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學習現代經濟理論對工作的幫助

學習現代經濟理論對工作的幫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4 07:04:25

在西方經濟學範式下,菲利普斯曲線是宏觀經濟學的經典理論。該理論通常被用來說明經濟周期中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關系。長期以來,菲利普斯曲線一直是人們研究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失業率的重要理論工具。但近年來學者發現,菲利普斯曲線已不能很好地解釋部分國家實際存在的失業率與通貨膨脹問題。如何不斷修正和更新經濟學理論,讓其能夠更好地解釋經濟現象并服務于經濟發展,成為學界的熱門話題。

  法國國際展望與信息研究中心官網近日發布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矶分校經濟學助理教授弗朗索瓦·傑羅夫(Francois Geerolf)撰寫的研究報告《菲利普斯曲線并非如您所想》。傑羅夫提出,菲利普斯曲線的初始設計存在不足之處,而這可能是近年來出現菲利普斯曲線扁平化現象的原因。圍繞相關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學者。

學習現代經濟理論對工作的幫助(立足經濟實踐更新理論認知)1

  菲利普斯曲線曾被多次修訂

  報告中提到,菲利普斯曲線最早是由新西蘭經濟學家奧爾本·威廉·菲利普斯(Alban William Phillips)于1958年提出的。這是一條可以用來表示失業率和名義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所謂名義工資是相對實際工資而言的,又稱“貨币工資”,是指勞動者出賣勞動力獲得的貨币數量。菲利普斯研究1861—1913年間的英國經濟統計資料後發現,當失業率較低時,為了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人才,企業會提供更好的薪資待遇,名義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就業市場的供需關系對求職者不利,則名義工資增長率較低,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

  後來,有許多經濟學家對菲利普斯曲線進行了大量的理論闡釋。美國經濟學家保羅·薩缪爾森(Paul A. Samuelson)和羅伯特·默頓·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将菲利普斯曲線發展成為用來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他們認為,根據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理論,名義工資可以表示通貨膨脹率,失業率高表明經濟處于蕭條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低,因而通貨膨脹率也低;反之,失業率低表明經濟處于繁榮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高,通貨膨脹率也處于較高水平。因此,菲利普斯曲線也可以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交替關系,并且失業率的變化與通貨膨脹率的變化是反向而行的。

  但菲利普斯曲線問世後,也曾經多次受到質疑。為了保證其可持續性,經濟學家對其進行了多次修正和調整。美國經濟學家埃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和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提出了“附加預期菲利普斯曲線”。他們認為,應該考慮通貨膨脹預期的作用,當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值發生變化時,菲利普斯曲線也會發生變動。自然失業率是指充分就業下的失業率,是不會造成通貨膨脹的失業率,也是就業市場處于供需穩定狀态時的失業率。通貨膨脹預期會引起通貨膨脹率上升,而失業率與自然失業率之間也存在差距,菲利普斯曲線應反映通貨膨脹率上升值與這種差距之間的關系。

  附加預期菲利普斯曲線後來也遭遇了挑戰。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時期,美國的失業率遠低于其自然失業率,卻并沒有帶來太大的通貨膨脹壓力。進入21世紀,歐元區的失業率也曾接近其自然失業率,但是人們并沒有觀察到明顯的通貨膨脹壓力。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盡管危機嚴重且失業率急劇上升,但是通貨緊縮問題卻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嚴重。從這些情況來看,失業率與通貨膨脹之間也許并不存在穩定聯系。

  失業率與通貨膨脹并不必然相關

  法國國際展望與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伊莎貝爾·邦西杜安(Isabelle Bensidoun)對本報記者表示,菲利普斯曲線對許多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特别是貨币政策具有重要影響。盡管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菲利普斯曲線面臨一定的挑戰,但它始終是經濟學研究和教學的重要内容。按照菲利普斯曲線,要想降低失業率,就需要提高通貨膨脹水平。這讓有關機構在制定短期經濟政策時,經常面臨要在失業率和通貨膨脹之間做出選擇的兩難境地,而他們往往都會選擇采用寬松的貨币政策來刺激需求,提升就業率,在面臨危機的時候更是如此。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導緻經濟過熱現象。在經濟蕭條時期,想要短期内提升某一經濟體的國内生産總值增長速度,或者采取讓它的失業率遠低于自然失業率的刺激措施,最終都隻能帶來通貨膨脹螺旋,并危害到該經濟體未來的償債能力。

  事實上,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在經濟活動實踐中已經很少能夠觀察到典型的菲利普斯曲線,即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呈負相關關系的典型案例并不多見。邦西杜安認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在菲利普斯曲線的影響下,人們習慣于認為,當市場上的某一種産品供不應求、價格上漲時,企業為了增加産量就會雇傭更多的工人,失業率會下降,工人的薪金會上漲,通貨膨脹随之出現。但是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當市場上出現了對某一種商品或服務的大量需求時,特别是對技術含量很高的産品的需求激增時,由于臨時增加的工人水平可能達不到生産要求,企業會更傾向于進行技術改良或創新,通過更加高效的生産方式(如自動化生産或利用機器人)來滿足市場需求。市場對商品的需求、商品的技術含量、研發活動所帶來的成本都會增加,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仍然有可能出現商品價格上漲甚至通貨膨脹,卻不一定會讓失業率下降。

  傑羅夫認為,從另一個角度看待菲利普斯曲線,将失業率與通貨膨脹分離開來,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意味着并不需要在失業率和通貨膨脹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并不是隻有在獲得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經濟才能穩定增長。促進經濟增長的重點應該在于提升競争力,提升勞動者的技能和适應就業市場的能力,尋求充分就業和進行可持續的、合理的投資。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姚曉丹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衆号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