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主旋律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主旋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1 14:00:15

每天上下班的日子,是最難熬的。而偏偏,每天從家裡到公司距離又很遠,每天花在這段路上的時間和精力也就多些。本着打發地鐵和班車上無聊時光的初衷,我随手在書架上拿了一本。在村上的作品中,這本書并不是最有名氣的,但這書直白、短小,讀起來不會很費力,十分适合擠地鐵、搭公交的時候拿來看。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主旋律(村上春樹且聽風吟)1

就這樣,每天翻看一點點,日子就這麼過着,這本書也不知不覺被我翻到了最後一頁。在讀這本書之前,對作品是不甚理解的,隻知道這是村上的代表作之一,30歲的村上或多或少因了這部作品登上了文壇。初讀這本書,很多東西是品味不出來的,對整本書作者想要傳達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隻覺得在簡介明快的叙述之後,文末自然銜接的一兩句的總結讓人很是舒服。就像我喜歡的男孩子,平日裡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對什麼事情都不以為然,但這些嘻哈過後卻忽然認真起來對你來一句情話,這對于女孩子來說簡直是緻命一擊啊。

村上在文章中借虛拟的美國作家哈特菲爾德說到“從事寫文章這一作業,首先要确認的己同周遭事物的距離感,所需要的是不是感性,而是尺度”。村上在這部作品中,從始至終都在貫徹着這樣一種距離感,這種距離感在對語言和對任務兩方面尤為明。

首先,是對語言的距離。語言随意排列,讓語言來表現語言,所有複雜的情節和話語盡可能地選用最簡潔的語言來表現,在他看來,這才應該是偉大的作品應該具備的東西。其次,是對主人公和他人的關系的處理。在《風》的第一節中說到作者說到“直言不諱是極為困難的事。甚至越是想直言不諱,直率的語言越是遁入黑暗的深處。”因此,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是不可能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距離感。從書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主人公和身邊的朋友,都保持着一種親密之上的距離,對于朋友的細節主人公大多是不了解和不關注的。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主旋律(村上春樹且聽風吟)2

小說的主人公“我”“傑”“鼠”是好朋友,但各自也有着深深的、無法彼此分享的孤獨。我和“鼠”經常在傑的酒吧裡喝得大醉,但即使一起醉了那麼多次,我和“鼠”依然有很多事沒告訴對方,就像書說的那樣“沒有傾訴的必要”,這“傾訴”幫不上任何忙。這種幾乎深藏在每個青年人身上的對未來的不确定感、内心的孤苦、無奈和彷徨,在讀到這裡的時候,可謂是體會得更為深刻了。

作品中主人公們的這種孤苦和彷徨,基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社會狀态。戰後日本經濟進入資本主義高速發展的時代,傳統的精神體系崩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漸冷漠。小說中1970年的夏天正式日本的“全共鬥”運動逐步走向解體的階段,美日關系帶來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家利益取代了之前反美的社會思潮,“被時代傷害的青年一代,當稚嫩的激情驟然冷卻之後,隻剩下了背向體制的失落和生存的茫然”。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主旋律(村上春樹且聽風吟)3

這種北向體制的失落和生存的茫然,帶給日本青年們深深的無奈感,對于他們來說回歸故鄉便是對于這種無奈的最好慰藉。當舊日的記憶被再次喚醒,故鄉的溫情會給受傷的心靈以最大的安慰,返回故鄉同事也是精神和靈魂的回歸。作結尾部分“鼠”開始嘗試寫小說,我在美國作者的墓前聆聽雲雀吟唱,“覺得生和死都同樣閑适平和”,都可以算是這群孤獨和的青年人,選擇的聊以慰藉的方式吧。

這樣的結尾,也算是村上為處于那個時代的迷茫的青年人點亮的希望之光吧。就像在文章開頭作者寫到“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正如不存在徹頭徹尾的絕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