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以七言歌行著稱,其名作《帝京篇》在當時來說,就以為絕唱。另外,駱賓王還曾寫過不少邊塞詩,開有唐一代邊塞詩的先河。小編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駱賓王的《于易水送人》。
《于易水送人》是駱賓王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述了駱賓王在易水送别友人時的感受,并借此抒發了自己懷古傷今的感慨。全詩寓意深遠,筆調悲壯蒼涼。寥寥二十字,便激蕩着古今風雲之氣,已經能夠初顯詩人的性格特征,這對于初唐的絕句來說是不多見的。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看駱賓王的這首《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詩的首句“此地别燕丹”,意思是說:在這個地方荊轲告别燕太子丹。“此地”即詩題中的易水,是戰國時燕國的南界,當年燕太子丹送别荊轲的地點。而次句“壯士發沖冠”則是概括了那個悲壯的送别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而現在駱賓王也要在易水送别友人,一下子便讓離别的情緒變得悲壯激昂起來。
但若從詩歌的寫法上來看,這種寫法似乎會給人一種突兀之感。因為它既沒有描寫和友人是如何相送,也沒有傳統離别詩歌中的依依别情、思念等内容。而是直接就引入了典故。但正是駱賓王的這種寫法,才能夠反映他内心那種憤慨的心情。大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意蘊在其中。同時,也為後兩句詩烘托了氣氛。
詩的後兩句“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則是駱賓王懷古傷今之言,為的是抒發自己的感慨。即當年的燕太子丹和荊轲早已不在了,但今天的易水卻還是一樣的寒冷。這首詩的最後一個字“寒”,是畫龍點睛之筆,寓意豐富,令人拍案叫絕。它深刻表達了駱賓王對曆史和現實的雙重感受。
這個“寒”字,在藝術表達上主要是起了移情作用。駱賓王在易水旁送别友人,感受到了水的寒冷,使得他内心更覺心寒意冷。這種心寒意冷,是他苦于滿腔抱負的無法施展。于是隻好向最知心的友人傾訴,并一吐心中無盡的憤懑。因此他感懷荊轲之事,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
綜觀駱賓王的這首詩,從詩題上看應該是一首送别詩。但從詩的内容上看,詩人并沒有寫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又更像是一首詠史詩。其實從詩的内容來看,駱賓王本身就沒有告訴讀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的打算,他隻需要在離别之時,對摯友一吐衷腸就可以了。至此,這首詩便結束了,其強烈深沉的感情,卻耐人尋味。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