河畔崛起的生态新城。經過近年來的積累和孕育,白城已經邁入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處在厚積薄發、破繭成蝶的臨界點上。未來五年,是白城的曆史上升期、發展提速期、崛起窗口期,這是新的曆史方位和時代坐标。

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白城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落實“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審時度勢謀劃了白城在新目标新定位下的發展思路——建設 “一城三區”, 努力建設新時代生态白城、實力白城、美麗白城、幸福白城。

白城,由此注入更為深邃的戰略内涵。

鶴鄉,由此賦予更加迫切的時代要求。

八百裡瀚海大地響起了跨越發展崛起振興的号角,繪夢築夢的熱度,在這片熱土上激蕩、升騰……

白城市公園規劃(白城市一城攜)1

建設區域中心城

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品質

一個抉擇,叩開“城市闆塊”擴張大門。構建區域中心城是白城發展的戰略抉擇。對标中等城市标準,打造東北地區西部生态經濟帶重要中心城市。以建設“六個中心”為重點,創建國家園林城、全國文明城,有效提升市區“首位度”、産業“集聚度”和人居環境“舒适度”,構建城市發展的“白城樣闆”——

實施投資15億元的醫高專升本擴建、投資12億元的職業教育園區建設等重點項目,謀劃推進白城師範學院新校區建設,打造“校城一體”的大學城,讓城因校而名、校因城而盛,建設吉林西部教育高地,打造區域教育中心;建設紅色主題教育基地、标準綜合場館和體育館、遊泳館、羽排中心項目,打造“書香白城”“音樂白城”“文化白城”,提高文化軟實力,打造區域文體中心;推進白城中心醫院争創三甲、中醫院異地新建等項目,促進醫療、康養等多業态融合,打造“現代醫療 生态養老 健康養生”醫養康品牌,打造區域醫養中心;聚焦吉林西部河湖草原濕地旅遊大環線,突出綠色生态、紅色旅遊、曆史人文、冰雪特色,實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融合發展,打造區域文旅中心;發揮科研院所衆多的優勢,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白城插上科技騰飛的翅膀,打造區域科研中心;發揮獨特區位優勢,融入全省“人字形”“雙通道”布局,建設“一環八射”向心公路網項目,完善市域路網,提速城際交通,增強輻射帶動功能,打造區域樞紐中心。

白城市公園規劃(白城市一城攜)2

堅持“水繞城、城枕水”的藍綠路徑,實施“引水入城”工程,建設百裡生态綠色長廊,構建“水潤白城·鶴街如意”城市内部水系布局,打造水韻靈動的魅力白城,争創國家園林城市;以“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為目标,實施公民道德、政務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市場環境、生活環境、社會文化、社會環境、生态環境“九大提升工程”,争取早日跨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争創全國文明城市;按照國家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标,構建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特征的經濟體系、能源體系、建築體系、交通體系,提升生态系統碳彙能力。力争到2040年,率先實現碳中和目标,争創全國碳彙城市。

經過五年奮鬥,中心城區達到中等城市規模,構建白城工業園區、白城經濟開發區、洮北經開區“三足鼎立”,老城與新區一體聯動的現代城市空間布局,圓滿完成“三城争創”任務,建成東北地區西部生态經濟帶上具有較強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區域中心城市。

建設生态經濟先導區

提高經濟“貢獻率”推動跨越發展

堅持“大生态”理念,争創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以完善生态經濟體系為導向,統籌低碳工業、綠色農業、生态旅遊一體發展,綠色産業占據“半壁江山”,構建生态經濟的“白城模式”——

突出“新能源”,做大低碳工業闆塊。承接全省“陸上風光三峽”工程,堅持“系統謀劃、集成布局、整體推進、頭部引領、形成閉環”,促進新能源開發與裝備制造協同跟進、協調發展,形成全産業鍊條;堅持以綠電産業示範園區為突破口,大幅度降低工業電價,形成電價“窪地”效應,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入園,構建綠色新材料、冶金、裝備制造、氫能、化工、大數據智能、食品及醫藥健康“七大闆塊”,打造年消納電量100億度以上的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堅持“綠氫”技術路線,促進制、儲、加、用全鍊條發展,支持國家電投集團開發建設“新能源消納基地”和“新能源制氫”兩個千萬千瓦基地,推動投資170億元的長白氫能走廊、百萬噸“氫田”建設,投資6億元的分布式發電制氫加氫一體化等項目,創建全國氫能示範城市,打造“北方氫谷”。

白城市公園規劃(白城市一城攜)3

到“十四五”期末,新增清潔能源裝機1500萬千瓦,年制氫12萬噸,形成千億規模新能源産業集群,打造國家級消納基地、外送基地、制氫基地。

聚焦“全鍊條”,做強綠色農業闆塊。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十大産業集群”,争創全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實施主糧加工和現代食品産業躍升行動,堅持以梅花為鍊主企業,推動玉米深加工向化工領域邁進,同步推進檸檬酸、甜味劑等加工項目,形成行業單體最大規模;依托牧原集團,推進肉食品加工項目,加快生豬産業集群化發展;加快鎮赉飛鶴提速擴能,全力支持飛鶴在白城全域布局擴能,打造全國乳品産業強市;依托吉運等龍頭企業,發揮稭稈資源豐富優勢,支持做大投資65億元的吉運肉牛、投資3.5億元的和合牧業等全鍊條項目,加快基地化、規模化、産業化步伐,促進過腹轉化、就地增值。

到“十四五”期末,全市農産品加工業産值力争達到500億元,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以上。

融入“大環線”,做優生态旅遊闆塊。圍繞構建吉林西部河湖草原濕地旅遊大環線,充分發揮向海、莫莫格、嫩江灣、查幹浩特等“國字号”品牌優勢,持續開發濕地生态、草原風光、民俗風情、軍事體驗、曆史文化、鄉村休閑等特色旅遊産品,加快“一線多點”景區景點提質升級。

促進文旅融合,打響關東漁獵文化、遼金捺缽文化、民俗曆史三大文化品牌;促進軍旅融合,建設軍事文化主題公園、遼吉省委革命舊址公園;促進農旅融合,加快向海綜合開發,創建嫩江灣5A級景區;促進商旅融合,建設投資20億元的現代商貿綜合服務園區、投資5億元的雜糧雜豆交易中心。

白城市公園規劃(白城市一城攜)4

到“十四五”期末,全市旅遊收入達到200億元,打響“濕地鶴鄉·生态白城”特色品牌。

經過五年奮鬥,全市經濟總量、固定資産投資均實現“翻一番”、分别突破千億大關,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兩山”轉化路徑,成為吉林西部的重要增長極和關鍵支撐點。

建設鄉村振興創新區

争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

緊扣生态農業,争創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農業現代化示範區。以完善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為關鍵,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建立符合實際的産業聯結、組織聯建、治理聯動機制,建成一批農業産業強鎮、美麗休閑鄉村,構建鄉村振興的“白城路徑”——

創新銜接舉措,鞏固脫貧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大力實施脫貧成果鞏固、産業就業銜接、基礎設施建設銜接、公共服務銜接、社會保障銜接和幫扶政策銜接六大工程,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有效發揮創新示範帶動作用,實現脫貧人口生活條件和農村整體面貌的根本改善。

創新發展載體,振興現代農業。堅決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創新開展整地增糧、科技興糧、以水保糧,加快打造東北“國家糧食安全産業帶”,為全省糧食增産、國家糧食安全貢獻白城力量。

白城市公園規劃(白城市一城攜)5

創新實施生态農業“糧食提升”工程、生态牧業“稭稈變肉”和千萬頭肉牛工程、生态漁業“綠色養殖”工程,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高标準農田建設、保護性耕作等重點項目,做優綠色知名品牌,構建現代農業生産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土地規模化經營,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創新城鄉融合,推進鄉村建設。實施鄉村公益事業建設、村屯環境整治、“四好農村路”建設等13項專項行動,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積極開展全國文明村鎮、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争創活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到“十四五”期末,所有行政村全部打造成A級以上标準示範村。

經過五年奮鬥,全市創建現代農業産業園20個,土地适度規模經營比重達到5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農村面貌實現由“髒亂差”到“綠淨美”的根本性改觀,讓更多産業興旺、幸福和諧的“美麗鄉村”在白城遍地開花。

白城市公園規劃(白城市一城攜)6

建設生态文明示範區

築牢東北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突出全區域全要素系統治理,争創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市(縣)。以完善“六位一體”示範體系為抓手,實施“四大生态工程”,打好“五大保衛戰”,生态系統整體修複,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發展蔚然成風,構建生态建設的“白城經驗”——

實施三大生态工程。抓住全省“大水網”建設契機,推進河湖連通達标、引嫩濟洮等重點水利工程,構建區域大循環水系,破解“水瓶頸”問題,實施水系循環工程;加快草原生态恢複與治理,實施“三北”防護林、農田防護林網修複、綠色廊道等工程建設,實現林網成格、草地連片,以樹擋風、以草護沙,實施林草連通工程;擴大向海、莫莫格等重要濕地有效保護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濕地生态功能,實施濕地保護工程。

打好五大保衛戰。抓好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大氣污染治理,确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90%以上,打好藍天保衛戰;加快嫩江、洮兒河等流域治理,實施水質提升工程,加強水源地保護和建設,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強黑土地保護利用,實施鹽堿地綜合治理,持續開展“清廢行動”,确保土壤質量穩定向好,打好淨土保衛戰;探索濕地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新模式,建設濕地生态秀美示範區,打好濕地保衛戰;實施基本草原保護、退化草原生态修複工程,建設10個萬畝以上、集中連片的優質草場,草原保衛戰。

白城市公園規劃(白城市一城攜)7

完善四大制度體系。落實“河(湖)長”、“林(草)長”制,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加快生态保護立法,用制度和法治保護生态環境,完善生态環境制度體系;嚴格落實生态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制度,堅決實行“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修複”,嚴肅查處破壞生态行為,完善生态治理制度體系;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完善生态環境監測體系和規章制度,讓最美白城得到最嚴保護,完善生态責任制度體系;探索建立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籌建吉林西部生态研究院,争創“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完善生态政策制度體系,讓白城的綠水青山既有“顔值”更有“價值”。

經過五年奮鬥,全市林草覆蓋度達到20%以上,濕地保有率達到50%左右,生态系統碳彙能力達到3000萬噸左右,讓水成為最具活力的生态根基、林成為最有效力的生态屏障、草原成為最亮麗的生态名片、濕地成為最富底蘊的生态源泉。

逐夢路上,步履不停。以奮鬥者的姿态,隻争朝夕,不負韶華,再平凡的日子也能旖旎成詩,再遙遠的夢想也将春暖花開……走進鶴鄉,探尋演繹白城逐夢的劇本時,“一城三區”,從時間深處向我們緩緩走來,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高大;步履矯健,铿锵有力,所到之處,風生水起。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翟向東/文 李曉明/攝

編輯:劉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