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雞娃什麼時候流行的

雞娃什麼時候流行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21:59:17

不斷給孩子打雞血、安排學習與活動,不停地敦促孩子拼搏,當越來越多不甘落後、不敢落後的家長走進“雞娃”的隊伍,你有沒有想過——

“雞娃”背後,是突圍還是困境

光明日報記者 楊飒

每天下午5點,北京海澱黃莊的大小快餐店,是校服一族和他們“後援團”的主場。

校服顔色不一,穿校服的孩子或站或坐,或面目無情、或神采飛揚,他們身邊的大人忙前忙後:忙着點餐取餐,忙着掐表叫車,很多時候,甚至忙着把食物喂到正在做卷子或看手機的孩子嘴裡。

這裡是北京市海澱區,被稱作“中國教育的青藏高原”,海澱黃莊則被奉為“宇宙補習中心”,而海澱媽媽更以“雞娃”的教育方法聞名——她們不停給孩子打雞血,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拼搏。同時,海澱媽媽也熱愛學習,熱衷交流“雞娃”秘籍,甚至,在她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不甘落後或不敢落後的家長正在走進“雞娃”的隊伍。

臨近期末,“雞娃”家長們這種焦慮的心情也達到峰值。

“雞娃”媽媽紮堆出現

——“普通人就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

專家:“雞娃”現象是典型的專制型或權威型教養方式,超前培養、突出特長、擠進名校,是“雞娃”的實現路徑

肥腸媽媽是标準的海澱媽媽,8歲的兒子就讀于海澱某重點小學,目前綜合成績在海澱同齡人當中屬于前1%以内。

“這所學校挺難考上的,學校試題是保密的,每年都在變,沒法刻意準備。打鐵還需自身硬!”肥腸媽媽說,孩子3~6歲期間,是投入産出比最高的一段時期。

“在這段時間,我給肥腸培養了較為自主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也為他積累了比較厚實的學科基礎——突破了識字關(6000字),學會了中英文自主閱讀,英文讀到‘典範英語9’,背完‘新概念’一、二、三冊。學完小學課内六年的數學,開始學三年級奧數。鋼琴過了英皇二級,跆拳道綠帶。”肥腸媽媽認為自己很适合在海澱,“對于大部分家長來說,家裡沒有礦,也沒有亮眼學曆。但普通人就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我覺得不是。我覺得我這個路徑更适合大多數普通人。”肥腸媽媽說。

肥腸媽媽說自己是普通本科畢業,在海澱區相當于“文盲”級别,因為“海澱的高知家庭特别多,競争很激烈”。

盡管肥腸媽媽強調,作為普通家長沒辦法規劃孩子的未來,但許多海澱家長卻以讓孩子進入清華北大為目标,網上流傳着海澱父母的“雞娃”人生規劃表:1歲,一開口說話,中英雙語教學;3歲,能自己看英文繪本,背100首古詩;5歲,奧數學習,思維訓練……10歲,奧數比賽一等獎,英語拿到PET證書(劍橋英語考試初級水平)。而這就是進入海澱前5%、北京前1%學生的水平。

海澱媽媽幾乎給全國的家長們樹立了“想起來就心塞”的學習地标,成都媽媽韓莉直言,雖然也想走這條路,“但我自己空餘時間很少,跟孩子玩的時候講一些知識,他是能接受的。但買的識字、數學和英語的網課,課時太長了,孩子就會難以堅持并感到挫敗。”

韓莉發現,“‘雞娃’的媽都是紮堆出現的,大家有共同志向或者說共同價值觀,走到一起就會交流起來,氛圍很不一樣。”韓莉直言,自己沒辦法做到那樣。

為什麼家長都很“瘋狂”地搶報補習班,肥腸媽媽坦言,“因為現在小升初的政策,不像中考高考那麼明晰,沒有固定标準。所以大家肯定要想辦法證明我娃英語很強。那拿什麼證明?就是劍橋英語考試呗。當然也有一種家長覺得孩子惰性太大了,想以考助學”。

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薛海平和其博士生高翔通過一項追蹤調查發現,家長的教養方式可以分為專制型、權威型、寬容型和忽視型,“雞娃”現象就是典型的專制型或權威型的教養方式。“也就是說家長特别關注孩子,把更多時間放在孩子身上,而在國外也把這種方式叫作直升機育兒或者是密集型育兒。超前培養、突出特長、擠進名校,是‘雞娃’的實現路徑”。

複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沈奕斐也認為通常有兩種類型的父母容易産生“雞娃”現象,一種是對孩子嚴格要求,這樣的父母對學業沒有很高要求,他們更希望孩子形成非常正确的行為規範,認為如果孩子不嚴格教育,很可能成長不好;而另一種父母不隻是嚴格,他們也跟孩子商量,在報班之前會詢問孩子意見,但實際上,即便孩子不太喜歡,他們也會用種種理由去說服孩子上很多培訓班,讓孩子接受現狀。

雞娃什麼時候流行的(雞娃背後是突圍還是困境)1

江西省萍鄉市麻田中心學校,學生們在進行“輪胎賽跑”訓練。新華社發

雞娃什麼時候流行的(雞娃背後是突圍還是困境)2

在位于北京市海澱區的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在上語文課。新華社發

多數家長的焦慮源自比較

——“孩子怎麼落後了這麼多!”

專家:焦慮的家長習慣用數字化、階段化指标衡量孩子,結果是與教育本身形成沖撞,反倒影響了孩子

廣東媽媽封欣在網絡社區上召集了來自天南海北的家長,建立起一個“‘雞娃’方法交流群”。大家在群裡交流孩子的養育方法,讨論哪個機構的補習班更好。群裡一個媽媽說:“我們家娃現在不僅語文考了第一,數學也考了一次第一,99分。請大家允許我笑一下,哈哈老母親的心!”群裡的媽媽們紛紛點贊。

封欣覺得“雞娃”不容易,“作為一枚二寶媽,焦慮一個接一個。”回想起自己“雞娃”的緣起,封欣說是因為疫情期間在家上課,老師要求上傳作業視頻。她發現其他同學都會講故事、會數數字,“怎麼感覺我家妹妹落後了這麼多!”封欣一時有點慌了,馬上開始研究“雞娃”的方法。

許多家長的焦慮都源自比較。“我兒子幼兒園同班一個小女生4歲就可以很順暢地讀全英文繪本,我們家孩子6歲可能都達不到這個水平。”韓莉認為,“以前沒互聯網,你隻知道周圍人的情況,不會知道海澱的孩子是什麼水平。大家按部就班,也不知道時代的發展會讓人的生存境遇産生很大變化,以前是很平緩的年代。”

有一種觀點認為,家長的焦慮是由于劇場效應,即在劇場裡看戲,如果前面有一個人不遵守規則站起來看,後面的人為了看清楚也會站起來看,最後整個劇場的人都站着看戲。

但在沈奕斐看來,焦慮背後還有不同的原因,其中一種是家長自己曾有過創傷,“比如他自己小時候學習成績不好,他發現成績不好導緻了很多問題,就會要求自己一定要下功夫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将來不走自己的老路。”

“我也看到過一些成功人士曾經家境貧寒,他就很擔心如果孩子不努力,會回到自己原來的起點。”沈奕斐說。

無論是在網上還是現實中,焦慮的家長總是習慣用一些數字化的、階段化的指标作為衡量孩子的标準,比如奧數一等獎、劍橋英語從入門水平KET證書到熟練應用CPE證書。之所以家長會采用這樣的方式,沈奕斐認為,更普遍的原因是“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充滿變動、現代性的時代。社會變化太快了,面臨很多不可控的風險。對未知的不确定會導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努力地抓那些确定性的要素”。彈鋼琴就一定要考級,否則沒辦法證明彈得好,所以家長就要幫助孩子拿到應該有的成就體系。學習成績量化,家長才能确定,孩子現在的狀态是怎樣的,才能對孩子的未來感到安心。

“但家庭教育本質上是情感支持和人格培養,這些東西都不太能量化。當家長去抓那些變化的東西,就會形成跟教育本身的一種沖撞,孩子也會反抗,結果反倒影響孩子。所以父母應該看到,現在‘雞娃’,未來未必好。家長本身其實是處在一個時代的困境裡,他們也有他們所不能解決的自身問題。”沈奕斐說。

雞娃什麼時候流行的(雞娃背後是突圍還是困境)3

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一家培訓機構裡,孩子們正在練習舞蹈。光明圖片

雞娃什麼時候流行的(雞娃背後是突圍還是困境)4

在天津博物館,小朋友在老師和家長的注視下裁剪布料。新華社發

養娃過程也是摸着石頭過河

——“教育不光是讓孩子坐在那裡打卡”

專家:增強對孩子的信任和對未來的安全感,是父母要努力做的事情

周末爬10公裡遠程山、去良渚公園畫畫、做手工紮染……這是眼下杭州媽媽于純帶着4歲的兒子常做的事情。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養娃的過程都是摸着石頭過河。我自己從什麼都不知道,到慢慢地對養娃有點想法再反思,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于純有段時間也沉醉于給孩子做英語啟蒙,“一歲多開始磨耳朵聽音頻,看了一年多英語繪本。但到兩歲半之後,孩子就不太願意聽音頻了,就放棄了。”

“其實孩子最重要的是他内在的精神,對周圍的世界保持一種探索的欲望。如果他有這些精神,從現在到20歲、30多歲,他永遠都處于一個探索過程,不用父母去指揮現在該學英語了、該學數學了,他會有自己的想法。”于純說。

“教育大有可為,并不是讓孩子坐在那裡打卡。”遵循孩子的發展過程、把教育融入生活是于純選擇的教育方式。

科學養育,沈奕斐給出了“密切關注,謹慎出手,優勢累積,快樂為首”的16字方針。

“觀察孩子、了解孩子,不要以你的想法強烈地去幹涉他,因為你越焦慮,情緒越不好,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越大。孩子需要學會自己去面對不确定性,去學習自己怎麼做決策。80%的問題,孩子可以自己解決,他好像效率慢一點點,但實際上能力起來了以後,很多後面的問題都可以解決。”

沈奕斐認為,“父母也得學會擁抱不确定性,要相信社會是越來越好的,未來的孩子有能力去适應,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很好。後喻時代,更多的時候是孩子在帶領我們成長,孩子成了這個時代的先鋒。增強對孩子的信任和對未來的安全感,這是父母自己要努力做的事情。”

(部分被采訪者為化名)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2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