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通脹的曆史表現

通脹的曆史表現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9:08:44

文 |《财經國家周刊》譚樹森

“市場正在死給美聯儲看。”市場人士看似調侃的一句話,卻道出了當前很多美國投資者的無奈。

當地時間6月16日,美國三大股指繼續暴跌,其中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跌幅超過4%,标普500指數下跌3.25%,均已進入技術性熊市;由藍籌股構成的道瓊斯指數跌破3萬點關口,接近熊市。

通脹的曆史表現(通脹爆表刷新40年來紀錄)1

6月16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新華社發 郭克 攝

6月15日,美聯儲議息會議決定上調聯邦基金利率75個基點,至1.50%-1.75%目标區間,并且繼續按計劃縮減資産負債表,回收流動性。

75個基點的“暴力加息”,符合近一周以來市場的預期,但顯著超出一周前的市場預期。這是因為,6月10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美國消費物價指數再度爆表,8.6%的同比漲幅不僅超出市場預期,也刷新了1981年12月以來的通脹紀錄。

此前,美國4月份通脹同比上升8.3%,較3月8.5%的增幅有所回落,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通脹已經見頂。但5月再度走高的通脹數據讓“通脹見頂論”破滅,也讓世界最大經濟體開始進入堪稱史詩級的加息周期。

作為世界最大央行的美聯儲加息,世界各主要經濟體跟着緊張。高企的通脹率和猛烈的緊縮舉措,不能不給資本市場帶來劇烈調整。

鮑威爾的誤判

“如果當一回‘事後諸葛亮’,還是早點加息更好。”這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的表态。

通脹的曆史表現(通脹爆表刷新40年來紀錄)2

6月1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講話。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2021年的絕大部分時間裡鮑威爾一直是“暫時通脹論”的倡導者。在這一年3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鮑威爾表示,未來幾個月的通脹水平預計比較高,但這将是暫時的。美聯儲當時發布的經濟指标預測顯示,對2021年通脹的預測值為2.4%,明年回落到2.0%。

直到2021年11月初的美聯儲議息會議,鮑威爾依然堅持“暫時通脹論”,不過對通脹水平的樂觀預期開始收斂。在會議聲明中,美聯儲對通脹高企的表述由“暫時性因素”改為“預計是暫時性因素”。

真正的轉變出現在11月30日。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承認,盡管他預計2022年通脹将“顯著”減弱,但将價格壓力描述為“暫時”已不再恰當。

在鮑威爾堅持“暫時通脹論”的過程中,美國經濟界出現了以勞倫斯·薩默斯為代表的“通脹威脅論”,二者争辯不休。

勞倫斯·薩默斯當過克林頓政府的财政部長,在奧巴馬執政時期擔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他從2021年上半年起就屢屢提示通脹“有失控風險”,似乎與鮑威爾唱“對台戲”。

他說,美國大規模的貨币和财政刺激,加上經濟的重新開放,将帶來相當大的物價上漲壓力。他批評美聯儲的寬松貨币政策給市場帶來“危險的自滿情緒”,并警告美聯儲未來可能被迫進行“條件反射式”加息。

當白宮和美聯儲的很多人都在說通脹溫和可控時,薩默斯顯然是民主黨同僚中少有的“有個性”的人。

很快,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也加入了批評者的隊伍。他認為,美國通貨膨脹率面臨顯著攀升的持續風險,“盡管一些推升物價的因素可能是臨時性的,但政府債務累積和其他深層壓力,可能使通脹率長期高企”。

通脹猛如虎。去年以來,美國物價水平加速上行,已經影響到很多人的生活,尤其是低收入群體。

2021年12月初,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在聖誕購物季開始之際,45%的美國人表示由于物價上漲而遭遇了經濟困難。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感受是不一樣的,價格上漲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尤其明顯。年收入低于4萬美元的美國家庭當中有71%表示,物價上漲導緻他們遭遇經濟困難;中等收入家庭當中,47%表示遭遇經濟困難;在高收入家庭中,這一比例為29%。

受通脹影響的還有拜登政府。高通脹嚴重削弱拜登總統的支持率。共和黨借勢猛烈抨擊民主黨。在今年秋季的中期選舉中,拜登和民主黨人面臨不利局面。

加息會馴服通脹嗎

本來,維持物價穩定是美聯儲的核心目标和任務之一。鮑威爾的誤判,是對經濟和物價形勢認識不清,還是受到了美國政客的左右?

當地時間5月31日,美國總統拜登與财政部長耶倫、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等人在白宮會晤,重點讨論通貨膨脹問題。拜登表示尊重“美聯儲的獨立性”。耶倫甚至不止一次承認自己之前對通脹形勢存在誤判。顯然,“通貨膨脹是美國當前的首要問題”,已經成為美國政府和聯儲的共識。

通脹的曆史表現(通脹爆表刷新40年來紀錄)3

6月14日,在美國華盛頓,一名女子提着購物袋走出一家食品超市。新華社發 沈霆 攝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隻是,美聯儲加息到什麼程度才能馴服通脹?

當下,通脹形勢嚴峻,美聯儲與市場似乎都在做“最壞的打算”。多數分析認為,年内美聯儲加息至3.5%左右是可能的。不過,美聯儲也不是無所顧忌,需要在“急刹車”的同時,考慮經濟是否會陷入衰退泥潭,或者經濟衰退是不是必然成為馴服通脹的代價?

由于現在的通脹水平逼近上世紀80年代初,于是人們很自然想到了沃爾克的名字。沃爾克是誰?1979年美國通貨膨脹高達13%時,保羅·沃爾克開始擔任美聯儲主席。在他的領導下,美聯儲放慢貨币供應的增長速度,并大幅提高利率。這些政策導緻美國1982-1983年的經濟衰退,然而通貨膨脹卻得到有效的控制。

這不僅為沃爾克赢得了聲譽,也為發達經濟體進入此後多年低通脹的經濟增長奠定了基礎。然而,在抗擊通脹最緊張的時刻,沃爾克自稱“被綁上桅杆”,付出了極大勇氣。

但隻要有勇氣提高利率就能解決問題嗎?恐怕未必。目前,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突破30萬億美元大關,約相當于美國國内生産總值的1.3倍。美國的利率中樞每上升1個百分點,聯邦政府要增加數以千億美元計的利息支出。如果聯邦基金利率升至1980年代初的10%以上,對美國政府來說同樣是一場噩夢。

去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立法将聯邦政府債務上限調高2.5萬億美元,至31.4萬億美元,暫時避免政府債務違約。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警告說,日益沉重的債務負擔和更高的通脹率可能增加财政危機風險,削弱市場對美元的信心。

通脹的曆史表現(通脹爆表刷新40年來紀錄)4

4月20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聯儲大樓。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不隻是貨币因素

“通貨膨脹是引起物價長期普遍上漲的一種貨币現象。”這是對通貨膨脹的典型解釋。

通貨膨脹是一個貨币現象,往往是貨币超發的結果,這一點在美國當前的物價上漲中體現尤為明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美聯儲“直升機撒錢”模式,造成流動性泛濫,人們在享受股市、樓市等資産價格上漲的同時,也在推高物價水平。

然而,美國這輪通貨膨脹又不僅僅是貨币因素造成的。就美國5月份8.6%的綜合物價漲幅,美國有機構做了量化分析,認為主要因素分别是俄烏沖突直接或間接推高商品價格、新冠肺炎疫情導緻供應鍊緊張以及居住價格上漲等。

美國領導的北約不斷東擴、壓縮俄羅斯地緣政治空間,并不斷“拱火澆油”,最終引發俄烏沖突。危機爆發後,美國及其盟友多次發起對俄羅斯制裁,沖擊全球糧食和能源市場,推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

此外,美國近年來高舉保護主義大旗,掀起全球化逆流,特别是對中國極限施壓,嚴重擾亂了全球産業鍊和供應鍊。

這能怪誰呢?隻能說是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釀的苦酒自己喝”。

學術界認為,通貨膨脹的結果往往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如果考慮到俄烏局勢,這個解釋就更容易理解。美國通過輸出武器,軍火商們大賺一筆,但是随之帶來的通脹後果需要普通美國人來承擔。

通脹的曆史表現(通脹爆表刷新40年來紀錄)5

5月11日,顧客在美國紐約一家超市購物。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房價是把“雙刃劍”

伴随着物價上漲的,還有房價。美國房價在3月份創下曆史新高。徘徊在接近曆史低點的抵押貸款利率助長了購房需求。

美國經紀商網站3月31日發布的月度住房趨勢報告顯示,美國的房價中位數為405000美元,破紀錄的中位數價格比2021年3月上漲了13.5%。

主要衡量大城市房價水平的凱斯-席勒指數顯示,今年3月美國20個大城市房價綜合指數同比上漲21.2%,創35年來最大同比漲幅。

房價漲完房租漲。根據經紀商網站的數據,美國房租增速達到了兩位數。

相關研究顯示,消費物價構成中的住房成本,不僅不太可能迅速下降,而且将在未來幾個月繼續增長。目前,私營部門租金漲幅仍為16%,到2022年底,住宅通脹可能會接近7%,對核心通脹率的貢獻接近3個百分點。

根據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的數據,2021年美國購房貸款發放規模高達1.61萬億美元,住房按揭貸款存量大約有11萬億美元。利率每升高1個百分點,美國家庭為房貸要多支付1000億美元的利息,而且新的購房需求也會受到影響。

人們不會忘記,2008年的次貸危機,可就與按揭貸款有關。曆史未必重現,但習慣了低利率環境的人,面對利率陡然上升,還是要系好安全帶。

來源: 新華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