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農曆正月三十),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其意為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 所謂“蟄”者,藏也。
《聞雷》
白居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餘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衆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古代将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鹂)鳴;三候鷹化為鸠。”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莺嗚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
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驚蟄養生
驚蟄起天氣逐漸轉暖,但此時乍暖還寒,氣候幹燥,易患外感風寒。應當注意适時增減衣服。
驚蟄時應早睡早起,注意飲食。少吃油膩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豆腐以及雞蛋、芋頭等。
民間也有“驚蟄吃梨”的習俗。由于梨和“離”諧音,其意是遠離病痛及害蟲。
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梨可以生吃,也可以水煮。梨在煮過以後,可以去除其本身的寒性,比較适合脾胃虛寒者以及老年人食用。
驚蟄伊始,萬物複蘇。應當适當運動,多動少坐,激發身體的活力。
梨的幾種吃法:
榨汁喝——潤肺生津
把生梨去皮、去核,用榨汁機榨汁後取400毫升左右,再與10克冰糖、1枚胖大海一起煮,20分鐘後即可服用。
常飲此汁可以潤肺生津、利咽開音。
煮水喝湯——健脾潤肺
這種方法制作簡便,把生梨切片,再與冰糖、銀耳一起放入沸水鍋中熬煮。
可以起到健脾、潤肺、止咳的作用。
平時也可以把其當做甜點食用。
秋梨膏
秋梨洗淨削去外皮,擦闆架在湯鍋上,用擦闆把秋梨擦出梨蓉和梨汁;
老姜削去外皮切成細絲。幹紅棗洗淨,瀝去水分,去核;
将幹紅棗、冰糖和姜絲放入湯鍋中,和梨蓉及梨汁用大火燒沸後,蓋上蓋子轉小火慢慢熬煮約30分鐘;
用漏勺撈出湯鍋中煮着的梨蓉和紅棗,用撈勺擠壓出更多梨汁。
過濾掉梨渣、紅棗渣和姜絲,繼續用小火熬煮約60分鐘離火晾涼;放入密封罐中随取随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